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食王传 > 分节阅读 375

分节阅读 3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敢用十万里火急的送进宫里来,那进贡的官员保证乌纱帽不保,所以王况才敢这么大胆的拎了进来,这是建州百姓惦记他这个小东家送的,是乡土情谊,不是王况要求的,所以王况不会有任何的错。

“如此,请建安侯随某来,陛下正在用膳呢,您这海货送得恰是及时,建安侯送的东西,必定是不同凡响的。”廖黄门一听,赶紧的将王况往膳殿引。

“这些都还是生的呢,这海货得趁热吃,还得先去厨里使弄熟了才行,就请廖黄门带路去御厨吧,这海货估计御厨里也没人弄过的,还得某亲自来才行。”宫里行走,如果只是按以前官员上朝的路线走,王况自己就可以,但是要往御厨里去,没个黄门引路,那是要犯错误的。

膳殿里,李世民正捻着颌下的胡须,看着殿中的一儿二女吃饭,子是李治,女是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新城公主也就是第一次尝到王况的凉皮的字儿,只见她吃着吃着,眉头就开始皱了起来,嘟囔着:“字儿吃不下了哩。”坐在长孙皇后怀里的晋阳公主,也是李世民最小的女儿,比李字小一岁,她一听姐姐这么说,也努力的扭开头避开了长孙皇后夹到她嘴边的菜,奶声奶气的嚷嚷道:“阿爹,兜子也吃不下了。”

两个小丫头,一个才三岁,一个才四岁,自然是不会去管什么宫廷规矩,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阿爹就是阿爹,阿娘就是阿娘。只有李治,是正襟危坐的在一旁,努力加餐饭,他也知道自己两个妹妹是嫌弃这些吃食吃腻了,可两个妹妹聪明,也不直接的说不好吃,只说吃饱了,惟独是他,年龄也不算小了,再用吃饱了来搪塞那是肯定过不了这一关的,还不如老老实实的把肚皮填满再说。

其实皇宫里的菜肴,随便拿一个出来,放到民间去,保证吃的人个个都要开抢起来,但是宫里有宫里的规矩,菜式都是经过御厨及太医署一起拟定的,今天吃什么,明天吃什么,都有讲究,不可随意更改,而且如果一样新菜式想要登录进宫廷食谱,要过的关卡很多,偶尔吃吃可以,但要常吃,就要经过长期的辩证才行,所以,宫里的菜式,就是基本固定那些,大概也就百来种的样子,可这百来种翻来覆去的吃,口味又不能有所更改,李治他们这样娇生惯养的人,自然是会吃腻了。

这时候的李治,有点羡慕起吴王恪来,他多好,虽然也是受阿爹的宠爱,可毕竟成年了,不用总被阿爹拴在身边,这不,今天又跑到建安侯家里蹭饭去了,也不知道他吃到啥子好东西,嗯,等他回来,得去问个清楚,问个明白来。

正寻思间,就见本来这时候应该在紫宸殿门口当值的廖黄门匆匆的走了进来,附耳和自己阿爹说了几句什么,阿爹听了眉头一展,说出了一句让他听了有如仙音的话来:“呵呵,既然都吃不下了,那就暂时别吃,留点肚子,王家二郎给你们送好吃的了。”

第四六三章 定

王况做的还是鱿鱼圈,只因这道菜做起来最方便,而且也是老少皆直的,张三也是有那么一点点的抠,王况说让他取六七条,他就取了最小数,六条,还是高个里挑矮个,专门挑那最小条的,王况进到御厨里看到那小了一号的六条鱿鱼,心里就有点想笑,怎么回事这是,我可从来不抠的啊,怎么下面的人个个对外人都那么抠

却是王况想岔了,下面的人对外人抠,那是他们都以为自家郎君已经牺牲得太多了,什么东西动不东就往外掏,甚至是不求回报的掏,所以,他们心里有那么点点的小怨言,自家郎君做人也太大方点了吧这些年里往外掏的,不管是哪一桩,只需要一个唰白只是个小主意,如果放到其他人家里,这一家子做好了保密工作,只要一项就能为其带来滚滚财源。可自家郎君倒好,什么都往外倒。

这就是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如果王况只图当个富家翁的话,那么确实,只要他老老实实的窝在建安,不用其他的,几道菜就能让他一辈子受用不尽,但王况骨子里不是那么本分的人,他还有自己的梦想,而且,肚中的存货也太多了,你要是只掏一样两样的,没人会说你什么,但一个人如果穷其一生,掏出来的东西太多了,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成为众矢之的,大家都疯着抢着来分王况这一块大蛋糕,到那时候,王况就是想独善其身也是不可能了。

所以就需要有保护自己的武器,什么武器最保险当然是自己有一定的权势,有一定的影响,于是王况就要靠这些东西来为自己谋个前程,而光这样还不够。他还必须为自己争取到最多的盟友,就是不能成为盟友,那也不要成为敌人,所以,大方这一点就必不可少。只有你足够大方了,世人才会认可你,当你倒霉的时候,同情心就会让他们站到或者说稍稍偏向自己这一边。如此一来,王况需要对付的人就少了许多,至少那些个小鱼小虾都不用王况自己去动手,那些得了好处的盟友或者准盟友一定能帮王况搞得妥妥的。

这个很好找例子的。同是名人,假如是袁隆平袁老,买了一架私人飞机。不用管这钱是哪里来的,那么举国几乎不会有人说他奢侈。不会说他什么贪啊什么的,要说也只会说袁老辛苦了几十年,是该好好享受享受了,可以肯定,绝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嗯,他够资格而且也是应该的:反之,如果是某位官员拥有一架私人飞机,不要说私人飞机,就是抽一盒三九至尊。保证是骂声和声讨声一片,这就是如果你贡献大了,哪怕你过得再奢华,大家也都认可你。都会自觉的站在你这一边。

王况要走的就是这个路线,在后世他没这个资格也没这个能力,但在这是时代,他却有这个机会这个能力。民心似铁。只要民心站在他这一边,只要李唐皇朝不会出现那么操蛋的皇帝。哪怕王况再是功高震主,至少,性命上是无忧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么。也幸好,王况穿过的时机是对了,即便历史还是按原来的轨迹在走,武媚娘最后还是上位了,对自己的影响也不会大到让自己倾家荡产的地步。

正如王况所料,吃腻了宫中菜式的一个皇子两位公主,包括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自己,对王况带来的鱿鱼圈是赞不绝口。

王况对李世民的子女并不是很了解,除了几个历史上出名的外,他大多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原本以为一个李字应该就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最小的女儿了,没想到竟然还有一个只比李字小一岁的,这李世民的战斗力也太强悍了点吧对于这个被叫为小兕读si子的的公主,王况真的一点也想不起来,想来是应该死得比较早,这可能和长孙皇后早逝有关,再或者就是身体不够健康所致。

事实上,晋阳公主字明达,性情内敛有急智,聪慧,小小年纪就能在李世民训斥臣子的时候抓住时机为他们辩解,深得朝廷上下的大小官员喜爱。如果没有王况穿过来搅局,她应在十二岁就病死了。但现在有了王况,因为王况的到来,让病坊提前了许多年出现,也使得朝廷对铃医及民间郎中的重视程度提高了许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医药的发展,小兕子的命运就未可知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