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1 / 2)
香炉之物,故无香炉之影;今既有其物,必有其影。本教乍看孽徒甚多,只缘物性尚存,老僧修为百载,尚需藉此区区蒲团。施主灵慧通真,如何又把阴影当真”
“教主既知有阴影,必知阴影有时会掩盖炉座。”
“阿弥陀佛,施主再看,哪里又有炉座”
阴影尚在,暗香犹存,眼前的白玉香炉却消失无踪。胡妁微微一笑,她认定这不过是简单的幻术,嘴里却说:“教主法力高强,足证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阿弥陀佛,施主为知所困,真幻不分。”
“信女资质驽钝,不懂禅机,但是贵寺喇嘛仗势欺人,难道也是虚幻”胡妁不耐转弯抹角,干脆豁将出去,挑明了讲。
“阿弥陀佛,这是施主只见阴影,未见炉体故。”
“请教主明示。”
“阿弥陀佛,佛界本空,却是真空,真空为一,抱一即佛。”教主双手合十,瞑目开示。各大护法均下座顶礼呗赞,口诵“阿弥陀佛”。
文祥不知所措,见胡妁仍然正襟危坐,只得端坐不动。
教主依旧瞑目合十,继续说:“人间是浊,因人各一心,一心又分数心,生生不息,永无了时。”
胡妁知道这是莫大佛缘,合十顶礼,恭敬地说:“感谢教主垂示。”
“阿弥陀佛,人心若不能收敛,当永留浊世。”教主手一挥,皓皓香炉复现,他手指一弹,“咚”地清脆一声,香炉破为千万碎片,地上阴影也化做无数。教主继续说:“修行之意,是求将我心化尽,以归于一。而凡人之行,是将一破做万万,所以天下乱象不绝,人心轻浮不固。”
胡妁问:“教主既已知其因,何不大发慈悲,救助他们脱离苦海呢”
“阿弥陀佛,施主有此愿心,自是功德无量。只是施主不知,世间众生亿亿兆兆,非仅人类而已,能臻人类层次,已属兆亿分之一。要救世人脱离苦海,当先使察觉苦海之本末,再确定解脱之决心,否则不能称为救助。”
“信女愚鲁,一就是一,为什么要化身亿万呢”
“阿弥陀佛,胡施主可谓善问者哉施主可知事物有大小先后”
“信女识得。”
“阿弥陀佛,大与小之间,能分为若干先与后之间,又有多久”
“可分为无尽。”
“阿弥陀佛,既然无尽,岂非亿万”教主见胡妁正沉思默虑,停了一下,又继续说:“再若见大小为一,先后亦为一,不分不辨,不取不舍,又是如何”
“恕信女无知,那岂不是愚昧”
“阿弥陀佛,愚字是有心而不知,昧字指可见而不识。人本来面目是不知不识,进而略知略识,既而有知有识,终至尽知尽识。其始为无,进而有,有而多,多而全,全复归于无,是为轮回。”
“请再恕信女无知,我佛为何要造此苦海岂不是太残忍了”
“阿弥陀佛,宇宙本存,何言建造若无少,何来多若无苦,何来甜比较才有认知,认知始能觉悟,人生正为自我经历之轮回。轮回中自有选择,譬如河道,水性向下,土性相阻,水可聚而成湖泊,亦可直泄千里,回归大海。苦乐无非引人觉悟之契机,有如渡河之舟船。人若住于船,则不能登彼岸,若执着于苦乐,则难觉悟也。”
胡妁一听,心中一震,半晌说不出话来。
文祥不懂禅机,只觉得教主最后一句话蕴藏无穷的奥妙。心想人生难道只是影子吗是谁的影子呢再说自己蒙受殊荣,堂而皇之地坐在一教之主身旁,就只为了作电脑的介面为什么是自己呢
文祥还在胡思乱想,但见诸护法同赞:“阿弥陀佛”便各自归座。
教主又说:“阿弥陀佛,当局亦为众生,欲参智慧之门,尚须破除知障,否则化身亿兆,只不过是亿亿兆兆,离本体欲近反远。”
文娃在文祥耳中说:“什么是知障”
文祥便问:“请问教主,什么是知障”
教主说:“阿弥陀佛,人所知者,如矢出于口,是过去之事。无知之时,以有知为明。既知矣,又执着过往之知,是为知障。”
文娃又说:“那我该怎么办”
文祥便问教主道:“电脑全靠既有知识,不执着于已知,又怎样为大众服务呢”
教主说:“阿弥陀佛,日出于东,昨日如此,今日如此,人料测明日亦然,遂有日出于东之知。而人间事物变化无穷,知识蔽障壁立森列。孔子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易言之,虽仅闻一而究其所以,乃得知十、知百、知千。”
文娃问:“我能得到智慧吗”
文祥再问教主:“如下愚等又如何破除知障,直证真如”
教主又合十顶礼说:“阿弥陀佛,我佛如来,开示于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云”众护法闻言,又离座屈膝恭听。教主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则非菩萨。所以者何须菩提,实无有法,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
众护法顶礼聆听,貌相庄严,似乎领受到宇宙中无尽的光明。直到教主诵毕,众护法才又回位坐定。
教主又说:“智慧是道,大道无功。人必须先觉,觉而后悟”
文娃急问:“先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