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7(1 / 2)
前后夹击之势,结果德国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到俄国,而是继续前线集兵,准备随时进攻法国,匈牙利也得到了德国的暗中支持,俄国久攻不下,处与战争僵局。
德国忙要求俄国停止总动员出兵塞尔维亚,俄国对德国的态度给予置之不理,德国无奈之下对俄宣战。
法国乘机前线集兵,准备乘虚而入进攻德国,两天之后德国又对法国宣战。
法国军事工程师于是以沿着一百五十英里法德边界的四个城市为中心,构筑了一系列堡垒。
东南从瑞士的坚不可摧的屏障阿尔卑斯山开始,坚固地混凝土堡垒从贝耳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伸展开来。
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设计了一个宽阔地缺口,作为准备敌人进入的巨大陷阱,然后用从掩护得很好地混凝土箱形掩体中发射的交叉火力加以歼灭。
凡尔登以北约二十英里,就是卢森堡、比利时和崎岖的阿登森林。
面对着这种难以克服的棱堡,早在战争爆发前多年,任德国参谋总长的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伯爵,设计了一个通过广阔的比利时平原侵入法国的战略。
比利时这个小小工业化国家,提供了有充分铁路、公路、河流和运河的一条不费力的通路,而且它和法国的边境是不设防的。
施里芬将军对于比利时在列日和那慕尔面向德国的设防据点感到愤怒,他抱怨它的军事防御旨在“阻止德国侵入其领土,但它对法国的边境却不设防”。
对于比利时担心德国而不担心法国的原因,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这位将军装作不知道。
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已制定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六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
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
施里芬制订的战略,包括一支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
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施里芬只在东线安排十个师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
在他临终时,这位伟大的战术家据说曾强烈要求:“战争一定会来要加强右翼。
”
以这个筑垒地区为枢轴,由七十九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
由八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
象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
如果法国士兵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把八个德国固定师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德国人将从后面来攻打法国人。
法国的要塞炮只面对德国,不能转向西面来对付从法国方面进攻的德国人。
德国为了在最短的时间侵占法国,于是对比利时不宣而战,由于德国战前准备做得很周密,英法等国由于国力强盛和麦克福特集团公司提供的上层武器比较轻敌,一个星期的时间德国利用手中的精锐之师迅速占零比利时全境,比利时的法国守兵不得不退回法国。
然后德军分兵五路进攻法国北部,法军失守,被逼后撤。
德军就像一把利剑直逼法国心脏巴黎,无奈之下法国政府被逼撤退至波尔多。
谢谢大家多多鼓励兄弟,给兄弟投点月票吧,给兄弟点写作动力吧谢谢
第四卷 第一百七十五节 扶德计划
第四卷 第一百七十五节 扶德计划
“法军被迫退至波尔多”福特拿着任军从拉格情报团那里的传来的情报,惊奇的叫道,“看德国的强劲攻势,莫非三个月之内真的能结束战争”
“结束不会的”任军噗哧一笑,心想,三年也结束不了,德国才开始遇到阻力,接下来就是德国与英法等国的绞力之战马恩河战役,“赶快把我们手里的军火订单大批量外包”
“要想让战争保持僵持状态,我们赶快外包来自英法等国的军火订单”福特说。
“不,不,不。
”任军连连摇头,“英国的订单不需要太多,按照他们的要求生产就可以了,大部分还是交给我们的洛克希德军火公司去生产,外包仍然是大批的德国订单。
”
“慢”福特阻拦提醒道,“麦克,这份情报可是法国退至波尔多,而不是德国溃退,我们手里的英国订单本来就少,现在外包由又是德国的军火订单”
“没错,我们就是要帮德国制造大批的军火”任军斩钉截铁的说。
“按照德国现在的攻势,法国是很难抵挡的住,要是英国在失败的话,德国就大获全胜了。
”福特皱着眉头,着急的问,几乎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想让战争处于无休止的僵持阶段,我们应该牵制德国的攻势,支援英法等国一把才对”
任军暗暗感叹,德国人处心积虑的想速灭英法诸国。
而制定地施里芬计划,通过比利时与卢森堡直接进攻法国堪称是完美,德国总参谋部详细假设各对手可能的反应,认为法国在战争初期,面对当初普法战争的胜利者,必定要竭力收复失地阿尔萨斯洛林来鼓舞民气,以期把战争拖如僵持。
再与德国决战。
德意志参谋本部决定,以一支小而相对精锐的军队凭借坚固防线死守阿尔萨斯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