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重生之定三国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招揽铁匠,打造军器,用黄逍的话来说:“我黄逍要么没兵,要么就是精兵我要的是让众诸侯都胆颤的精兵中的精兵上战场怯战的,那不是我黄逍的兵,我黄逍丢不起这个人我的兵,哪怕只战斗到最后一人,也应该是紧握武器战死在冲锋的路上要有敢于亮剑的精神”

黄逍在大力展军备的同时,还大力展民用手工业,以官办的名义开设了许多手工业工场,造纸术、酿酒技术等一些先进的技术拿了出来,很是无耻的冠以“黄逍明”的名头在并州、冀州同时投入了生产,一时间,黄逍名声更响,即便是远在江南、蜀中等地亦皆传其名,明家的名声携带着锦侯的仁慈之名、多智之实、谦谦之风伴着精忠报国热血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

“元皓、公与,我有几件事情想与你二人商议,你们给我出出主意,看是否可行。”这一日,黄逍找来田丰、沮授,想和二人说说自己构思了很久的一个想法。

“主公有什么事情,直说便是”田丰礼道。

沮授也点点头,“为主公谋断,乃是我等分内之事。”

“是这样的,”黄逍略微整理下思路,这才说道:“我欲在并、冀二州内兴建学堂,降低入学的标准,欲使我二州寒门子弟皆能学得学识。另在二州内设立讲武堂,我军武将过少,可令我军中大将在治下寻找资质优良者为弟子,教习其武艺,以使我大军后继有人。逍还欲在州郡内设立医学研究之地,我军现有一神医华佗,仅为我等少数人治病却是大材小用,若能令其将治病之法广为传播,当是造福社稷之举。我今寻二位来只为这几件事,不知汝二人意下如何”

一个民族要前进,文明的展是必要的。为了使自己的治下不再生蜀汉后期无人可用的局面,令众将收徒却是最好的选择,有师徒情分在,忠诚也能有了良好的保障。至于设立医学研究之地,乃是强身健体、福泽万年之举,黄逍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不建的理由

“建立学堂、讲武堂、医学研究之地,乃是为国为民之举,如此为天下谋福利之事,我二人又安有不赞同之理只是,听主公之言,此般规模却是不小啊,于我二州的府库冲击怕是相当之大,还请主公三思。”

听黄逍说完,二人陷入了沉思,良久,沮授正色的说道。

“公与所说,逍已多次考虑,现有诸多官营产业陆续投入生产,后续府库的问题倒是不难,难只难在师源之上,逍就怕多学之士太少,这学堂建不起来啊”没老师还教什么学生,建什么学院,师源问题才是黄逍最愁的。

“哈哈,如此,主公却是勿需忧虑,我等二人还算是有些薄名,愿意为主公这功垂千秋之举尽一份绵薄之力,凭三寸不烂之舌,为主公寻访师才之人”见黄逍为此事愁,田丰哈哈大笑,别的他不敢说,找几个能当老师的人,他还是能办到的。

“正是我二人还有这一点薄面,主公放心便是另外,授愿意言传身教,还请主公允许”

“丰也愿意”

“哈哈,逍焉有不准之理怕是志才、奉孝也要来找我,欲为人师表吧哈哈,此事就拜托二位了”

第一卷三国扬名第095章雨中城外长安已乱

初平二年十月,冀州上下。尽忙于秋收的喜悦之中,举州上下的百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开心过,十税一,这是何等的政策终于能吃饱饭了,终于有闲钱能为家人添置新衣,以前一家人穿一条裤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再被以往的苛捐杂税所逼迫,现在,甚至官府招工都是给工钱的,这让百姓农忙之余赚了点小小的外快,补贴家用。所有的人都是笑容满面,算下来,这几个月的笑容,比以前所有的日子加起来还要多上许多,就连睡着了,脸上都是洋溢着笑容

