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 / 2)
族,而现在不但把钱都快赔光了,还把窑厂送人,很有一阵子抬不起头来,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家打招呼,村里的事也很少过问,镇上的事,更是能拖就拖。
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一个月,樊书香一想,这样下去了不是办法,村长这个活,还真不能扔,虽然搞不到多少钱,但至少可以从公粮里贪污点,从计划生育里贪污点,一年下来,搞好了也能搞个五七八千的,省着点用,还够家用。
于是,樊书香就正而八经的干起了村长。
小梁村太小,不像别的村子还分什么村支部和村委会,支书和村委主任是两个人来坐什么的,小梁村不,小梁村好多年了,村支部和村委会是不分家的一马全抓干部班子,只有三个人,就是村长,副村长,会计。当然,到了镇上,叫法是不一样的,如果党员,镇上就叫你一声村长,如果不是党员,镇上就叫你主任。其实,在小梁村,主任就是村长,村长还是村长。
再小的村子,也有个应酬什么的。
班子里的几个伙计谈谈工作,总要一边喝着小酒,一边谈吧
来个上级,你总要接待接待吧不上饭店,行,在家抄两菜,总可以吧
但是国库经常空虚,咋办
好办,赊呀
到哪里赊
笨,代销点呀
什么时侯给人家钱呀
交公粮的时侯就有钱了呀
据不完全统计,那几年只有八百人口的小梁村的两个代销点,每个代销点到交公粮的时侯,都会拿出一两千块钱村干部打的白条,或者向村干部要现金,或者折合少交公粮。
那都是七八十来年前的事了,现在,小梁村可以向镇上报销的吃喝经费,是二到三万,像张文庄那样的大村,可以报销到十万以上。
七八年前,樊书香做村长的时侯,人家镇上的领导来小梁村视察工作,也是体谅到了小梁村的财政有困难,也没有特别要求非要到饭店去吃去喝,所以大多是在村干部的家里,让干部媳妇给抄两个菜,再到代销点买点花生米呀或者是罐头呀什么的,当然,酒是必不可少的。
就这样,李三的代销点,就成了村干部吃喝时要赊帐地点了。
樊书香家在村西,李三的代销点在村东,村西还有一个代销点的,但樊书香宁愿多跑几步路,宁愿忍受村西开代销点的那个嫂子的冷嘲热讽,也非要到村东李三的代销点来赊东西。
这是为什么呢当然是为了李三有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媳妇王芙蓉。
妇女主任的那些事儿 十五
如果按村里的辈份,王芙蓉要叫樊书香一声二爷爷。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村还有村辈哩,这种辈份是不同的姓氏共同在一个村里生活居住了几百年,沿袭下来的,也是乱不得的。年方三八二十四岁的王芙蓉,叫六八四十八岁的樊书香一声二爷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在农村,如果你看到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开口对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妇,叫一声二奶奶的时侯,也不必吃惊,这就是辈。像我,年方三十,但已经有叫爷爷的了,还有一个小孩子,比我六岁的儿子都要小,我却要叫他一声叔叔,没办法,人小,辈长。
镇上的领导来人的时侯,都是在樊书香家里喝酒谈工作。樊书香的老婆前两年得了半瘫,行动不便,所以炒菜什么的,都是樊书香自己动手。农村男人嘛,做饭是不在话下的,但樊书香为人较懒,所以大多时侯,就是从代销点搞点现成的罐头和香肠什么的,回到家里切巴切巴跺巴跺巴,稍一加工,就可以当酒肴了。
刚开始,樊书香连跑路都懒的跑,都是让会计跑腿,而会计每次都是越过村西的代销点,到村东李三的代销点去赊东西,回来之后,几个人开始喝酒,次数多了,慢慢的就谈到王芙蓉这个人了。
樊书香当然知道王芙蓉是什么人,也早就眼馋了,但一来怕街上人多嘴杂,二来老婆看的严,所以没敢上去闻过骚味,现在不同了,现在老婆瘫了,不会紧跟着他看着,而且自从老婆瘫了之后,做那事的时侯就没爽利过,所以不到五十岁的樊书香在经过了苦闷压抑的两年多的性生活之后,开始打起了王芙蓉的主意。
渐渐的,樊书香开始有意无意的自己跑路去代销点赊东西。刚开始时还有点捏着拿着的不好意思,等到镇领导一来,让会计陪着领导说话,他一声不响的就自己跑到代销点去了。镇上领导和会计还以为樊书香这人变得够意思了,但一来二去,就明白了樊书香的意图,也就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樊书香向王芙蓉的代销点跑了几次,三次之中,最多也就是见到王芙蓉一次,因为一般情况下,都是李三在代销点里面蹲点,王芙蓉就是在后院的屋子看电视消磨时间,在李三去城里起货的时侯,或者田里有活的时侯,王芙蓉才会帮着李三看店铺。王芙蓉是不下地干农活的。
渐渐的,樊书香找清了李三去城里起货的时间的规律,乘着李三不在店里的时侯再去,这样,就和王芙蓉接触的多了。
樊书香来代销点赊东西,就是财神,所以每次一来,不管是李三,还是王芙蓉,都会招呼的很亲热,二爷爷叫的比亲爷爷都亲。
对于村长樊书香的暗送秋波明送财,王芙蓉如何会看不出来个眉眼高低但樊书香毕竟快五十岁了,而且身子骨还挺瘦的,别说和樊广成没法比,就是和李保柱比,也不行呀,至少人家保柱二叔还有付好身板,霸王推车那一招,绝对是劲道十足,让她感到荡气回肠,销魂不已,看樊书香这身板,别说霸王推车了,就是她主动点,给他来个倒浇烛,怕他出撑不多大会儿就没劲头了,搞得自己不上不下,还不如不惹哪。
还有一点,樊书香虽然是个村长,但和他相好,也得不到什么大的实惠,交公粮的时侯,镇上也有领导来,不能少交,除了交公粮,别的也没有什么好处可得了,所以王芙蓉对于樊书香频频投来的橄榄枝,并没有放在眼里。
樊书香也知道自己在身体上没有什么优势,可能真的动真格,还不如人家李三哪,至少人家李三年轻,不到三十岁哪,他都快五十了,要想把王芙蓉这个骚娘们弄上手,还得利用一下手中的职权。但做为一个只有八百人口的小村,只靠农业,没有任何副业收入,他这个村长的权力,实在有限的很,就算是交公粮这事上,也不能给王芙蓉什么优惠,王芙蓉凭什么让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