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9(1 / 2)
到人进化而来,如此激进的观点。
对这个时代的生物学,叶枫没有专门关注,了解并不多。
与此相关的另外一个方面,也就是地质学,他就比较关注。
达尔文在那个时代,也是个不错的地质学家,有一些很不错的作品。
叶枫知道。达尔文早期两本比较重要地著作,一八四二年概要、一八四四年概要已经有了。
这两本书,已经具有物种起源的框架,并且涉及了“自然选择”的进化学说,虽然还很模糊。
按照这个时间段,叶枫估计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实际上已经完成,不过是还没有发表。
同样的,那份著名的遗嘱也应该写好了。达尔文准备在自己死后,再发表物种起源的手稿。
历史上的达尔文知道自己地观点是多么的让人震惊,会造成何等影响,所以想竭力避免。
直到另外一名生物地理学家华莱士,独立发现了“自然选择理论”,并将论文寄给达尔文征求意见。才迫使后者提前、在他还活着的时候,发表了物种起源。
叶枫知道自己大意了,他已经习惯去改变历史,但这样容易引起争议,带来麻烦的事情,并不是他喜欢的。
事情已经发生,叶枫只能希望达尔文看到这则消息,提前发表他的物种起源,免得自己被这个麻烦缠上。
不过,等叶枫从思绪中跳出来。去浏览那篇新闻地内容时,马上改变了主意。这个每日新闻报,实在是太可恶了。
文章攻击叶枫说过的那句话。攻击他将“愚昧地”将猿人看成人类的祖先,这并没有什么,叶枫也只会觉得对方愚昧、可笑而已。
但是,这篇文章还指出叶枫东方人的特征,嘲弄叶枫代表的“东方猴子”,才是猿的后代,全篇都是刻薄的嘲讽。
叶枫的脸色冷得可怕,至少一旁的爱德华卡尔逊从来没看到自己的老板如此生气过。
“叫路透社地阿斯先生。马上过来。”叶枫沉声说到。
爱德华连忙让人去办,看着叶枫难看的脸色。小心翼翼道:“除了这些事,实验室那边也来了几份电报,其中普朗泰先生说,你答应去电池实验室地事情,已经拖了好久,希望你能抽时间去看看。”
提起工作,叶枫只能暂时压住心中的怒火,想起上次展示发电机时,确实和普朗泰说过,去看看他们实验室地成果,没想到一忙起来,就拖了很久。
“他没说什么事情吗是不是有新的成果”叶枫道。
“似乎是一种新的电池,不过还没有发现用途,有点鸡肋,所以一直都没有正式报上来,想让您先看看。”爱德华道。
叶枫皱起了眉头,不悦道:“这是怎么回事以后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实验室出来的,哪怕有一点新意,也要足够重视,及时报上来。”
“是的,博士。”爱德华连忙点头,心里却在说:这个实验室的事情,一直都是那两个小魔女在管,他可一点插手的机会没有。
叶枫想了想,也不清楚普朗泰主管的电池实验室能有什么新地发现,不过这却给他一个启发,原来为了推广输电工程,一直想用输电线为这次议员大会的投票器、统计仪还有白炽灯供电,现在大家对电都有疑虑,特别是投票器,是要用手接触地,倒不如改用电池。
叶枫觉得这样做不错,至少能打消一部分人的疑虑,只是目前的电池都比较庞大,而且不好移动,如果有干电池就好了。
叶枫想着就随手将这些写下来,免得忘记,看到爱德华还站在旁边等自己回话,连忙摆摆手让他先忙:“等阿斯过来,安排好了我就回研究中心,这边的事情你们处理好了,不要对那些人太客气。”
看着爱德华离开,叶枫就觉得没有电话很不方便,虽然那台被命名为“千里传音一号”的话机试验还算成功,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暂时还无法投入使用。
电话的基本原理很简单,打电话的人说话,声带振动形成声波。
声波传到话筒上,形成波动的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话音电流再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的电话机并转换成膜片的振动,通过空气将声音传到人的耳朵中。
这里最关键的是两次转换,也就是如何将声波转换成话音电流,以及将电流返回为声波,原理很简单,但要做出来却有难度。
第四集 电的革命 206 让人暴走的比喻
更新时间:20081111 9:25:54 本章字数:2245
波和电流之间的转换,一般需要两个过程,空气震动体的机械震动,然后再转变为变化电流。
其中第一步使用的是金属薄膜,限于工艺水平,制造薄膜不困难,难的是无法保证薄膜的规格一致。
将薄膜震动转变为变化的电流,这一步更加困难,试验话机使用的是金属簧片。
薄膜震动导致金属簧片的震动,簧片切割磁场,产生微弱的变化电流,传送到接收端。
问题是簧片震动产生的感应电流过于微弱,即便是换作电磁场,增强电磁场强度,也无法实现远距离传输。
必须要通过其它办法,将感应电流放大,叶枫想了一会还是没有主意,技术基础过于薄弱了。
阿斯很快出现在叶枫的办公室,说到人和猿人的问题,脸上露出愤慨的神色:“每日新闻报已经丧失了报纸应该有的品味,和新闻的客观性,他们居然抓住一个口误进行人身攻击,我们可以声讨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办报的宗旨。”
“不,我想你误会了,我并没有口误。”叶枫感谢了阿斯的好意,同时纠正了对方的“口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