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4(1 / 2)
大人,你扶端王到殿后休息一下吧。”
蔡卞虽然是一朝副相,但是太后指名让他扶端王,心中依旧美滋滋的,寻思着太后是把自己摆在了心中第一的位置,而且现在为端王多做点事情,将来端王登基,自己的好处就多了去了,急忙应了一声“是”,走到赵佶身边,扶起赵佶,往殿后走去。
向太后不想再有什么变故,也不想再听废话,搞的心烦,直接说道:“如果大伙觉得端王不能做皇帝,那么,你们认为谁更有资格,谁又能把这个皇帝做好反正,别的任何一个王爷,哀家都不支持”她也火了,撂下句狠话,给反对派以下马威:我是太后,追随者一大堆,没有我的支持,看谁能玩转皇帝的位置你们看着办吧
此话一出,表示向太后已经不准备跟反对派讲道理,而是直接发号施令了
章惇当然要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前头的对抗,虽然激烈,但都是在合理的范围内,大家至少也属于君子之争吧,如果一方说服一方,那么,另一方也应该同心合力,辅佐新的皇帝。
不管将来是否还要明争暗斗,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现在好了,向太后直接把话给讲绝了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如何还要反对的话,就连表面上最终的和解,都没有了。其实,这就等于是生死决裂了,政治上的分歧,最终不能统一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流血和死亡
章惇思虑良久,咳嗽一声道:“太后,微臣等所议,无非是希望大宋江山万年稳固,繁荣昌盛,皆出于一片忠心。”
向太后冷笑一声,对章惇道:“哼,这些年来,你章惇心狠手辣,排除异己,天下谁人不知不是曾大人点破,哀家还不知道你居然有曹操的野心”
臣与臣之间的狗咬狗,什么话都可以讲的出来,现在向太后作为国家的主人,对大臣这样说,无疑直接把章惇定性为谋反的大罪也就是说,在她的心里,已经把章惇定性为大逆不道
章惇惊愕万分,他没想到一向沉稳的向太后居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急忙跪地说道:“臣之忠心,可鉴日月,若太后怀疑臣有不轨之举,臣当立即自去职位,告老还乡”
向太后冷冷说道:“随你”
其实,这是两败的局面。这样决裂,即使赵佶做上皇帝,面临的困难,无法想像。
但是,向太后不管了,先把皇位拿下再说,将来面对的困难,希望端王做上皇帝之后,能够立即改正不良恶习,把全部心思放到朝政中来,慢慢扭转过来。
痛扁赵佶 2
宋歌可不愿看到这个样子,如果反对派的老大章惇撤离了,那么反对派立即分崩瓦解,这些忠心的老家伙,估计大部分都得卸职归家,那么整个大宋朝立刻就垮掉了半边。
他宋歌到京城中来,提醒哲宗赵煦赶快立储,本是出于好心,为了国家稳定,为了中华民族不被外族侵略。现在倒好,哲宗皇帝把忠臣都拉到了反对派的立场上,哲宗他自己却事先撒手人寰,而让这些忠臣都跟着灰飞烟灭,没能再为大宋效力。
如此一来,他宋歌岂不是好心办了坏事以赵佶做皇帝的能力,估计到不了金军来攻击,单就国家内部的矛盾,就能让大宋朝灭亡。那方腊,还有宋江之流,都在奔波着闹革命呢
于是,宋歌不顾一切,又跳了出来,指着向太后大声喊道:“狗日的老太婆,你这是在作孽”
老太婆而且还是狗日的老太婆向太后活了五十几岁,可还从来没人当面叫过她老太婆今日不仅被人叫成老太婆,还叫她狗日的老太婆
她差点当场眼窝子暴出血来,当即喊道:“来人,来人快把这小刁民拉出去,砍头,砍头,砍一百次,不,一千次”她气的有些语无伦次了。
这时,在大庆殿后休息了一会,感觉胯下小弟不怎么疼了的端王赵佶,听到太后的喊声,又冲了进来,“母后,怎么了怎么了”
向太后还在用手指着宋歌,“他,他骂你父亲神宗皇帝是狗气死哀家,气死哀家了”捂住胸口,喘着粗气,眼前一花,慢悠悠蹲了下去。
赵佶瞪眼看着宋歌,“姓宋的,你欺人太甚,本王跟你拼了”握紧拳头,朝着宋歌冲了过来。
宋歌看着向太后的好戏,看她被自己气的眼睛发绿,胸闷气短,暗自高兴,并且听到老太婆说自己骂神宗皇帝是狗,当时还莫名其妙,随后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自己骂向太后是狗日的老太婆,这向太后不就是被神宗日的吗,那拐弯抹角,神宗还真被自己骂成狗了
当然,宋歌可没想到骂那么远,他只是脱口而出而已
当宋歌还在陷入自己的思维当中的时候,赵佶已经朝着他冲了过去,和他拼命。他没有注意,就被赵佶扭在了一起。随即,两人就滚到了地上,宋歌后背着地,摔的生疼生疼。
居然敢偷袭老子,太不是东西了宋歌很生气,几下子就扭转了局面,骑到了赵佶的身上,挥舞着拳头,朝着赵佶的脑袋上不停地砸去。
大庆殿里,完全就乱套了。
有几个老家伙,去扶住向太后,为她顺气;
痛扁赵佶 3
另外几个老家伙,过来给宋歌和赵佶劝架。可是,大宋朝有个很古怪的现象,那就是商议朝廷大事,几乎没有武将参与的机会,比如现在这大庆殿中,都是一些年轻时就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此时已是七老八十胡子花白的老头,就更加没有软弱无力。他们见到宋歌这流氓地痞似的打架方式,哪里还敢靠近一不小心,一拳头砸到自己,岂不是小命都丢了因而,大伙只得站在边上,用嘴皮子劝解宋歌,“不要再打了”“停手,别打了”“快快罢手”
嘴皮子劝君子有用,对宋歌,根本不起作用他照样对着赵佶的脑袋,噼里啪啦地揍过去,揍的赵佶抱住脑袋,哇哇大哭。
赵佶此时终于明白,冲动是魔鬼,冲都要挨揍
不知道这个事件之后,大宋朝的当政者,是否会考虑补员武将进来商议国家大事,至少有了武将在殿中,有人打架的话,劝架方便多了:大手一伸,拎起其中一个,丢到一边,一切完事。
很快,在宋歌的猛力攻击之下,赵佶的鼻孔,眼角,都流出了血
立刻登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