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6(1 / 2)
是共识,在座之人都知道,没什么新奇之处,陈宜中点头道:“皇上,正是从这点考虑,臣才以为不要拖到秋季决战为好。”
李隽不置可否,要杜大用说下去。
杜大用接着道:“那是在草原上,鞑子除了草料以外,没有其他饲料喂养战马的情况下才是正确地。战马的喂养的除了草料以外,还有精粮,上等谷子,再喂以鸡蛋,战马一年四季都是膘肥体壮,随时都可以打硬仗打恶仗。我们的战马,正是用此法喂养的,早就是膘肥体壮了。”
文天祥若有所悟,道:“皇上,臣也以为秋后决战为好。”
陈宜中还有些迷糊,道:“皇上,这是”李隽笑道:“用草料喂养战马,那是在成吉思汗时代,那时的蒙古人没有粮食,没有五谷,只能使用草料喂养。要想战马肥壮,只好等到秋天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蒙古人占领了燕云之地,拥有了中原,有的是粮食,他们用精粮,用上等谷子喂养战马也就不稀奇了。这种方法在西汉之时,匈奴就曾使用过,是以匈奴骑兵让西汉头疼,直到西汉学到了匈奴人地法子,一切就改观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陈宜中恍然大悟,道:“皇上,臣妄言,臣妄言。”
李隽笑道:“你就不用自责了,朕把你们召集起来,就是要你们说说心里话,有话就说,你能说出来,朕很高兴。秋后决战的好处,还不止这点,杜将军,你再说。”
杜大用接着往下说,道:“到了秋天,雨水少,地面干燥,除了利于骑兵机动外,还有利于步兵的开进,特别是对我们特种步兵的推进有很大的好处。当然,特种步兵的推进主要是沿着官道前进,必要时也会走小路,抄近路,地面是越干越好。”
“对呀”陈宜中有茅塞顿开之感。
好处太多了,说了一桩又一桩,杜大用还往下说,道:“火炮沉重,机动能力有限,要是地面不干燥地话,会使其机动能力大为下降。”
“对对对。”陈宜中一迭连声地称赞。
李隽总结说:“好处还不止这点。秋天的雨水少,我们的火枪兵,火炮就可以不受天气影响,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对于朝廷来说,有这么多的好处,对于鞑子来说,只有战马肥壮一个好处,朝廷何不把决战定在秋后呢”
xxxxxxxxxxxxxxxxxx
“皇上,臣以为,决战时机的选择相当重要,还请皇上示下,什么时间决战为好”赛典赤向忽必烈请示。
忽必烈不答所问道:“你们认为什么时间决战为宜”
巴布尔道:“皇上,臣以为秋后为宜。”
贴木儿深表赞同,道:“皇上,秋后的雨水少,地面干燥,没有泥泞,正是我朝骑兵作战的好时光。”
“朕也是这么想。”忽必烈赞同他们的看法,道:“秋后决战固然是好,南朝会在秋后动手吗”
这倒是个问题,要是南宋提前动手,秋后决战就成了一厢情愿的事了,巴布尔想了一下,道:“这倒是个问题,应该想个办法拖到秋后。”
第三卷 汴京篇 第四十三章 埃及苏丹
“臣苏定方参见皇上。”苏定方向李隽施礼。
李隽把苏定方打量一阵,不无怜惜地道:“海外的风大,把你的脸都吹起皱纹了,你的黄皮肤又一次成了黑皮肤,真是辛苦你了。”
“谢皇上关心,这是臣的本份。只要朝廷强大,华夏能够倡大,臣就是再苦再累也是甘之若饴。”苏定方很是感动李隽的关心。
李隽抚掌称妙道:“苏定方,好样的”一把把苏定方拉起来,右手拉住就要向他跪下的方茂,道:“方将军,免了,免了。你们都是朝廷的英雄,都是好样的,你们历尽千辛万苦,吃了不少苦头,能够平安归来,朕就很高兴了,不要拘泥于这些俗礼。”
“谢皇上。”方茂忙谢恩。
李隽看着身材高大的拜巴尔,问道:“这位是谁”
“皇上,这位是埃及的苏丹,拜巴尔陛下。”苏定方给李隽介绍,对拜巴尔介绍道:“尊敬的苏丹陛下,这是我朝皇上。”
听了他的介绍,李隽感觉晕乎乎的,尽管李隽很是神奇,算无无遗策,却说什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身材高大,戎装在身,很是威风的人就是以灵活的手腕著称,拯救了埃及,拯救了伊斯兰最后一块净土的英雄拜巴尔,定了定神才道:“尊敬的苏丹陛下,欢迎到中国来。”张开双臂,就要拥抱拜巴尔。
拜巴尔给苏定方一通忽悠。跟着来中国,海程很远,在路上没少听苏定方和方茂讲李隽的事情,知道李隽是一个雄材大略地明君,乍见之下果是不凡,好感顿生,张开双臂拥抱李隽。在李隽脸上亲了一下,道:“尊敬的皇帝陛下。拜巴尔有礼了。”
历史上的拜巴尔保住了埃及,为伊斯兰保住了最后一块净土,备受后人称赞。他来到中土,不用想都知道,当历史重来时,他肯定是没有保住埃及这块伊斯兰最后的净土,李隽心里已经猜到十之七八。心想你流亡到中土来了,这对你来说是好事,有一个很好的流亡之地,对于我来说更是好事,我需要你帮的忙太多了。一脸的笑容,如春风般和煦,道:“尊敬地苏丹陛下,你的到来是朕莫大地荣光。里面请。到里面说话。”
这话说得很是热忱,任谁听了都会觉得温暖,拜巴尔因流亡而产生伤痛的心好受了许多,一个劲地道:“谢谢皇帝陛下,谢谢大中国至高无上的大皇帝。”
“你太客气了。干木,去把祥甫。履善,陆秀夫,廖将军,杜将军,陈宜中,道长,张世杰他们都请来,见见苏丹陛下。”李李隽拉着拜巴尔的手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