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6(1 / 2)
之事”,好好的人不养,却喜欢搞些歪门邪道,专养畜牲。
要不是李隽力排众议,他肯定落选。不要说第一次落选,可以打赌,他会落选一辈子,要想当上科学院院士,下辈子再干这一行也不可能。
李隽驳斥异议的理由非常简单:“你们说一下,你们吃他养的猪肉的时候你怎么不说,现在选院士了就说他是养畜牲的,不配。要是没有胡苟培养出的猪种,长得快,肉多,膘肥,让老百姓吃上了肉,老百姓的生活怎么提高你们知道吗一个老大爷一辈子只吃了三次肉,当他吃到胡苟养的猪肉时怎么说的老人家流着眼泪说:真好吃就这么三个字,是多么的辛酸。你们这些肉食者天天有肉吃,顿顿可以吃上肉,你们体会得到老人家这三个字的份量吗要是你们体会不到,朕就罚你们三年不吃肉,让你们去体会一下这滋味。”
三年不吃肉,问题可就大了,反对者再也不敢反对了,胡苟也就当选为院士了。
院士得来最容易的可能要算章超玄了,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手工雕出了南宋第一台机床。要是在现代社会有人用手工雕机床,肯定会给人当作神经不正常。可是,在南宋当时条件下,要不是他有一双巧手雕出了这第一台机床,南宋就不会有现在的各式各样的机械设备,也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生产能力,军队的装备就会很成问题。
让李隽意想不到的是,章超玄当选为院士居然是一致通过,都认为他当选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要是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说,他顶多是一个一流的技师,根本就和院士靠不上谱,可在南宋当时的条件下,正是这双长满老茧的手成就了一个时代,这是实实在在的历史功绩,任谁也无法抹煞,他的当选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了。
在挂牌仪式上,李隽当众宣布:“今天是个好日子,一个在大宋朝、在华夏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好日子,从今天开始,大宋朝的历史、华夏的历史将翻开新的一页,大宋朝、华夏将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量,老百姓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幸福”
李隽这话并非是夸大其词,现代社会已经证明了科技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量,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
正如李隽所言,华夏的科技迎来了春天,有了科技为基础,在李隽的推动下,各行各业也就出现了,南宋人民将会过是好日子。
随后,李隽当众给黄永善他们频发了院士证书和勋章。宣布任命黄永善出任第一任科学院院长,由他主管科学院的日常事务。
从此,科学院这个出自西方的事物就贴上了华夏标签,成了中国人的又一重要发明。
最后,李隽还宣布原来的军器监正式更名为大宋皇家科技部,由沈毕出任科技部部长,负责规划、实施科技项目。
还宣布成立大宋皇家武装部队科技部,由沈毕主管日常事务,负责国防科技的规划与实施,以及对军队装备的采购进行监督,对军队装备进行开发。
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挂牌仪式在李隽宣布聘请黄永善为首席科学家,聘请沈毕、章超玄、周山、胡苟、李毕胡、常瑜为科技顾问团成员中结束的。
许久以后,李隽还记得这一刻的掌声有多么的热烈,黄永善这些为科技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多么的自豪
第二卷 巴蜀篇 第二十章 经济对策上
按:本章涉及到专业知识,有些是我自己思考的结论,不到之处,敬请朋友们指正。我申明一下,这是我的一家之言,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
“这是什么事啊,真让人头疼。”李隽拍拍脑门,自嘲地说:“先前,蒙古大军兵临城下,朝庭危在旦夕,也没有让人这么头疼过。那时节,我只想着打,一定要打赢,现在倒好了,打赢了,局势好转了,可是这经济问题又来了。真是的,这是什么王朝要军队的时候没军队,有了军队却没有钱,有了钱却没有好的经济体系来支撑。”顿了顿,叹道:“我真想不明白了,宋朝的皇帝是怎么挺过来的”
这也难怪,谁叫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积弱的一个朝代呢而且李隽还是来到这个最为积弱王朝的最后时期,两百多年积累的问题就重得不得了,真要说个明白的话,可能三天三夜也未必够。
不能怪李隽发牢骚,着实是他又遇到棘手的问题了,因为国库现在缺的就是银子,大笔大笔的军费开支本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再加上重建计划,七七八八的开支一算下来,收入还可以挺一段时间,可是这一段时间过了又怎么办呢李隽是个深谋远虑之人,不得不预为策划。
立竿见影的好办法就是加税,只要李隽愿意,一道旨意下去,税率一调整马上就有现银入库,可是李隽也知道以目前南宋的经济体系根本就不可能支撑长期地战争。加税无异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这样的事情李隽是断不会去做。
就在李隽感大叫头疼的时候,文天祥,李庭芝,陈宜中和廖胜功四人走了进来,向李隽行礼道:“参见皇上。”
对于这四人李隽历来是待之有礼。热情地道:“免了,免了。这些俗礼不要拘了。你们都坐下吧。”
李庭芝他们也不客气,围着桌子坐了下来。李庭芝代表四人问道:“皇上召见臣等,不知有何要事”
“要事没有,就是有一件让人头疼的事,要和你们商量一下。”李隽笑言,道:“这件事真是让人头疼得很。你们没来之前,我还一个劲地叫头疼呢。”
陈宜中道:“为朝庭出力。为皇上分忧,是臣等本份,还请皇上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