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大发明 > 分节阅读 171

分节阅读 17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运输的需求会变得更加旺盛,就当前来说,水运无疑要比陆路更加的舒适,运输量大,成本更低。

“当然没有问题,据说基隆航运公司也正在规划相似的路线,总督府欢迎一切正当的商业竞争,希望大家一起发财,”叶枫笑了笑,航运虽然与军事并不直接相关,但他的原则是外国人有的,中国人一定也要有,绝对不能让外国人独占、垄断。

况且,一旦发生战争,航运的重要性就会显现,中国人自己的船只和运输力量可以随时转变成军用,要都是外国人的船,到时候一旦不合作,总不能靠武力去胁迫,如果水上航运都被外国人给占了,本土航运消失的话,这个问题倒也会显得非常严重。

所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叶枫不会禁止外国人的航运公司,但是也会扶持国内的航运公司,而基隆航运作为诺贝尔公司和华夏集团合资成立的水上运输公司,当然会在这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额尔金点了点头,知道想要拿到排他性的承诺在华夏联盟这里是不可能的,这个联盟政府什么都不禁止,谁也不想获得什么特权,但总要比原来的清廷什么都要禁止好许多。

“叶大人,我知道华夏联盟现在要招商,要大兴土木,我们法国的商人对此很感兴趣,愿意提供一些低息借债,不知道叶大人对此是否感兴趣”法国公使葛罗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通过上海战役的表现,英法等国基本认同华夏新军是一支近代化,在装备、战术和作战能力等方面都丝毫不逊色于西方军队的新军,所以不少分析者都认为这样的一支军队,和这样的一个地方政府,是值得投资的,投资回报也是有保障的。

叶枫知道这几年法国的经济发展得不错,而法国最发达的便是金融资本,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有借债,如今他们终于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虽然所谓的低息借债利息并不低,大部分还是所谓的高利贷,但叶枫也不拒绝做一下尝试,通过借贷来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这同样也是拉近双方关系的机会,如果是借了钱,那些债主总不能看着他的负债人破产。

当然,这种关系并不牢靠,要想赢得机会,赢得别人的尊重,还是要看实力。

得到叶枫肯定的答复,葛罗高兴地说道:“叶大人,一个从巴黎远道而来的法国银行团将于近日抵达上海,我想他们很乐于与您合作。”

叶枫点了点头,他是知道这个代表团的,因为罗斯柴尔德银行也在其中,他们的代表正是叶枫的老相识埃德蒙。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72 谈心

更新时间:200913 23:08:49 本章字数:3193

“禹生,听说你是华夏大学这一期特训班的优等生,对于上海乃至四省新政有何看法”叶枫看着对面三十多岁的男人,他就是颜永京推荐的原琼州府学训导丁日昌,在广东旧官改造运动中表现突出,加上叶枫对此人的印象,被特地提调上海,打算用他来接替唐廷枢的上海市长一职。

丁日昌对此事也有所了解,不敢怠慢,连忙站起来拱手说道:“对于新政,丁某仍在学习思考中,窃以为,上海作为通商口岸,是连接内地与欧美的重要桥梁,因而洋务显得特别重要,然则洋务虽为我华夏复兴必经之路,但民生教化始终为根本,总督大人设招商局以筹办洋务,市政厅以施行民生教化,此所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叶枫点了点头,在新学的推广中,华夏意识和文化传统也一直是他所强调的,他不希望中国为了近代化,割裂自己的文化,造成隔断。

经济落后可以追赶,文化一旦消亡,那就很难恢复,所以他一直提倡所谓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丁日昌的回答,显然让他很满意。

“说的不错,这次总督府考虑由你来担任上海市政厅长官,也就是市长,市政厅下面也设招商局,原来的招商局将提升为商务部,暂时还在上海这边办公,希望你们能配合好,将上海建成远东地区的国际性大都市,这对于华夏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叶枫谈了谈上海未来,又说到对丁日昌的期许:“就像你说的那样,市政厅的工作重心在于民生教化,但民生教化和洋务并不是对立的,当然我也不赞成洋务这个说法,更正确地来说应该是工业化,工业化的核心呢就是技术。而技术显然和教化有很紧密的联系。古人也说仓廪实而知礼仪,可见经济条件也是施行教化地基础,只要条件好了。就有更多孩子能够读书不是”

“至于民生就更不用说了,工业发展,提供就业的机会便多,生产的东西多,报酬也更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会得到提升,人人有饭吃,有衣穿,靠太平军那样破坏是不行。靠老办法也是不行的,还是得看工业化,生产更多的衣服,种植更多的庄稼,禹生觉得是不是这样”

丁日昌点了点头:“听说华夏大学的教材都是总督大人亲自参与编订的,今日闻听这席话,胜读十年书。s方才相信确实如此。”

叶枫笑了笑:“当然了,我说地这些都是大的方面,主要是怕你对新政有所误解,现在看来,这些担心是多余的,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下官一定尽力而为,”丁日昌再次站起来,拱手说道:“下官明白大人的意思,暂且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新政,而新政的推行也确实会损及一些人的利益。特别是初期,但下官知道,非洋务不,非工业无以复兴我华夏,时移世易,我辈读书人当以华夏复兴为己任,而非抱残守缺。”

“好,知我者禹生也,”叶枫忍不住击节赞叹,他没想到丁日昌想得这般透彻。看来中国地读书人中,向来不缺少有大胸襟、大眼光者。

“禹生,既然如此,那我也和你说个实话,新政对你对我。都是个新事物。虽然我有国外的经历,看得多知道的也多些。但是在中国推行,会遇上怎样的问题,很难预料。既然你来担任上海市的市长,那么以后有任何事,你都可以直接找我,咱们啊,就一起努力,来建设新的华夏。”叶枫抓住丁日昌的手臂,动情地说道,他的这番表现很丁日昌很吃惊,也很动容。

“大人,为华夏复兴,下官唯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丁日昌慨然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