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重生之宋武大帝 > 分节阅读 84

分节阅读 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数倍,要想李隽不高兴都不行。

“真是太好了,正愁没办法,一下子来了这么多船,还有什么好愁的。这就好比一个人刚想睡觉。就有人给送枕头一样。那才是最让人快乐的事情。”李隽很是兴奋地想着。

李隽的话一落,廖胜功他们就是一片赞叹声道:“这么多啊”

“我还嫌少呢。”李隽笑言。道:“陈宜中他们也是明事理地人,知道临安保卫战之后,阻止蒙古人从长江水道增兵已成当务之急,把所有地船厂开足了赶造战船。这是他们派来地第一批战船,以后还会更多。他们说了,他们以后造地都是炮船,蒸汽船。”

李隽高兴之下也没有发挥学者的长处,把蒸汽船好好诠释一下。他说的蒸汽船只是把现有的船只装上蒸汽机而已,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畸形产品,根本就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蒸汽船。

“陈宜中这个逃跑大王居然有这样的胆识,我高达再见到他时,一定要好好敬他两杯。”高达笑呵呵地捋着白胡子直乐。陈宜中原先力主迁都,高达力主抗战,很是瞧不起他,没想到他居然想得很深远,在关键时刻派来援军解了临安之危不说,现在又是在最让人头疼地关键时刻派来水军,真可以说得上是“雪中送炭”了,高达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李隽招手,道:“大家也别只顾着乐了,我们来合计合计,怎样使用这批战船。”

“皇上,臣以为,一定要选一个能够统率这批战舰的好指挥官。”廖胜功充分发挥他的特长,切中要害。

柳河子挣扎着要站起来,给李隽按回椅子上去了,道:“皇上,长江水道臣还算熟,就让臣去吧。臣别的不敢说,只有臣有三寸气在,鞑子就别想过长江。”柳河子足智多谋,是独挡一面的帅才,派他去肯定能完成任务。

李隽笑着道:“柳将军急于国难,朕心甚慰。你现在还是养好伤再说吧。这水军嘛,倒是有一个很好的人选。郑静和怎么样”李隽看着廖胜功他们问道。

宁波海战,郑静和崭露头角,以胆色过人、战法新奇为李隽赏识,现在已经指挥停泊在宁波地水军了,要是由他统军,再合适不过。

“的确是个好人选。”高达摸着白胡子,率先表示赞同:“这小子的胆子大,战法很奇特,见机极快,让人想不到,防不胜防,是个可造之材。”

廖胜功他们非常赞同高达的看法,尽皆点头。

李隽很是满意取得一致意见,道:“我的意思是,所有的水军就由郑静和统帅,在沿海一带和长江里巡逻,找准机会好好打几个歼灭仗,把蒙古人的水军实力削弱。当然,他要本着不能硬拼,有机会就打,没机会就骚扰的原则使用这批战船。”

李隽的圣旨一到,数千艘战船在郑静和的统率下驶出了宁波港,数千艘战船排着整齐地阵势,向北驶去,遮住了海面,一片船桅之林。

第一卷 危局篇 第一卷 危局篇 第六十章 席卷淮西

要是问朋友们合肥什么东西最有名,可能会有朋友说合肥有很多历史名人,也许有人会说合肥的地理位置最有名。这些说得也对,也不对,我这里有一个关于合肥最有名的笑话,那就是合肥“老母鸡”最有名。

这并不是说合肥的老母鸡真的品种优良,为人们赞赏,而是合肥的方言把老母鸡念成“老抹资”,给外地人引为笑谈,从而合肥老母鸡也就闻名全国了。

合肥这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合肥是中国历史上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说,在承平时期这里是连接江南与淮河流域的重要商业城市,在战乱年代,这里又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最早开发淮河流域的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天中山一战之后,王翦给秦始皇纵论楚国形胜认为楚国形胜在江淮间,江淮一失,楚国虽有越中之地也是无能为力。自此以后,淮河流域一直是繁华之地,是长江的前哨,正是鉴于淮河流域的这种重要性,“小诸葛”才有“守江必守淮”的精辟论断。

自从高宗南迁以后,淮河流域也就成了重要的抗金前线,后来又成了抗蒙前线。南宋虽然无能,对于淮河流域重要性的认识还是一致的,曾在这里驻有重兵,就是临安陷落之后,这里的宋军依然还在抵抗蒙古人地进攻。

前文中提到的给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羞死的吕文德就是在淮西起家的,他一生的主要战功也是在淮西之地建立的,他把淮西军打造成一支能征善战地精锐,有“吕家军”之称。吕文德除了巴结贾似道,排挤高达这么名将外,对南宋北方边防的稳定还是立有大功。

正是有吕家军这样精锐地军队驻守在淮西之地,郭侃制订攻取襄阳。浮汉水而入长江,进行中央突破的灭宋计划也有回避与精锐的淮西军作战的意思。攻下襄阳。从汉水进入长江,由西而东,就不用付出高昂代价夺取淮西重地,其中的好处显而易见。

但是,一旦郭侃中央突破之策不能奏效,这一计划的不足也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把大量精锐的淮西军留在后背。会给蒙古军队造成严重地威胁。李庭芝和张世杰两大名将正是看中了这里的好处,准备趁郭侃南渡长江,蒙古人在江北力量相对薄弱时重新稳固淮西之地,再扩大军队,侍机渡过长江,回援江南。

张世杰是名将,李庭芝是名臣,有杰出的军政才干。极富战略眼光,两人商量妥当,兵分两路席卷淮西,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速把蒙古人在淮西的势力清除出去。他们之所以能够有如此神速的进展,主要是淮西之地还有大批抵抗力量存在,两人的大军好象磁石一样吸引着这些分散的宋军前来会合。是以两人的力量迅速扩大,不出一月时光,李庭芝就增加了三万人,张世杰也多出了两万多人。

为了解李庭芝扬州之围,张世杰到了淮西只是匆匆处理了一下紧要地事务就起兵赶去扬州,现在两人到达淮西之地,放手施为,收效自然是大了。淮西老百姓在他们的支持下奋起反击,蒙古人在这一带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大量无处可逃的蒙古军队逃到合肥,想利用高墙厚壁进行顽抵。

张李两人不约而同地把目标定在了合肥。两人率军赶来。竟然在合肥城下不期而遇。相见之下,两人是说不出的高兴。张世杰笑言道:“祥甫,你也来抢我的生意了啊。你这人啊,也太贪心了吧,你的军队增长得比我快,也该把机会让给我吧。”

“什么你呀我地,还不都是为了朝庭。”李庭芝笑言,虽是笑谈,仍是掩饰不住他的精明,老辣的眼光。

张世杰也不是吃素的,指着李庭芝的胸口道:“祥甫,说好了,合肥城只能让我扩军,你可不能插上一手。要不然,我可不让你插手。你不把话说死,我是不会走开的。”一边笑,一边站在李庭芝的面前,打算强行挡驾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