过年吃顿好吃的以前即便是过年能吃顿饱饭已经是不错的了,可是现在,哪家哪户逢年过节不买上二斤肉食脸上充满菜色的只会遭到别人的鄙视:这人,一定是懒虫,锦侯治下怎么会吃不饱饭看我们。哪个不是红光满面

冀州上下,无人不感恩黄逍之德,是锦侯让他们过上了好日子,让他们衣食无忧。在百姓的眼中,锦侯就是活菩萨,就是他们的保护神

过惯了苦日子的人,往往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小心的呵护着。在冀州,若是谁敢在大街上说一句锦侯的不好,那下场,比猪八戒他妈还惨被揍成猪头状亦无人可怜。

秋雨绵绵。

邺城外一村庄的茶馆内,两个人正品着茶水,有一句没一句的唠着。

“在看什么呢,元皓”

其中一相貌异常俊朗的年轻人,见对面的那人,满眼出神的望着茶馆外的绵绵秋雨,感觉到烦闷,忍不住出声问道。

“呃,主公,没有,我在想京城里的事情,不知道董卓死了会出什么乱子”

此二人正是黄逍、田丰。黄逍见众人皆是有事可忙,自己一人太过无聊,在冀州待的时间也够长的了,再过几天就有五个月了,初尝云雨之情的黄逍总是忍不住想起远在阴馆的貂禅,他想家了。今天。趁着田丰闲暇,口中称着“体察民情”,不由分说的将其拉出,改装来到邺城外闲逛,以散心中的烦闷。不想归途中下起了细雨,二人就近找了一家茶馆,喝起了茶水以待雨停。

听到黄逍问,田丰自出神中惊醒,随口回道。

“会出什么事啊”黄逍叹一口气看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水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好了,只是外面这雨水越下越大,只怕会耽搁了我们的路程,也不知道今天能否雨停。不过,话说回来,董卓身死,长安可能真的会乱也说不定。”

黄逍想起李傕、郭汜二人,现在匈奴为我所控制,他们还会像历史上乱长安么

这时,忽然茶馆外一阵的喧哗。二人忙扭头向外看去,只见路上有大批难民扶老携幼,行色慌张,一路逶迤,连绵不绝,黄逍与田丰大感诧异。

“元皓,此何来的难民不是说我冀州上下民生安泰么”黄逍眉头拧成一个疙瘩,语气急转冷,双眼闪现着丝丝的怒意。

“主公,丰实在不知。”田丰见状,也是满头大汗,这究竟是哪里出来的难民他深知黄逍最重的是什么,百姓在主公的眼中是重中之重“主公,快看,有人进茶馆了”

黄逍闻言,扭头顺着田丰所指看去,只见难民队伍中使出一辆马车,在茶馆门口处停了下来,走下一商人打扮的老者。只见这人亦是满面的风尘,抬头看了看茶馆,对下人吩咐了几句,迈步走进了茶馆,在黄逍身旁的一桌坐下。

“老丈有请了,敢问你们这是从何处而来”黄逍为难民之事焦心,见这老者似是同难民一道而来,忙走过去,一指茶馆外的难民,询问道。

“哎苦不堪言呐我们是从长安逃难出来,欲在这冀州寻一落脚之所在。又何只我们这些人啊。这只是一半而已,另一半,好象是去了并州,这天下,也只有锦侯的治下才有安定所在啊”老者闻黄逍问,苦着一张脸回道。说起长安的事情来是长吁短叹,悲伤不已,“唉,本以为锦侯诛杀董贼以后后,纵算不能天下太平,司州也得安宁几年了吧谁知道好景不长,这不还没有几月的功夫,长安就起了大乱子了,李傕、郭汜等人联合羌人正在作乱;这位小兄弟,且先听我从头说起,事情是这样的,董卓被锦侯诛杀以后,王司徒掌握了大权,与吕布合伙占领了长安,先是杀掉了董贼的女婿牛辅,又杀了蔡邕大学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