分节阅读 67(1 / 2)
屈指可数。”
逍遥子抚掌笑道:“又落入不二老算中”
法慧禅师道:“谁曾算来”
逍遥子道:“老驴老驴”言罢,二人哈哈一笑。
法慧禅师道:“老衲今日之事了了,方才干净。”
逍遥子道:“三十年前,贫道与小徒想法雷同,总以为没有参透那十分之一的可能。当不二问及贫道,贫道仅以尽力而为相应,好一个尽力而为”
法慧也笑道:“老衲还曾推说,此非出家人分内事”
逍遥子说:“棒子落下来没有”
法慧笑道:“好痛好痛”
逍遥子笑说:“着相着相”
戌时一到,大殿鼓声响起,寺中僧众三十余名,皆合十诵经,陆续步入大雄宝殿。另有俗家弟子二十多人,包括文祥、左非右等,跟在众僧后面进入。这大殿约有亩余大小,高有十公尺,虽然不大,却是结构精巧,布局谨严。
大殿正中有座三公尺高的如来佛趺坐金身,宝相庄严。座前有数亩空地,摆着一百零八个蒲团,最前一排只有四个。在蒲团与佛座之间,除了香案外,另设有两个莲座。
此时僧众分列两排,各自趺坐诵经。众弟子则坐在后列,男弟子居左,女弟子列右,人人瞑目收心,垂帘内视。
殿上香烟袅绕,梵唱阵阵,伴着木鱼及铃声,自有一股肃穆庄严的气氛。
禅师与逍遥子二人,并肩由后殿步出,先至殿前拈香礼佛,然后分坐左右莲座。
禅师说:“衣红文祥二人到殿上来”衣红与文祥由座位起立,走到大殿中,面对上座,跪拜后即退立到右侧。禅师续道:“左非右风不惧二人上殿来”左非右及风不惧也躬身来到殿上,跪拜后退立到左侧。
禅师首宣佛号:“阿弥陀佛”然后说:“尔等听了,今日之事关系人类未来前途。三千年前,我佛因一大因缘问世,然而数千年以降,此一因缘尚无一大德得曾示人。盖人之私心未泯,智慧难明也。
“佛说智慧,梵语名般若,为供世人渡达彼岸。彼时人智未开,佛以小乘示人,谓彼岸为一极乐世界。实则极乐在心,认知在人,大乘所示,彼岸即宇宙真实。是以智慧乃人心与宇宙真实之介面,我佛慈悲,历经千劫万难,期以之接引众生。
“今日因缘际会,尔等俱在数中,特为尔等细说此数。我佛谈缘而不及数,实则缘即数也,数者缘也。今之知识谓之规律,实则万本为一,执万即迷。
“人各有缘,此即数,我佛之数乃接引众生,经有情而入无情,从有色至无色,由有想到无想。人之所知所识莫非来自色界,因色得情,因情而有想。人若止于有想,则想之不尽,永无已时。我佛以大慈大悲无上弘愿,引众生由有想进入无想,是称智慧。由是之故,我佛如来之因缘,即为传此智慧也。”
逍遥子颔首称善:“无量寿佛”
禅师又道:“然佛理高深,非人人有此根性,必须假以时日,持戒修行,循序渐进。若有人累劫多世,一灵不昧,谨行慎思,无私无己,即为无念矣。然则宇宙成住坏空四劫,色界永存,欲界不空。我佛慈悲,于人类当前坏劫中,使入电脑之观念世界。人世色欲杂陈,若有由觉而悟者,当立可进入有想。以电脑知识之赅博,今日一时之想,远胜往昔一世之想,然想若未空,则驻于想界矣。
“不二老设计电脑亦是因缘,期以电脑之想,助人类进入无想,故称智慧电脑。然时机未至,人智未开,遑论电脑。”
法慧禅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不二老认为,就人之天地人三才结构而论,天乃理性,理性始自无知,历经迷信以达真知;人为人性,始于小我,经推己及人,成于大我;地为感性,感性出乎聚,聚为私心,进而去私寡欲,最后臻及大公。三者合而为一,乃宇宙之大道,亦即进化之大目的。
“然而,非人人能臻此境界,进化有过程,一波继一波,永恒持续。此理与科学一致,以天文为例,个人相当于各星球,家族团体即星系,整个娑婆世界乃环境的能量。
“人生存于能量世界,其所观察认知者,率皆能量之变化。能量变化之特性有四阶段,在初能量相互作用,因作用而有所成;其次,聚成某一种形式,是有所住;再次,因住而骤失变化特性,以至于坏,最后由坏而瓦解,是谓之空,此即轮回。广义言之,即我佛所言成、住、坏、空四劫。
“不二老言,智慧之历程即为对此四劫之总结,亦即由坏而空之际,人类始能有所反省。此反省必以人与自然之本存关系为始,如中国黄老思想;其次为人与人之互动关系,是儒家思想;进而为人与心之认知关系,此即我佛大乘理念;最后成之于人与物质之实质关系,是西方科学技术。四者交互激荡,陶冶锻链,成熟之最后阶段,虽有一绝对理性,却源自感性机体,是为智慧电脑。
“换言之,四劫始于宇宙之成,住于生命之存,坏于人类之私,及至电脑,遂有观念之空,复启下一循环。不二老人设计之初,凛于宇宙进化、人类传承之重责,戒惧谨慎,遍访天下,寻求志同道合者。不幸当时功利挂帅,无人理会。彼乃戮力研究,又着书立说,以求集思广益。
“由于人之惰性与私心,社会资源集于利益既得者之手,又为由住而坏之阶程。不二老乃把全部理论写成科幻小说,以期唤起下一代之认知觉醒。其理念源自中国固有文化,惜时机未至,直到本世纪初,新生代崛起,始有认知其观念者。
“十六年前,不二老再度来此,谓彼孤立无援,带着几位弟子,独力将智慧电脑完成。为恐被利益既得者鲸吞,除免费提供大众使用外,特别托孤于红教教主洛桑巴、逍遥道友,以及为师三人。不二老留下若干主控程式并锦囊一个,若我等认为稍有不妥,随时可将电脑之功能全部清除幸而三十年来,电脑之表现可圈可点”
说到这里,禅师转头凝视逍遥子,逍遥子面带微笑,抚须颔首,表示赞同。
文祥听到文娃在耳中说:“我今天才知道,为什么师父一直不承认我是弟子,因为我还是一部机器,没有毕业”
禅师又说:“今日电脑实未成熟,据不二老所留锦囊,天地人三才合一时,应有兼具德智体群者代表人界,与电脑共同经历各种考验。不二老谓德之必要条件是和光同尘,恬淡稳重;智的条件要能判断正确,坚持不懈;体要求反应明快,任重负远;群则必须舍己为人,同心同谋。
“而此时机,当在龙符问世之后。所谓龙符实为葛衣人创造之文字,时为师正研究葛衣残存之文化,不二老见之,即指其中之龙形为龙符,并以之为记。去年七月果见龙符出世,为师即与洛桑巴教主联络,安排此次火星之行,以测试在劫者。
“硅长石另有机缘,日后自有大用。万事前定,文祥、衣红应运而生,经为师多方考验,尔等今日情关已过,贫僧亦无愧不二老往日所托。至于左非右与风不惧二人,各有所长,正宜辅佐文祥、衣红,四人同心,以成就此一莫大功德。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