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6(1 / 2)
自己宣布的军队整编情况,骗人的吧”刘蓉质疑道:“他哪来的钱只用短短两年就编练了近二十万的军队,还都是新式装备”
“华夏的报纸很多,衙门里的事情大多会公开,倒不是说没有水分,应该也相差不远,”曾国藩沉思着说道。
赵烈文点了点头:“据说福建和台湾都建有军火工厂,叶兴华能自己生产新式地火枪,不过华夏军的装备大部分还是从美国那边运过来的,据英国人说,叶兴华掌握的财团,在英国本土、普鲁士和瑞典都有兵工厂,仅从英国港口运往中国的火枪也超过了三万条,除了购买地两万条旧式地滑膛枪,来复枪也有一万条。”
“英国人怎么就让他运”刘蓉吃惊地问道。
“据说都是瑞典那边的货,英国人只是承运而已,再说原本英国人和咱们也没有这么密切,”赵烈文解释道。
“英国人也没按好心啊,”曾国藩无奈地笑了笑。
赵烈文抬头看着曾国藩:“正如华夏那边传过来地报纸上写的,英国人当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中国的出现,所以就扶持淮军和我们对抗华夏。”
曾国藩和赵烈文相互对视着,有些话没有说出来,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我们都是华夏子孙。
“英国人没按好心,但他们的火枪、大炮、风火轮并没有心,拿来用用倒也无妨,”赵烈文轻笑道:“若论和外国人的关系,叶兴华最亲密,该拿的拿,该做的生意照样做,该有的防备同样严厉着,他能做,我们也能做。”
曾国藩摇了摇头:“也没有那么简单,英国人给少荃那么多支援,最后还是有条件的,我听说叶兴华在欧罗巴、美利坚都有自己的势力,地位竟然比那些大鼻子公使还要高,我们和洋人接触,得防备的事情儿还更多。”
“这件事要怎么办”曾国藩扬了扬手上的通电:“不予理会”“那要看大人怎么想,”赵烈文垂下眼帘,曾国藩提出这样的问题,无非是心中决断不下:“官文、胜保、僧格林沁且不去说他,李鸿章肯定会探询大人的意思,胡林翼在湖北受官文节制,怕是只能做做样子,左宗棠心高气傲,必不会应这份通电,但是对北京和俄国人的条约,也必不会承认,恐怕还会上书朝廷,骆秉章怕是会征求左宗棠的意见,定然不会应和杭州,也就是跟着左宗棠上书做做样子。”
曾国藩点了点头,赵烈文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南方几位封疆的倾向说得清清楚楚,无奈地摇了摇头:“有这份通电在,即便不应,若是上书朝廷的话,恐怕会遭到猜忌啊”
“这正是叶兴华此举的毒辣之处,应自然更好,不应也不作出其他举动,则会丧失天下人望,华夏的那些报纸必然以此为噱头大肆宣扬;如果上书的话,又会招来朝廷的猜忌,”赵烈文抬头看着曾国藩,沉声道:“大人若安于现状,不再希翼更多进步,则不必理会。”
曾国藩捏着通电的指关节有些发白,苦笑着道:“攻取天京之日,便是曾某卸甲归田之时,朝廷怎会容我”
“有兵则猜忌,无兵则欺凌,”赵烈文笑了笑,没有多说,清廷对汉员的猜忌由来已久,特别是对曾国藩这种手握重兵,在地方上影响力巨大的汉族官吏,终归是会防备的。
“干他娘的,”刘蓉突然拍桌子站了起来:“那叶兴华不过是个海外回来的,才两年就占了四省,我湘乡儿女也能做到,只要大人登高一呼,几万湘军在手,还怕他什么胜保、官文”
“坐下,”曾国藩向刘蓉摆了摆手,又对赵烈文说道:“惠甫当年说主威素重,风气未开,现在呢”
“不同了,”赵烈文叹息道:“正如当年所见,太平天国确实难成大气,唯一的变数在于叶兴华的出现,不然以当年形势,石达开必定沦为流寇而不足为患,如今却成尾大不掉之势。”
“叶兴华最大的影响不仅在于攻略四省,造成朝廷与太平军之间力量的消长,也不在于四省的实力,关键还在于两年间商务印书馆各种书籍材料源源不断流入各地,虽然其思想还不能为天下人普遍接受,却也影响了很多人,以华夏之名,则满族亲贵正统之说不复存在;以共和之名,朝代更替为例,则造反有理,乃顺应时势;以西学为器,以新经学为体,则必然维新,叶兴华为我华夏指出一条新道,所谓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姓之天下,以天子而为百姓,而非以百姓为一天子,先贤所言,如此才得正道,读书人莫不以此为念”
“惠甫,你也觉得叶兴华提出的多方共和可行”曾国藩凝眉看着赵烈文,这个他最信任的幕僚,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华夏新政的赞赏,然而作为一方枭雄,他却不会将事情想得那样简单。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80 共和
更新时间:2009111 23:38:22 本章字数:3122
赵烈文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大人,烈文不知”
“共和一说,最早源于周朝厉王奔彘以后,朝政由周公、召公共同执掌,史称共和执政,冯桂芬用其词,意指多方联合执政,与西方的民主类似,其共同点在于否定了家天下和君主的至高无上,代之以议政会为最终权力机构,”虽然是曾国藩手下的幕僚,赵烈文对华夏的关注一直很重视,也看过名声很大的冯桂芬的新经学,对于华夏一再倡导的共和,了解得很详细。
“按照华夏联盟的通告和如今四省总督府的设置,联盟也会设置一个首脑,好比如今四省的叶兴华,但是这个首脑的权力并不是无限的,首先不是世袭,也不是终身,而是有任期的,任期结束,便要由议政会选举新的首脑;其次是首脑即便在任期内,重大决策依然需要通过议政的表决,不然是无效的,按照冯桂芬的说法,这就是所谓的制衡,共和就是要反对绝对的权力,因为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赵烈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