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重生之宋武大帝 > 分节阅读 215

分节阅读 21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古骑兵再骠悍善战,他们地末日也到了。

“回皇上,威力很大。”杜大用回答,下令道:“预备装弹放”兵卒依照他的命令装弹,发射,一小团一小团烟雾升起。砰砰之声不绝,他们前方二十米距离地木靶上出现一个个孔洞。

这木靶足有半寸厚,在如此距离上就能射出如此深的孔洞,要是用来对付骑兵足以射杀,蒙古骑兵就是再厉害也难逃覆灭的命运。蒙古骑兵一直让人头疼,火炮虽然能够对付蒙古骑兵。但是由自火炮沉重,运输困难,机动性不够,使用起来也是有限,要是有了火枪,问题就大不同了,完全可以在运动中与之交手,进而歼灭之。

李隽很是高兴,道:“好好好,太好了。”一连用了几个好字。来表达他的好心情。的确不多见。

不要说李隽高兴之情难以言喻,就是李庭芝他们早就见识过火枪威力也是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不住地点头。

杜大用打个手势,蹲下的第一排兵卒马上从两边离开,跑步到最后一排后面站定。第二排马上跪下,左腿弯曲,右膝跪地,手里的火枪平举,枪托靠在右肩窝上,瞄准木靶。

“放”杜大用简短地下达命令。

他地命令一下,砰砰之声响起,木靶上又出现了不少孔洞。

杜大用一道命令接一道命令地下达,兵卒们不住地对着木靶射击,射完之后就退到后面,前面的继续射击,十轮射击下来,三百名兵卒全都射击过了。

李隽大步走到木靶前面,只见这些木靶给打得大洞小孔的,全都变成了筛子。李隽走回来,从一个兵卒手里接过一支火枪,兵卒递给李隽一颗纸媒子弹,李隽仔细看了一下,点头道:“这是铅弹啊,了不起啊,黄永善。”

“皇上过奖,臣愧不敢当。”黄永善忙谦逊道:“皇上有所不知,臣发现这铅的熔点很低,很容易制作。再者,铅比铁还重,用来制造子弹再合适不过了。”

“铅弹我打了不知道有多少,哪会不清楚其中的好处,真是乱盖古人的创造真是惊人,任谁也不敢小视他们”李隽在心里赞叹不已,道:“你这一创举很了不起。”李隽把子弹装好,枪托抵在肩窝上,把火枪平举,对着木靶,扣动扳机,砰的一声枪响,木靶上又出现一个大洞。

“好是好,就是后座力大了些,震得肩窝有些发疼,要是十次二十次,几十次打下来,还真让人不好受。”李隽点评起来,把还在冒烟的枪管打量一下,道:“还有火药残渣,嗯,残渣不多,可以发射几十次再清理一次。”

早期火枪由于火药本身原因,残渣很多,打上几次就够士兵清理一天了。这火枪地残渣不多,主要是因为使用的是改良后的火药。

黄永善道:“皇上所言极是,除了后座力太大,火药残渣以外,还存在不能防水,不能连续发射,每发射一次就要重新装填一次,这都是臣无能,不能尽善尽美,还请皇上责罚。”

“和现代枪械比起来,问题岂止这点,这只能算十七世纪中叶的水准。那时候,火枪才刚刚问世,你的火枪与此差相仿佛。”李隽在心里如此点评,把火枪还给士卒,安慰黄永善道:“有问题好啊,有了问题,你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你不用自责,能有现在这样地成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我相信。不用多久,你就会解决这些问题。”

确如李隽所言,火枪最早出现时期是十七世纪中叶,现在才十三世纪,相差四百来年,黄永善能够造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已经很了不起了。

早期地火枪装填很麻烦。发射一次要弄半天,因而大大限制了其使用。每发射一次后。要经过二十一个步骤才能重新发射。黄永善造出纸媒弹,方便了许多,省却了不少步骤,不象特种部队使用的火铳发射一次要鼓捣半天才能再次发射,比起最初的火枪这已经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当然,由于使用的是纸媒弹,其威力就会受到限制。可以改进的地方多了去了。无论怎样,能够造出来,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谢皇上,臣一定尽早解决这些问题。”黄永善信心十足地道。

“枪好,这兵练得也好。”李隽问杜大用道:“杜将军,如此使用火枪,是谁地主意很不错嘛,很有创造性。”

把火枪兵分成不同的横排。前排发射完了,马上从两边离开到后边去装填是火枪出现时期使用过地方式,这可是经过长期摸索才实行地方法,没想到杜大用他们居然使用了这一方式,杜大用他们的创造性真地是没法说,很有战略眼光。很了不起,李隽言来很是高兴。

“回皇上,这是廖将军,李大人的主意。”杜大用谦逊地道。

一种新武器的出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用好。在历史上出现了新武器,没有用好地例子可多了去了,离我们最近,影响最大的当然要数坦克的出现。英国人一直自诩为“坦克的故乡”,然而他们也仅仅是发明了一种新式武器而已,却没有把这一具有性的武器用好。坦克在德国发扬光大。德国名将古德里安泡制出了“装甲战理论”,才使得坦克成为现代战争的利剑。

其实。英国人应该扪心自问这是为什么他们应该记住一句话“伟大的武器需要伟大的军事理论”

火枪造出来当然是好事,但是要是没有好地战术理论来指导其使用,有与没有的区别不会太大,杜大用,廖胜功他们自然是深晓其中的利害,自然会想方设法去研究运用之道,才会有刚才的使用之法。

当然,能文能武的李庭芝自是不会袖手旁观,也会出主意。

“还有你杜将军吧”李隽笑言,道:“你真是太谦了。你们能够如此使用火枪,可以说得其神也,好听的我就不说了,今天说得太多了,再说你们也高兴不起来了。”李隽地话引来一片笑声。

正如李隽所方,廖胜功,杜大用和李庭芝他们能有如此的眼光,确属难得,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皇上,臣只不过发表了一点浅见,哪里有功劳。”杜大用很是谦虚。

“当仁则不让你不用老是谦逊了。”李隽很是高兴地拍拍杜大用的肩头,问道:“现在有多少火枪”

廖胜功道:“回皇上,就这三百支。”

“太少了。”李隽几乎是脱口而出,道:“火枪要越多越好,最好是把全军都装备到,那样的话,我大宋朝的军队将无敌于天下。”要是百万宋军都成为火枪兵的话,其意义有多大,不用想都知道,任他蒙古骑兵再善战十倍也不是对手。

不过,在目前情况下,这只能是个美好的梦想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