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食王传 > 分节阅读 258

分节阅读 2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己将其锁在宫中不肯放出来,就已经很是可怜了,又何必那么早的教其成人才要学的礼节呢。

“此物名为米焦,是某家二哥所创,木小郎君不妨尝尝,这米焦如今整个长安城,可是没处寻去的呢。”王冼说完,自顾自的拿起一块送到嘴边,不要说李治,就连他自己,也才是前两天开始尝到,甜食不管对多大的孩子,都是具有很大的杀伤力,王冼也是不例外,反正自己也是要装做不知道李治的真正身份,就没了那么多的拘束。

由米焦引起的话题,很容易就让十四岁的王冼和十一岁的李治拉近了关系,两人一直聊了有近一个时辰,李治这才在那宦官的催促下告辞离开,临走的时候,王冼让人包了一盒的米焦让李治带走,却也只送他到厅堂门口,完全就是一副应付的模样。

再说建安这边,这个时候的王况,也见到了悟能,悟能只留下了一句话,说是师祖说了,言多必失,今次师祖就帮王况抗过去了,下次可就没人帮王况抗了。

这一句话生生的劈倒了王况,让王况一整天魂不守舍。

邋遢和尚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这邋遢和尚真是得道高人知道或者算出了自己的来历又或者说,这邋遢和尚是个关键

神鬼一说,王况刚穿来的时候,还有点疑惑的,自己是个无神论者,但穿越实在是太过离奇,而且是那种传说中的灵魂穿越,但在王况见过孙思邈之后,就再也不信,他并不相信这世界上真的有神仙的存在,如果真有,孙思邈应该也算是神仙了,可他并不知道自己的来历,反而怀疑自己是他某个老友的弟子。

相反,王况更相信自己是属于科幻里的那种思想移植,因为某个机缘巧合的原因,后世的自己虽然死了,但大脑还是暂时的活着的,或许是磁场的突然变化,又或许是空间的突然变化,让王况大脑细胞中的那些记忆痕迹完全的复制到了这个身体之上,使得这个身体具有了自己后世的记忆。

可是,突然出现的邋遢和尚,突然让悟能传的话,让王况又开始怀疑了起来,难道这世界上,真的有神仙

但是悟能在撂下那句话之后就告辞走了,即便是没走,王况也是没法从悟能这里得到有用的信息。

当务之急,那就是要找到邋遢和尚,看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抱着什么目的让悟能给自己传这么一句话,王况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啊就是说,以前王况可以将自己所知全推到邋遢和尚身上去,但是从此往后,就不能了。

如果王况继续将事情推到邋遢和尚身上,王况判断,这个邋遢和尚有可能跳出来声明说自己并没有有告诉王况什么东西,也不是王况的师父。这一点,王况无可辩驳,因为邋遢和尚已经取得了悟能的信任,到时候有个悟能为邋遢和尚出面做证说他就是王况的“师父”,以悟能如今的影响力,后果不可谓不严重。

哼哼,可惜啊,邋遢和尚你千算万算却是漏算了一条,我王况从来没有正式的承认过你是我师父我倒要看看,你是何方神圣

第三〇八章 要做水果罐头

邋遢和尚给王况带来的震撼第二天就消失了,因为第二天,王况就收到了王冼让苗五带来的消息,苗五传递的速度比悟能来建安快多了,比悟能晚了十几天出发,却是只比悟能晚一天到的建安。

王冼很聪明,没有让魏小五去直接调查邋遢和尚,而是从悟能入手,调查了悟能最近的几个月里,去过什么地方,都和谁有过接触等等。

百分之九十九的信息都是没什么用的,唯独有一条,说的是有人曾经见到悟能在上个月,在房山的某个小破庙里呆了一晚,或许是因为赶路错过了宿头。这个地方是悟能最有可能碰到邋遢和尚的地方了,但是破庙在大唐可以说是遍地都有,不要说其他地方,就以如今建安的财力,还有不少的破庙的。

而且在百姓,在普通民众的心里,管你是土地庙还是道观或者说庵堂,管你供的是哪路神灵,都是统一叫做庙的,只有在这个庙或者观有个名称了,才会说是某某寺,某某观。但有名称的庙堂又能有几个,大多都是乡里间凑钱建的,也没个固定的驻庙人员。

贞观年间,还有许多地方是荒无人烟,人都没了,又有谁会去修庙堂呢,这么几年几十年的,自然也就荒废了。

可以说,线索就此中断了,经过一天的思考,王况心里也就有了决断,也没让魏小五去查看那个破庙,与其说花费时间去查结果是一场空,不如干脆不查,顺其自然。

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王况想来想去,觉得邋遢和尚应该不是那种想借了王况的名头来扬名的人,如果是的话,早些年就跳了出来了,而且,当年这具身体碰到邋遢和尚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邋遢和尚还是邋遢和尚,并没改变多少,可见这个和尚也是个不受约束,喜欢游戏人间的人物。

反倒是王冼在这件事情上的处理方式,让王况很是欣慰,这些年里的努力总算没白废,以王冼处世的能力,加上自己的协助,又有程知节他们几个大佬的爱护,王冼在文章诗词方面的短板就不成问题了,功名对王冼来说,只是或迟或早的事。

要培养王冼,也是跟王况自己的处境有很大原因的,别看他现在很风光,但是在文人墨客出身的官员,在士子阶层,在豪门大阀的心中,骨子里是瞧不起不是通过科举取仕这个正统途径出生的人物的,哪怕你再是功勋绝卓也是如此,尉迟敬德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是纯粹靠自己个人的努力而获得如今的位置,这也恰是他晚年悲凉的原因。

相反,同是武将的秦琼和程知节,都是士家大族出身,所以他们两家的好运延续了许多代人。纵观整个大唐,出身不好的名臣,其家族的衰败速度是十分的惊人的,都是随着此人的陨落而迅速的衰退。王况担心王家也会出现如此的景象,所以,就必须要保证王家人在朝廷上的话语权逐渐的增加起来,最终被豪门大阀接受,认可王家的地位才行。

林老太爷怀疑的王况有意安排出一整排梯次的人,只是一个巧合,正是这个巧合,让王况看到了王家崛起后不衰败的希望,等到王晟长及下一代人长成,王家就能拥有老中青都齐全的一股力量,靠这这股力量,就能确保王家今后的接替人同样的获得地位,只要三到四代人,王家,就也是个豪门大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