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重生之宋武大帝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旦给废了,再扶持一个国王地话,也太费事。还不如依然要他当国王,只要他听话就行,这是苏定方的打算。

还有一种处理方式,就是把麻逸国完全吞并,但是这又会遇到一个烦,那就是麻逸国穷,要是新得到这块领土地话,治理起来太费事,会给南宋增加经济压力,会拖对蒙古战争的后腿,很不划算。

再说,这种远隔万里的领土,其可靠性很低,也许今天归于朝廷,明天就变了,弄不好反而会给朝廷增加不必要地麻烦,还不如扶持一个听话的国王来统治划算。正是这种原因,两汉时期对匈奴单于都很礼遇,要他们统治匈奴,屏蔽北疆即足也。

“朝廷这次出兵不少,需要一个港口来停泊战舰,我选来选去,没有马尼拉的港口更合适的了,你就把港口租给朝廷。对你的安全承诺,我还是没有太多的信心,有了这个港口,华夏百姓的安全才有保障。”苏定方再一次表现出了外交家的精明,道:“你放心,朝廷会给你补偿,每年给你一万两银子地租金。这样,你对国民也有一个交待了。要是同意的话,就在上面盖上你的玉玺。”把一张写满条约的纸放在麻逸国王面前。

苏定方的作为已经表明他还是国王,麻逸国王真的是喜从天降,不要说就这条件,就是比这苛刻万倍地条件他都会答应,取出玉玺盖上。

租借马尼拉港口可是一个狠招,只要这个港口掌握在南宋手里,南宋无异于把利剑抵在麻逸国的胸口上,麻逸国想不听从朝廷的都不行,要不然,随时可以从港口发兵,干掉他。

给麻逸国一万两银子的年租完全是象征性的,和不给没多少区别,是用来塞人嘴巴。

苏定方这个精明的外交家只是从便于号令麻逸国出发采取的这一措施,他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一措施对日后大宋皇家远征军产生的影响有多么的巨大。正是他这次地行动,为远征军进行海外征战创造了条件,这些港口成了远征军极其重要地基地。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烈日高悬,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点浪,海面平静得象一面镜子。

远洋舰队在苏定方和方茂的率领又踏上了征途。

方茂和苏定方这对搭档站在船头,望着如镜地海面,方茂道:“老苏,你说三佛齐会不会欢迎我们到来”

“这还用问啊。”苏定方头也不回地道:“麻逸国一战,足以震慑这些国家,他们不敢不欢迎。老方,我们又可以做一笔大买卖了。”

方茂好奇地看着苏定方,问道:“还有什么买卖你的买卖还真多。”

苏定方笑笑道:“我们去三佛齐和满者伯夷,去向他们要马六甲海峡的港口。有了这些港口,马六甲这条重要的通道就落在朝廷手里,朝廷的号令他们就不敢不听。”

对三佛齐和满者伯夷来说,马六甲海峡是极其重要的海上生命线,在苏定方巧妙的安排下,南宋控制了海峡上的几个重要的港口,从而这条海上生命线落入了南宋手中。从国内运来水泥钢筋这些建筑材料,把这些港口建成了坚固的要塞,是马六甲海峡安全的重要保障。

老美现在一心想控制马六甲,从而对中国的石油战略施压,真是痴心妄想

第二卷 巴蜀篇 第四十五章 攻打剑门关

先问朋友们一个问题:在古代,四川四景是哪四景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能够一口答上来的朋友不会太多。

古代四川的四景是:以秀著称的峨眉山,以幽见称的青城山,还有以雄奇著称的夔门,最后一个就是以险峻天下知名的剑门关。

剑门关位于秦岭山系的南麓,在大小剑山的中间。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兵出祁山时见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派兵悬空凿石,修建剑门关。

“两崖对峙倚宵汉,昂首只见一线天”,这诗很好地说明剑门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剑门关地处秦地入蜀的必经之地,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曾经在这里发生过无数的战争,多少英雄埋骨此处,已经没有人说得清楚。

著名的有诸葛亮六出祁山,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避于蜀中,黄巢起义时唐僖宗逃难到蜀中在这里生病,喝了这里的山泉而病愈,这些故中都曾发生于此地。

秦灭巴蜀取得巨大的成功,也和这里有很大的关系,这就是有名的“石牛灭蜀”的故事。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的建议,准备灭蜀,秦国当时很强大,军事力量自然是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有道路可供大军通过。秦惠文王给蜀王写信,说秦国得到一头上天降下的石牛,这石牛在晚上能够屙出黄金,秦国愿意和蜀国结成友好邻邦。把石牛献给蜀国。另外,还要送给蜀王美女珠宝,要蜀王派人去接。

这种大好事,蜀王自然是高兴得很,派出身边的五力士去修路。等到路修好了,迎来地不是能粪金的石牛,更没有美女珠宝。只有杀气腾腾的秦国大军。结果自然是没得说,蜀国给秦国灭了。这就是“蜀道”的由来。

三国名将钟会曾率十万之众攻打剑门关,姜维只凭三万军队就守住了剑门关,使得钟会这员名将不能越雷池一步。李白曾感叹剑门关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极当之词。

蒙哥推行大迂回战略,在六盘山誓师伐宋,到达利州大本营休整后继续出发。三路出兵四川,就曾从这里经过,剑门关早就落入蒙古人之手,蒙古军队控制了这座险关完全可以从汉中关中之地得到必要的增援,这也是蒙古人在四川这么多年始终处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张珏曾经感叹,要是剑门关还在南宋手里的话,凭四川军民地抗战精神他们完全有可能把在四川的蒙古军队歼灭掉。正是由于剑门关落在蒙古人手里,使得张珏他们地压力无形中增大了许多。

拿回剑门关。进而扫荡川北,切断四川蒙古军队与汉中关中之地蒙古军队的联系,围而歼之一直是张珏的梦想,可惜的是由于四川兵力不足,这一计划一直无法实施。直到李隽决定增兵四川,收复四川。征求张珏的意见时,张珏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一计梦想中的计划。

柳河子和张珏进入四川之后就开始为攻打剑门关创造条件,才有钓鱼城一战。钓鱼城之战一结束,也就意味着重庆北方地大门已经彻底洞开,宋军可以大举北上了。柳河子率领十万大军直发剑门关,张珏带领十一万军队直去川西,准备切断四川与云南的通道,把在四川的蒙古军队彻底孤立起来,为全歼创造条件。

残阳胜血,落日余辉斜照在剑门关上。把这座雄关映成金黄色。金碧辉煌,格外美丽。

在大剑山的小道上。正有一队大汉在前进,这队大汉人数不少,足有上千人之多。他们都是身穿便衣,要不是他们一身的精悍气,一定会让人以为他们是普通老百姓。要是行家,一眼就看出他们绝对不是一般人,因为他们走起路来姿势标准,很明显受过良好的训练,他们腰间鼓胀,不用说肯定是带得有兵器,很可能是军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