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动力大亨 > 分节阅读 240

分节阅读 24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方法联系的差不多了,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也就是召集的差不多了,他们在任军的号召下建立一个原子弹筹划组,虽然自己不是搞什么核技术研究的,为了保证这个计划万无一失,于是亲自担任了组长,开始大刀阔斧的筹划研究原子弹的方案。

虽说小罗斯福已经同意任军拿出研究原子弹的方案,但是却也发现了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小罗斯福现在还不愿意参战。

“看来是工作的还不到位。”任军一个人默默的嘀咕,一定要把美国拉入扎战争,只有这样才能缓解日本在中国给造成的压力。

且说丘吉尔派使者前往美国的说服小罗斯福的船只还没有来到,消息便传到了任军的耳朵里。

当任军听说美英国的使者已经出发,并且快要到达美国的时候,任军忽然大喜,心中一计再次的悠然而生。

这绝对是一个造势的大好机会,任军立刻召集了各大报社的记者,准备大肆宣传一下,进一步唤起美国民族反日的情绪,来影响政府的对外政策。

蔚蓝色的天空一尘不染,晶莹透明。朵朵霞云照映在清澈的大海上面;鱼鳞的微波,碧绿的海水,增添了浮云的彩色,分外绚丽。

一艘桅杆高悬,挂着“米”旗的轮船正慢慢的向港湾靠近,海滩一大批手持相机或是录音筒的记者们,焦急望着不远处客轮。

他们在等一位大人物的来临。

第四卷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世界局势

轮船拉着长长的嘀鸣靠岸了,一个身材高大的英国人在几个持枪的卫兵保护下,慢慢的上了岸。

这个高大的英国人便是亲自参加了上海会议之后,被丘吉尔派往美国说服小罗斯福的英国大使。

英国大使上岸之后,刚要抬头远望感受一番异国风光,却猛不甚防被呼啦一下上来的人们给为一个严严实实。

“您好我上纽约时报的记者,您能讲述一下,关于上海会议的具体情况吗”

“亲眼看到美国副总统梅根被日本人杀害了吗”

“英国的日本是什么态度”

劈头盖脸的问题,忽闪忽闪的闪光灯,啪嚓啪嚓的拍照声已经充分的说明,这是一群无聊的记者。

大西洋上飘忽了一个多星期,足以让英国大使感到疲惫不堪,刚才还打算下了船之后,舒舒服服冲上一个温水澡,安安心心的休息一下,然后精精神神去说服小罗斯福。

蜂拥而至的记者,却让他的疲惫全无,尤其是出自记者口中的每一个敏感问题,似乎都是最提神的兴奋剂。

英国大使立刻认识到这是一次扩大日本在美国坏影响的大好时机,顺便对说服小罗斯福参战也有很好促进作用。

“大家请后退,大家请后退”几名贴身保卫人员,奋力的去抵挡那些拥挤的人们。

“大家安静一下,大家安静一下。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一个个回答好么”英国大使伸出了双臂一边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一边大声地呼吁。

英国大使整了整衣领子,干咳了两声,提了提精神,随即来了一个现场即兴演讲,把梅根在上海是如何为了美国人以及世界人民命呼吁正义的。又是如何惨死在日本人屠刀之下的情况经过一番特殊加工。

直到把在场的美国人说的一个个剑拔弩张,咬牙切齿。甚至是有人当场破口大骂日本人,英国人这才因为口干舌燥而停止了演讲。

第二天美国的各大报纸以“日本人的阴谋”“上海会议地真相”“民族英雄梅根”等等一系列新闻标题报道了英国人带来的具体消息。

小罗斯福也不得站出来,充当了好人,亲自参加了梅根地追悼会,并且在全美发表了公开演讲,为梅根死表示深深的哀悼。

梅根总统的遗体在被送往华盛顿教堂的那一天,天气格外晴朗。

早饭过后。华盛顿工人,学生,与市民纷纷来到日本领事馆门前,表示要联合起来砸碎日本领事馆,为梅根讨一个说法,凡是恨透日本人万分高兴,因此,这一天前来日本使馆门前集会的人特别多。

示威游行的人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几块砖头。他们站在砖头上拿着这些天日本人的各种罪证,对大家演讲。甚至有些死难者家属,举着被日本屠杀亲人地遗像,口口声声的呼吁日本人偿命。

天变一时,事变一刻。美国人的集会演讲刚刚开始不久,情况就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日本人对美国人的演讲丝毫的不在意,几个趾高气扬的日本人在领事馆门前出出进进,让美国人难以忍受。

未等开会和组织者下令,美国便忍无可忍突然用石块猛砸日本领事馆的大门、窗户。不大一会,领事馆地门窗全被他们砸坏。

接着,美国人又拥进日本领事馆内,砸了里面的办公用品、生活设施。不到20分钟,日本领事馆被砸得稀巴烂。领事馆内的日本人从后门逃走,无一伤亡。

这时大批的日本警赶护卫人员赶来来抓人,站在门的美国人高喊着:“大家赶快走。赶快走”

有的人听到喊声很快散开。有地人余恨未消。总觉得要把东西砸得越碎越好,房子砸得越垮越过瘾。因此他们延误了撤离的时间,大部分人认为日本人在美国的领土上根本就不敢开枪。

过了十余分钟,大批警察赶来了,面对美国人疯狂的挑衅,只好用抓人的方式来遣散这次围攻日本大使馆事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