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 / 2)
:“杨兄,倘若你看得起我紫阳,便让我随你前去”
紫阳真人此话一出,在场三百多老少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前去解困。
杨延德提枪冲众人一抱拳,道:“我杨某能结交诸位朋友实则三生有幸,大家的好意杨某铭记于心。只是杨某说过,这次是杨某的家事,不敢
再劳烦大家,请了”
言罢,杨延德带着三十多骑狂奔而去,几息之间便已不见了身影,留下众人叹息不断。
杨延德一走,众人心情沉重,休息一阵便纷纷告辞。杨排风代表杨家送走各大门派长辈。
白颖颖来到阿牛旁边,做出一个笑面道:“阿牛,我要走了”
“哦”阿牛忙应道。他不敢看白颖颖的脸,这几日习惯与快乐热情的白颖颖相处,感觉心里颇有些舍不得。
“那你要好好学武功,我有空便来杨府看你,将来带你去我们苗疆玩儿”
“哦”
“一定哟”
“再见”阿牛细声地说道。
白颖颖拍拍阿牛肩膀笑了笑,转身便向白天追去。隐隐一曲轻柔笛声飘荡,渐渐地消失在幕黑的夜色。阿牛看得有些呆。
紫阳猛地出现在阿牛面前,着实下了阿牛一大跳。
“紫阳前辈”阿牛忙道。
“臭小子,就知道看小姑娘”紫阳真人笑眯眯地说道。
闹得阿牛脸面通红。杨排风笑着过来,施礼道:“紫阳师伯”
“嗯,小丫头你在就好。阿牛那点秘密想必你都知道了吧。”紫阳真人道。
“呵呵。”杨排风有些面羞。
紫阳真人顿了顿,说道:“老道我便今天告诉你们,可要记住了,阿牛手中的飞星剑便是昆仑圣境之物,既是出自昆仑那定是非同凡响。阿牛
你只要按照老道我教你的方法修炼,必有大乘之日”
“多谢前辈对阿牛的提点”杨排风笑道。
紫阳眯缝着眼睛看着二人道:“记住,不到生死攸关,且忌使用此剑,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此剑既然是你父辈所传,你又与此剑同名,怪
哉,怪哉你将来不妨上得昆仑一趟”
“多谢前辈,晚辈记下了”阿牛忙道。
“哎,还是闲云野鹤来得好呀”
言罢紫阳真人便径直朝与紫华真人相反的方向去。
待紫阳真人离去,只剩下二人。看看天色不早,杨排风随便找了块被风的巨石旁坐下,阿牛也走到她身边坐下。
四周寂静下来,阿牛听着风声呼呼吹过,冷得直打颤。本想找点干草树枝生火取暖,但身边的杨排风一直埋头不语,似乎已经入睡。自己又不
敢乱动,只得强忍着寒冷。
阿牛曲卷着身子靠在在大石上沉沉睡去。
过了许久,阿牛朦朦胧胧地听见有女子哭泣的声音。睁开眼睛,见身旁何时已经生起火堆,感受一阵暖意传遍全身。
借着火光,见那芳年二八的妙龄少女满面泪痕,目光呆滞地盯着火堆燃烧,轻轻地抽泣。阿牛难以相信一向温柔善良,纵是对着那无数鬼怪依
然镇定自若地保护自己的杨排风。此刻却哭得如此伤心。
阿牛很想安慰杨排风,但却是说不出口,只得轻轻地叫道:“风姐姐。”
杨排风见阿牛醒来,忙背过脸去,使衣袖擦干脸上泪痕,说道:“我没事,早点休息吧,明日还要赶路。”
“哦。”
阿牛应了一声,听话地将头埋在两膝间。很想睡去,但怎么也无法入眠。满脑子都是那火光中的泪人儿,隐隐一丝心痛的感觉折磨着自己。
阿牛又想起紫阳真人与自己说的那番话。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是否就表示能够找到遗弃自己的父母呢无论怎样,自己都希望能当面问得清
楚,或许他们只是与自己失散,同样也期盼着找回自己呢习好武艺,上得昆仑。阿牛心中默念,按照紫阳真人所授法决,暗自修习起来。渐
渐感觉一股气流游走全身。
第九章 千里救困怒斩关
更新时间20071219 19:54:00字数:3932
第九章千里救困怒斩关
北国寒冷异常,未到冬至,却早已是白雪皑皑,冰封千里。一路上草木皆尽枯死,偶有自冰雪中展露出凌枝叶片叶。
雁门关,大宋朝赖以北防的天堑所在,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著称,成为自古以来兵家必争之地。关外是三江大草原,亦是雪白一片,不着边际
此时天色麻亮,已有好几队兵卫放哨巡逻,丝毫不曾松懈
远远地见一群黑点自京都方向而来,速度快极。校尉长不敢怠慢,急忙指挥着一队士兵迎了上去。
三十余人疾马飞驰,几息时间便已经来到雁门关城墙下。为首的一男一女,男人一身将军战甲,手提长枪,女子着便装,手上拿着一张乌金色
的精致凤尾小弓,背着箭囊正是杨延德、穆桂英众人。
几日不眠不休的赶路,再加上恶劣的天气作祟,都是憔悴不堪。做为杨门精英的这众人,硬是咬着牙关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雁门关。
“小人参见杨元帅,穆将军,迎接来迟还望元帅,将军恕罪”那校尉认得是杨延德,便立刻带领众将士行礼。
“开城门,我等要出雁门关”杨延德沉声道。
“这”校尉有些为难。
杨延德怒道:“怎么”
“回元帅,西征大辽的王冼将军和刘文裕将军退兵至此,说近几日战事紧张,没他们下令不得打开城门。”校尉说道。
“那他们现在何处”穆桂英问道。
“回将军话,王将军和刘将军可能还在休息。”
“还不快去通报”穆桂英道。
“遵命,小的即刻便去”说罢,校尉亲自跑去通传。
一群士兵陪着杨延德等人站在城下雪地等待,北国的晨风一阵接着一阵的呼啸而过,冻得众人直哆嗦。穆桂英见杨延德面露焦急之色,心中明
白,此时多耽误一刻,那杨老爷子众人的生还机会便小许多。
好一阵,见先去的校尉跟着两个中年人向这边过来,身后带着一队侍卫。见这两人身上尚裹着棉衣,显然刚才起床。王冼年长,微胖,三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