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龙起明末 > 分节阅读 138

分节阅读 1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小玲,你就别的了便宜卖乖了。这里是台湾,事情闹大了对我们也没有好处。而且,那个沈有容还算是个有作为有担当的好官,与那些只知道搂钱的贪官还是不一样的。”郑丽萍笑着说道。

但是郑丽萍没有想到的是,在这个时候,对于那些想要离开大明的流民来说,贪官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而个别有作为的好一点的官员却是他们的催命符。

山东日照,这个时候还只是个小县。当然这里的小县仅县城也有近三万人口,而全县人口总计约七万。这样的小县如果是在台湾,也算是个人口大县了。

如今天下天灾人祸是从不间断,而日照这个靠海的小县同样不能例外。不过幸运的是,这几年,没年都有一些个来自台湾的海商前来兜售一些个海外商品,数量上来说,当然比不上登州那种大地方,但是也算是给日照的百姓带来了一些活下去的生计。

自从六年前,第一批那个时候还被称为东番岛海商的台湾海商登陆日照以后,日照就越发的繁荣了起来。越来越丰富的商品,让日照本地的人有了一个转卖台湾商品的发家之路,当然前提是你得有本钱。

而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百姓被台湾海商招收去了台湾,听说是去做工。但是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那些被招去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甚至有传言说,那些人都被抓去杀了吃了,不然那会有人连那些七老八十的老人都要的。

但是仅仅过了一年,这些传言就不攻自破了,因为当初离开的人当中,有人回来了,而且整个人都是红光满面的,很明显日子过得比在日照舒服。一打听才知道,那些人到了台湾以后,竟然能得到一些自己的土地,日子过的别提多好了。这样一来,立即吸引了一大批活不下去的百姓跟着台湾的大船离开。

或许有人会问,那些官员能放任台湾人拉人走吗其实这一点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当地的官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流民给烦死了,一听有人愿意要那些流民,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

事实上,大部分的官员对台湾运人的速度反而是不满意,因为就日照一地来说,每年的流民数量就有近万,但是来日照的那些台湾商人每年只能运走一两千人,最多也就是近三千人,太慢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个台湾商人非常的识趣,每年都有一千多两的银子孝敬县里的几位主要官员,虽然不多,但是对一个小小的县级官员来说,已经算是个不错的额外收入了,毕竟大明朝官员的工资实在有些低。

当然,这些商人带来的不仅仅是这一千多两的孝敬银子和运走流民这一个烦。更重要的是他们带来的那些商品,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间接的也给那些官员带来了更多的上下其手的可能。所以,不管是流民,还是当地士绅,抑或是当地的大明官员,都对台湾商人非常的满意,也非常乐意看到这种情形一直这么持续下去。

这一点其实不仅仅是日照,从北直隶到苏北地区,整个漫长海岸线上的所有州县都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形。甚至是沿着黄河这条大河的航线,台湾商人的足迹已经延伸到山西了。

不过,现在在日照出现了一个搅动整个局面的人,这个人一来到日照,便开始拿台湾商人运走流民开刀。

发展 二百七十六章拿台湾海商开刀的明朝官员

二百七十六章拿台湾海商开刀的明朝官员

王维周,或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子非常的陌生,而对这个名子有印象的人可能也会联想到民国之时的一个汉奸身上。但是这里要说的这个人确确实实是万里四十四年的一个进士,和钱士升,贺逢圣几人同年。

但可惜的是此人虽然在这一年的傍上,还算是靠前,但可惜的是或许是时运不济,亦或许是台湾的崛起而带来的蝴蝶效应,使得他都考中两年多了,才被外派到日照来当一个小小的知县。

本来这些年来的倒霉日子已经让王伟周很是不爽了,更不爽的是来到了日照以后,竟然发现有人在向海外蛮夷之地贩运百姓。虽然每次都不是很多,一艘船也就五六十人,但是听说一年下来也有两千多人。

这还了得破有些书生意气的王维周虽然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会对大明产生什么样的危害,也不知道,他所认为的那个海外蛮夷之地,其实是一个已经极其强大的政权,但是传统的儒家教育让他不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存在。因为在他看来,这些百姓都是大明的百姓,即使是饿死在大明也不能被那些化外的蛮夷所御使。

于是,毫无施政经验,更对政治豪无真正了解的王维周开始发飙了。

“你们这些混帐,竟敢贩民以自肥吾必上报知州大人,将尔等通通治罪,将那些不法之蛮夷一律逐离”

刚刚来到日照一个月的王维周自认为已经彻底的摸清了日照当地的各种弊政以后,在十二月十一这一天召集全县的所有县丞,主簿等人,当场开始发飙了。

“大人,此台湾海商来我x照只为贩卖货物,招募流民,也只是为了增添些人力而已,何来贩民一说而且那些流民在此聚集,我x照又无余力进行救济,如何不能使其进入台湾海商,谋求一线生机”

作为一县之县丞,潘奇其实并没有将这个刚刚赴任的知县放在眼里,虽然他的官职要比自己高上一品,但那又怎样,自己在这日照已经四年了,该经营的也都经营了,可不是一个刚刚赴任的知县所能比拟的。

而且,这台湾海商的事情,可关系到大家的钱财。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自己这些低阶的官员,特别是这种二等县城的官员,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捞钱的地方。

好不容易来了这些大方的台湾商人,怎么也不能让这个刚刚来到日照的愣头青给破坏了。所以潘奇这么一说,其他的如主簿,捕头,典吏都纷纷附和。

“哼那你们收受那些蛮夷奸商之贿赂一事,又该如何解释。如若那些蛮夷没有不轨之意,何以心虚到要以阿堵物收买尔等之心”

王维周怒气冲冲的说道。在这一个月里,他已经打听过了,那些蛮夷海商竟然每年都会给县里的这几个人一千多两的贿赂,这在王维周看来就是明目张胆的违反大明律法,实在该死。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个月的时间的摸底,他发现这日照县上下竟然依托台湾海商结成了一个相当稳定的利益关系网。这哪成不将这个关系网给击破,自己如何能够真正的掌握全县的大权。

至于那些流民的生死,只是些贱民而已。能为我所用即可,死再多也没有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