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9(1 / 2)
丫头,年多不见,竟然成了一个娉婷娘子,而且还长高不少,比王况还要高出一些。
王况看得出来,这时候的小娘子姿态绝对不是装的,一个没有受过如山一般文化熏陶的人,绝对没有这样的气质,只要一开口说话,脸上神情及眼神就能出卖人,除非这个人是个影帝影后。
其实对小娘子一两年前的野性子,王况这一路上也多少从林荃淼酒后的胡话里听出点苗头来,概因林家在长安虽然不算豪门大阀,但也小有薄产,林明又是县丞,没干两年就迁为县令,即便建安只是个偏远下县,但这年来建安折腾出的动静可不小,已经上达天听了,眼瞅后面前途看着就是无量的,小娘子从小就长得不赖,因此还是孩童时就已经有不少家惦念着了。林荃淼甚至记得小娘子小时曾经这么评论过和他们林家世交的那些家的小郎:学文的手无缚鸡之力,天天呻吟作态;学武的又个个游手好闲,粗鄙不堪。姑奶奶长大了死也不会嫁给此种人。
因此当小娘子渐渐长大了,就有人上门来探老太爷的口风,被小娘子偷听了去,从此就开始疯野起来,经常带了李管事一帮人跑去欺负那些小郎,时人又偏喜低声细语,软步含羞的娘子,所以这么一闹,那些小郎们及家人就不喜了,这几年小娘子也算是有了些许的安宁,加上她从小又是家里呵护惯了的,含嘴里怕化了,捧手里怕凉了,林老太爷也舍不得委屈了小娘子,就由着她闹去。
也恰恰是因为知道自家小妹中意哪种类型的郎君,因此当王况在建安搞出点名堂来后,暗中对王况留心的林明才想着要撮合一下自家小妹和王况,修书一秉告林老太爷,也就有了小娘子第二次到建安的插曲。结果是小娘子只见过王况一面,又不了解王况,聪慧的她也猜出了点让她去建安的意思,照例又是胡闹一通,林老太爷这才发火了,把她关在家中学女红琴棋书画,轻易不让再出门。
直到这次,林荃淼圈足在府内,这才抽了空一五一十的把王况的所作所为全倒了出来,又一个劲的埋怨小姑:你想想,若不是聪慧之人,怎地能整出这么多物件出来连皇上也召见他。从文上看,不是你讨厌的那种无病呻吟的小郎,从武看,虽然不会武,但也在栖霞岭立下如此大功,现在又在帮着长孙皇后调理,又不是游手好闲之人,他在建安喜欢瞎逛也是为了听奇闻趣事,你不也因了他知晓甚多而找他辨认物件么这样的夫婿,那是打着灯笼也难找滴云云。
但小娘子犹是不放心,王况住进林府后,她还是刻意的避开,只不过收敛了许多,不再似以前般的疯野,暗中使丫环打探王况的一言一行,确实不是那种纨绔子弟,也没什么暴发户的样子,成天笑眯眯的,没事就躺小院里晒晒太阳,或者做些希奇古怪的动作,其他倒也循规蹈矩。刚才丫环来报,说是有个连赢太医也要称“大师”的光头和尚竟然叫王家二郎为师傅,而王家二郎还不乐意的样子,一下就激起了她的好奇心,这才过来瞧瞧,走到门口正好瞧见王况一巴掌拍在自己的脑门上,骂了句真笨,所以就出声询问。
这会见王况傻呆呆的,小娘子不由的噗哧一声轻笑,完了觉得不妥,连忙伸了手掩住自己的嘴。这一掩不要紧,她是站在门外看向里面,没发觉什么,王况却是从里面向外看,巧巧的,小娘子的手抬起来时,午前的阳光照在小娘子侧脸上,有几丝正落在她的手上,顿时给她的手蒙上一层朦胧的光来,整个手有如羊脂白玉雕琢而成,和那吹弹可破的脸颊相映,莹莹的让人顿生爱怜。
夭寿啊,王况的心不听话的扑通扑通猛的跳了几下,又似要窒息般停了几息,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是怎么样的一只手啊王况发誓,这是他今世加后世所见过的最美的手,纤长无暇的手指微微曲着,阳光从指缝间漏下来,那句怎么形容来着葱葱玉指,这一刻,王况方才明白,葱葱这两个字的真正意思,以前还一直以为像葱一样,呸,葱白能有这么美么
小娘子掩手轻笑一声就顿住,再看王况的眼睛还是直勾勾的盯着自己看,脸一红,转身轻跺下脚,啐了声:“你个登徒子。”就掩面落荒而逃,也顾不得自己来找王况的目的了。
天可怜见,王况发誓,他刚才纯粹是用欣赏的心态看的,心里没有半点猥琐的思想,那样的手,那样的皮肤,估计换成如来大和尚来了也会怦然心动,我好歹也是某个貌似大德行者的师傅罢,怎地会被冤枉至此
第一〇三章 踏青去
平心而论,王况还是没做好成家的准备的,才十六岁不到就要成家,他还真没适应,这个年纪在后世还只不过初中刚毕业啊。可不成家又不行,律法摆在那呢,这就是冷兵器时代和信息时代的区别了,这个时代讲的就是人多力量大,人多自然耕种人口也就上去,物产就多,打起仗来兵源也就充足,所以不论哪朝皇帝,都是把发展人口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躲是肯定躲不过去的。
不过刚刚的惊鸿一瞥,却是让他有点心动了,本来他并不排斥小娘子之前表现出的疯野性子,可娉婷淑女谁个不爱受红楼的影响,不管是谁,如果第一眼就要在柔弱女子和豪爽女子中二选一的话,绝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柔弱女子的,除非是相处时间长了。
午间用餐时,徐国绪看王况心不在焉的,以为他憋在林府里难受了,就对王况说:“二郎何不去踏青去今天日头正好,适合踏青,我们也不走远,若是宫里有事,让下人们找去就是,耽误不了事情。”
林荃淼一听踏青,兴致就来了,连声附和着,这些天把他可闷坏了,踏青吟诗做对,就有可能结识名人,这可算是学子最最正当的的出游,自己也能理直气壮的出门,林老太爷绝对不会反对的。就连王冼和孙嘉英也眼巴巴的看着王况,这段时间,都是林家下人们陪着他们出去转,没和王况一起,他们也都没什么兴趣。这下听说踏青,眼睛自然就亮了起来,其他不说,反正他们知道王况要是肯去的话,那个什么烧烤是指定少不了的。
王况本来不大想去,但见王冼期盼的眼神,心一软,就答应了,其他人他可以不在意,王冼却是不行,不说这几年来的兄弟之情,就说自己当初在那道观里,若是没有王冼的照顾,天天拖着瘦小的身子去乞讨,这个世上早已经没了他王况了。可以说,现在的王冼就是王况的逆鳞,谁要是敢对王冼有点不好的念头,王况绝对会对其施以雷霆万钧之力毁灭了他,即便是要违背他不想改变历史的初衷而整出几百年或千年之后才有的武器也在所不惜,其他不说,至少,一个机械类专业毕业的人,整出点让李老二高兴的东西来,借了李老二的手去消灭敌人,轰得让敌人连个渣都不剩还是很容易的。穿越小说看多了,王况也早做了最坏打算,真要有人把王况逼急了,就搞他个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