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重生之宋武大帝 > 分节阅读 158

分节阅读 15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然如出一辙,惊人地一致,所不同的是郭侃是献计,而李隽是识破他地计谋。郭侃虽有神人之号。李隽和他比起来,丝毫不差。

柳河子的眼睛先是惊奇地一闪,继而就闪烁着智慧之光,在桌子上一拍,道:“原来如此。鞑子这招够狠,鞑子的胃口也不小。”这是个哑迹。柳河子先是惊奇,他毕竟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战略家,略一思索马上就明白过来了。

“这计策不是出自忽必烈,就是出自郭侃,也只有他们才想得出这样高明的计策。”李隽很是赞赏地道:“博尔忽的到来还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先不必去管他,还是先准备发起成都战役吧。柳将军,我们也开始从北面挤压吧。”

张珏他们是连战皆捷,从三个方向挤压蒙古军队,向成都方向逼去。柳河子早就想动手了。只是剑门关太重要了,他一直抽不出精力。李隽发话了。这事就好办多了,道:“皇上,臣马上就采取行动。只是,剑门关”李隽笑着打断他的话头,道:“剑门关你就不用操心了,交给焦裕好了。”

焦裕也是一员能征善战地良将,先前是不知道柳河子的用意才有那样的举动,现在明白过来了,让他攻打剑门关自然是不会有事。

柳河子很是兴奋地道:“皇上,臣这就去给焦裕说。”

“还有,我也到剑门关上去走一趟吧。”李隽笑言道:“剑阁古道,雄锁巴西第一关,要是来了不去看看,实是人生的遗憾。”

按照李隽话里的意思来理解,好象他是来旅游似的,而不是为了国事而来。柳河子却不这样理解,他知道李隽勤于国事,断不会在这种时间去游山玩水,那不成了只图享受的昏君。

剑门关给他们做成了饵,要是李隽皇驾在此处出现,蒙古人一定会以为南宋对剑门关是志在必得,戏也就更加逼真,柳河子马上就明白了其中的好处,大喜道:“臣明白了。”

“干木。把皇舆仪仗全部拿出来,我们去剑门关观光,风光风光。”李隽笑着站起。

李隽真是会说,明明是在抛一个诱饵,他却说成是观光,好象他挺有闲心似地,柳河子心想李隽真是够幽默,暗中轻笑。

xxxxxxxxxxxxxxx

汪德臣站在臣头上,吃惊地感受着一幕让他终生难忘的奇景,绝对称得上壮观的一幕。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李隽皇驾亲临前线,将士们热烈欢迎的场景。

“快看,那是什么”一个眼尖的蒙古士卒吃惊地望着宋军地变化。原本坐在地上休息的宋军一下子站起来,他们的动作非常整齐,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和涌起的海潮差不多。

汪德臣望着这难以置信的一幕,眼睛瞪得老大,差点掉在地上了。惊奇他心中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马上就变成了惶恐,他亲眼见证了李隽在南宋将士心目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崇高得让他难以想象。

不喜欢排场是李隽的美德,这是演戏,要给蒙古人一种错觉,这排场就有必要了,正是从这点考虑,李隽要求段干木把皇罗伞盖仪仗之物全部拿出来,大张旗鼓地来巡视军队。

李隽在柳河子、许光汉、焦裕众将地陪同下大步而来。所到之处无论将士们在做什么,都会马上放下手中地事情站起身来迎接李隽的到来。

李隽现在在将士们心中地地位和神明差不多,正是在李隽的统帅下,南宋军队才有今天这样的辉煌战绩,南宋才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中复之业虽未完成,但是中兴之业必然会到来。这点已经成了共识。将士们见到李隽,自然是兴奋莫铭。

“将士们辛苦了”李隽微笑着向将士们挥手致意。

李隽的问候之语好象引发海潮地海风。引来山崩海啸般的欢呼声:“皇上万岁”欢呼声犹如惊涛骇浪般直上云宵,响彻大剑山,小剑山,经久不息。

皇上万岁,是将士们晋见皇帝时地必用语,只是一种礼节,很难带有感情因素。但是。就是在这一刻,一声呼喊是那么的富有激情,李隽听得出来,这是将士们真心的欢呼。

能够得到将士们如此的拥戴,这是对李隽一年多来工作的肯定,李隽也是禁不住热血上涌,兴奋起来道:“将士们:朕感谢你们,朝廷感谢你们。华夏百姓感谢你们,你们在这里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剑门关将在你们脚下颤抖,蒙古鞑子将在你们宝刀的砍杀下粉身碎骨”右手用力一挥,在将士们眼里,这一挥是那样地神奇。非常有力度,具有不可阻挡之势。

李隽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说过“鞑子”一词,这是他第一次说出来,实是心情太过激动,不自然就说出来了。想想当初,南宋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而现在又是什么样的局面,可以说是宵壤之别,这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这种成果已经在将士们的欢呼中得到认同。这对于李隽来说已经足够了。要他不激动都不行。

不要说是李隽,换作任何一个人。也会和他一样激动,有什么比自己的努力得到人们的认可更激动人心地呢

从临安保卫战开始,宋军节节胜利,一路高歌猛进,打到剑门关,不用说,剑门关肯定是无法阻挡他们的脚步,将士们给李隽的演讲激起了火焰般的热情,高举着武器,吼道:“还我河山”这声怒吼,好似一声惊雷,炸响在大剑山中,风云为之失色。将士们眼中的热度高了不少,那感觉就是空气的温度都为之升高了许多。

一个皇帝能有如此地号召力,只能说明一点:他在国民心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他就是神的存在。

汪德臣追随蒙哥征战多年,后又随忽必烈征战,对蒙古两代可汗很是了解,他知道这两位可汗精明过人,胆识不凡,天生具有伟大人物必需的品质。然而,他们和李隽神一样的存在根本就没法比。

“这不是人,这是神。”汪德臣嘴里喃喃自语。

就在汪德臣惊讶李隽神明般的地位时,李隽这个神明已经发威了,李隽大手对着剑门关一挥,喝道:“进攻”虽只两字,却具有无比的威力,剑门关今天注定会因这两个字而留下不平凡的一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