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2(1 / 2)
后来换了风箱,温度就高了不少,现在炼出的铁,不论是产量,还是大帅您所说的质量,都比以前要高的多了。我们炼铁用的也是风箱,要想再提高炉温,恐怕不容易啊”周老听了之后说道。
“风箱鼓风的速度要比囊快得多,所以炉温能够提高。但是有一点,风箱鼓进去的风都是冷风,进到高炉里面之后,会降低炉火的温度,如果我们多加一道程序,将风箱的风加热之后再鼓进炉子之内呢”
凌风说的这个道理就是现代炼钢工艺中的高炉热风炉。经过加热之后的风,能够让炉温提高一个档次,凌风估计这个想法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小高炉的温度就能够由目前的1200度提升到一千三四百度的样子,这样的话,炼出的生铁中硫和碳的含量就能大幅降低,铁的品质也能提升不少。
“将风加热之后再鼓进去”包括周老在内的几个老铁匠都被大帅的疯狂想法震惊了。
但大家仔细思索之后,发觉这个方法是完全可行的。
“对啊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就好像夏天吹热风,让人感到烦躁,冬天吹寒风,穿棉袄都感到刺骨一样。如果高炉里面吹热风,温度肯定能提高啊”周老等人的眼睛都凉了,被大帅的奇思妙想深深折服。
看到大家这么容易就能够接受,凌风也省去了继续解释的麻烦。他本来还以为这个想法太超前,还需要大费口舌呢,看来自己真是小看了古人的智慧。
接下来,凌风详细地介绍了热风炉的原理和后世热风炉的样子,然后让十几个老工匠一块儿想办法,根据目前的条件,建造出合适的热风炉来。
凌风不是一个任何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的人,能交给别人做的事情,他是不介意做个甩手掌柜的。更何况,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热风炉,就算凌风亲自出手,也不一定就比这些工匠们做得好。
周老等老工匠也不负众望,仅用了半月的时间,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有了热风炉的支持,新一批的小高炉建设很快就上马了。建设的地址,还是在第一个炼钢基地,建设的数量,凌风的目标定的很高,是十座。
经过两个月来的运转,第一座小高炉已经成功炼出了六七十炉铁水,不仅为凌家军提供了十几万斤生铁,更是培养了第一批炼铁工人。
一个小高炉使用的人手是五六十人,五六十个炼铁工人,虽然称不上熟练,但基本的操作还是能够进行的。只不过看火等关键环节,一般人还掌握不了,只有周老和另外两个老铁匠勉强掌握。
这让凌风感到有些遗憾,这么一来,就算建好了是座高炉,短时间内能开工的也只有三四个高炉而已。只有等在实际生产中培养出了大量的炼钢工人,才能真正将产能提高到最大。
高炉建造的速度很快,几天的时间,十座新高炉就建好了。由于多了热风炉这道程序,每座高炉所需要的人手更多了,如果算上运煤和加工各种材料的话,光是一座高炉,就需要六七十人。
炼钢产业是使用劳动力的大户,果不其然
出于培养后备人才考虑,凌风挑选出了一千青壮进入炼钢基地,并且,正式将这个炼钢基地命名为第一炼钢厂。
周郎羡:
感谢书友“70生人”的打赏
第一卷 第八十章 打铁热
崇祯元年腊月二十二是个好日子,黄历上的说法是“宜婚嫁、搬家、开市、动土”而凌风的想法,则是接近年尾了,好消息一定要在年前宣布,这样可以让大家在振奋中过个好年。
天公作美,这天恰好风和日丽,包括凌风和瘦猴、高一功、刘良佐、李自成、洪金宝、赵武、高杰等在内的一众凌家军高层齐聚一堂,气势昂扬的站在炼钢基地新建成的城门口。
城门外,一千多凌家军战士齐刷刷地站成方阵,林立的精钢长矛闪烁着寒光,与战士们身上的简易铁甲交相辉映,一种肃杀之气油然而生。
战士方阵后面,是早盛塬数百民众代表。
这是一个重大的日子,经过一个多月的筹备之后,凌家军第一炼钢厂将在今天成立。
大帅凌风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之后,在大家的瞩目下,亲自为一号炼钢炉点火。
红彤彤地火苗冒起,外面立刻传来一阵欢呼声,大家心里都清楚,早盛塬的炼钢产业从此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十座小高炉,日产精铁五万斤这是预计两个月后的产量,现在因为熟练工不够,只有三座高炉开工,日产精铁一万五千斤左右。这在大家看来,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不过,凌风还是暗暗摇头,感到极不满意。不要说一万五千斤了,就算是五万斤生铁,才仅仅二十几吨而已,要知道他前世所在的炼钢厂,一个车间一天的产量都是上万吨。相比来说,这二十几吨生铁,根本就入不得他老人家的发言。
好在,目前早盛塬的生铁需求量并不大,除了一部分用坩埚炒钢法加工成钢,铸造武器和盔甲之外,剩下的大部分只能以铁块的形式储存起来。
为了避免这么宝贵的资源堆积浪费,在凌风的提倡下,早盛塬又掀起了一股打铁热,什么锅碗瓢勺、各种农具、菜刀等,全都是打制的目标。这是在为来年的开春做准备。
凌风甚至奢侈地用生铁铸成了几个大的拒马,分别放在了通往早盛塬的那两条小路上,并且用铁栅栏建成了两座营寨,将两条原本就易守难攻的小路防守地铁桶也似。
拒马是一种可移动的障碍物,一排排尖锐的铁刺朝外,既可以防步兵,又可以放骑兵。尤其是在这狭窄的小路上,几个大拒马往那儿一放,想要偷过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盾牌的铸造也启动了。厚薄适中的铁片,既保证能够抵御住箭矢和火铳的近距离射击,又能够保证重量不是太重。
有了盾牌,相应地,又要打制一批大刀,这才是刀盾手的基本装备。长枪兵本来拿支二十多斤重、近丈二长的长矛就已经非常笨重了,如果再拿上盾牌的话,那就不用行动了。
刀盾手配合长枪兵,这将是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凌家军最主要的作战单位。
骑兵和弓箭手也很重要,但这两样兵种培训起来困难不说,所需要的战马和弓箭也不好得到。最起码凌风目前没有购买这些战略资源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