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1(1 / 2)
为力保护了,哪怕加上长孙家,怕也是不成,流言猛于虎啊。”
“这有何难,林家将原来的三成分子献出两份给朝廷,自己只保留一成便是,若是还有流言菲语,便连一成也不要了,只留个百分一的分子便是,怎么,二兄舍不得”王况哂然一笑,揶揄道。
“这有何舍不得的,二郎怎么说,便怎么做就是了,此法甚好,如此一来,朝廷是最大的东家,想必再也没人敢有非分之想。”林翰对平白的献出三分之二的收益虽然有点肉痛,但他也是常年在商场摸爬滚打的人,个中利害都不用想就明白,若是将大部分都献给了朝廷,那么留下来的小部分利益就能得到很好的保障,但若是吝啬了,恐怕最后将会落得个连一口汤都喝不上的地步。
再说了,有二郎在,他又怕什么呢光只是一成的分子,就足够林家其他什么营生都不做,也能在几年内一跃而成全大唐能排得上号的富贵人家,更何况,还有林家铺子,还有建林酒楼和山外山呢
“二兄舍得就好,况这里先给二兄打个底,行军饼坊今后还不光是行军饼,琥珀糖和糟粕这三样,若是安息人能将卡法豆和种子送了来,又有好东西呢。咱们哪,不是该愁有没钱赚,而是应该愁这钱怎么赚也赚不完啦。”
“那卡法究竟有什么好的呢二郎怎么如此上心”卡法汁林翰不是没喝过,在林家铺子放出话来说可以用卡法豆换辣椒酱的时候,就有安息商人上门来,当着他的面,用自己随身带的一点煮了一瓯给他喝,让他验证一下林家要的卡法是不是就是这种又苦又涩的东西。
而林翰也早在王况的信中得知卡法汁的味道和颜色,一喝自然就确认了下来,只是他怎么也不相信,这么苦且涩的东西,能有多好
“嘿嘿,二兄回长安后,不妨再找安息商人讨要些来,煮得后,加点糖,再加点奶进去喝喝看。最好是感觉到乏惫之后喝,就能知道它的好了。”对于林翰先于自己喝到咖啡,王况心里颇有微词,我可是想念了好多年啊,怎么就不给我带点来
不过他也知道,这时候的安息商人即便是带着自己喝的,恐怕也是数量极其的小,是当做一种以防不时之需的药带着的,能给林翰煮上一瓯,那已经是很不错了,一般地说,他们都要留点在回程的时候万一要用的。
这时候的咖啡,只是作为一种药物,试想一下,长途跋涉的旅人,即便是带药,那也不可能带多,只是个防备而已。谁会吃饱了没事干给自己行李里面塞满了药的恐怕也就只有那些需要长期呆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的人才会这么做,而这时候从安息到长安,一路上到处是城池,到处是绿洲人烟,所以咖啡只是个防万一,有病了,路上歇下来找郎中便是。
第二九八章 王冼面临考验
王况爱喝咖啡,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咖啡一道的饕餮,许多人为追求咖啡中的极致味道和感觉,是不愿意加糖加奶的,而王况,只是将咖啡当做一种饮料来看待,就如同他不会去追求极品茶叶一样,只要咖啡味道不是那么差,他都没什么意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的人好茶,好好茶,一小包的茶叶能视若珍宝;而有的人好酒,往往为了一瓶好酒而不惜一切代价;而有的人喜欢购物,即便是吃不饱也要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王况呢,就喜欢吃,他可以穿得很邋遢,可以不修边幅,但若是碰到美味,他是不想放弃的。
在这一点上,谁也指责不了谁,喜欢茶的没资格去指责别人不会喝茶,喜欢咖啡的也没资格去指责别人不会喝咖啡,喜欢吃的也没资格去指责别人不懂得吃。这个世界上,想找出什么都精通的人,难,恐怕后世被称为国学大师的钱老先生也是不能。
只是一种个人爱好罢了,只要不影响他人,不违背道德,谁有资格去指责谁
徐国绪能和王况臭味相投,也是因为徐国绪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吃货,其好吃的程度,比之于王况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徐吃货的眼中,吃是第一位,其他都不算什么,而王况不然,王况除了吃,还喜欢享受,所以,真要论,如果徐国绪是饕餮的话,王况只能算是个吃客。
而且,王况还是个会做吃的吃客。此时的徐国绪正一脸愁容的看着坐在他对面的王冼很是勉强的吃着他特地托了御厨给王冼做的点心,摇头叹到:“三郎啊,看来二郎让你早点出来是对的,你瞧瞧你,连御厨做的东西都不想吃,你可要知道,这些点心,就是王公贵族,寻常也是想吃而不得的,要不是”
“知道,要不是那些御厨有求于你,又归着小六子管的话,冼今日也是吃不到的,是不是”王冼抬起头,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雪白的牙齿,左右两颊这么一笑,就显出两个浅浅的酒窝来。
“知道就好,唉,你说那林二郎也真是的,还没等你来,这就跑了,林老太爷又装病不起,几个管家也都躲得无影无踪,这叫什么事么”徐国绪埋怨道,“这么着吧,某也不能时时出宫来,你呢,就先回到你二哥原先置办的小院子里去,县伯府还没完工呢,看情形还至少要一年。林家你是去不得了,一去保证就被人给堵在坊街口,你小小年纪如何招架得了几个国公府也是不能去了,你说说看,你二哥今次怎么就这么不懂得收敛些呢现在全长安人都知道了,辅国建安县伯的弟弟来长安了,这下肯定满大街的找你,想跟你套近乎呢。”
原来王冼跟着徐国绪到长安后才发现,几乎全城人都在讨论著王况封为县伯的问题,县伯爵位并不是很显赫,这长安城里,县伯一抓那就是一大把,可关键是这县伯是王况啊,所以王况就成了朝野瞩目的人物。
本想说把王冼送到林家,徐国绪好回宫交差的,没曾想,还没到升平坊呢,就被许多人看到了骑着马跟着队伍行进的程处默他们,呼啦一下就全都围了上来,幸好王冼的马术不精,一路上怕他累着,徐国绪都是让王冼坐在他的马车里,丑丑也是,这才没被人发觉。徐国绪呢,这次只是个信使,并不是天使的身份,所以坐的马车也是从魏小五的马车行里支来的,自家兄弟的生意不照顾,那去照顾谁呢
也恰正是因为如此,这不显眼的马车就被人群自动的忽视了过去,徐国绪自然乐得程处默他们帮着挡一阵子,赶忙的让车夫赶了马车到他自己置办的小院里,总算是甩脱了那些热情的过分了的人群。又让随从偷偷的进了宫,找到御厨做了几样点心送了出来,他自己院里不是没有厨师,但那水平,徐国绪想都不用想,就知道王冼肯定吃不下的。
不是说王冼挑食,而是王冼早就习惯了在建安吃的饭菜的口味,在建安,不管是王况做的也好,或者富来客栈里的饭菜也罢,甚至是其他酒楼做的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可他这才第二次出门,小孩子么,不似大人那么快就能适应过来,起码得有个两三天的调整。徐国绪又怕王冼饿着,也有心去建林酒楼,让人给做一桌饭菜送来。但是建林酒楼人多眼杂,徐国绪可不敢保证派去的人不会被认了出来,只好先按着不去,等家里人打听到消息后再做决定。
几个国公府和林家,建林酒楼,林家铺子,徐国绪都派了人去打听消息了,现在就等消息汇总之后再来决定下一步的行止,好在皇帝派他去建安,只是传话,并没有要听答复的意思,他还能在宫外多呆个三两天再回宫复命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