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重生之抗战悍将 > 分节阅读 352

分节阅读 35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日本才会对中国百依百顺,俯首帖耳,凡事只要有我们出头,日本总是见风使舵,忙个不停。当然,如果我们的实力不强,国家贫弱,那么日本人还是会在骨子里面看不起你,只要一有机会让他们能够恢复起来,他们就会重新寻找机会再一次得来侵略你。总而言之,日本是一个欺软怕硬的国家,所谓的大和民族也是一样。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对他们表现出来的卑躬屈膝奴颜婢膝阿谀奉承而陶醉,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他们是一条只要养肥了,就随时可能咬你一口的恶狗。”刘建业带着一些惆怅的说道。

在刘建业的想法里,日本民族性格中有很大程度的反人类特性。

日本的几个岛,是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震频发,资源匮乏,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这样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日本人畸形、变态的民族性格,包括极端自私自利、蛮横不讲理、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等等。认真分析一下,不难理解这个过程,一场大地震过后,幸存的日本人,亲手埋葬了自己死去的亲人,望着一片变成废墟的家园,而其他国家主要是对面的中国却是歌舞升平,衣食无忧,一片祥和的气氛,当他脑海里面有这样的景象产生,心里面的不平衡心理就产生了,产生这样的念头:把别人的东西抢过来,以便使自己过得更好,如果谁敢反抗,就杀掉谁。经过一场又一场地震,这样的心理日积月累,普遍存在于日本国民心中,而且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普遍,逐渐地上升为日本的民族性格。日本这样的民族特性,决定了它一定要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东西都抢过来,而要这样做,他会把其他国家的人都杀掉或者变成奴隶这种毫无反抗能力的人。这就是日本民族性格当中的反人类特性。

有人说,日本人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讲公共道德,是一个有礼貌的民族。其实许多中国人都知道一个近乎公开的秘密:日本人穿上西装看上去像一个文明人,当穿上军装他就是一个禽兽,是一个不折不扣、彻彻底底的衣冠禽兽。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是守纪律的,要排队的地方他从不插队。在战争中他同样守纪律,他的上司叫他杀一百个人,他不会只杀九十九个;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是讲卫生的,他从不会随地吐痰,在战争中他同样讲卫生,当他的武士刀沾满血迹,他会把刀擦干净才插回刀鞘。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是讲公共道德的,他不会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战争中日本人还是讲公共道德,他同样不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他只是会和另外一个日本人在一起,品着茶,下着棋,不时讨论一下两个人谁杀的人多。

本书下载官网

著名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自传黄河青山中对日本人的人性作了精辟的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气焰嚣张的日军投降,一夜之间骄横凶残的性格如冰雪消融,个个成为“谦谦君子”。百万降兵一时回不了国,中国当局安排他们修路、修机场,他们全都积极努力,绝无抵触情绪。一天,他们在工作中烤火取暖,不小心飘出火星,烧毁了一间中国民房。为表示歉意,日军竟全体自动饿饭,用一天的伙食费进行赔偿。当时,中国当局并无追讨损失和惩罚的意思,相反一些中国人太善良了,见日本兵这样自觉悔罪,反而生出“过意不去”和“可怜”的心情。日军是否“矫枉过正”这就是日本人,在没有投降和放下武器之前,他们是尽职的军人,无比冷血,为取乐可把婴儿挑在刺刀尖上。一旦服输,又即刻成为低眉顺眼的降兵,勤快工作,谦和有礼,更以自动饿饭来弥补无心之过,世上有哪个国家的军人会有这番表现在他们身上,两种人性竟以“酷暑”和“严寒”的方式“冰炭同炉”,中间没有任何过渡和交融,这是正常人吗同一批人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表现,这才是最恐怖的,就是这样的铁蹄践踏了神州大地。中国的苦难太深了,苦难之中还有一层说不出的屈辱。

这是黄先生的耳闻目睹,也许正是这种性格造就了日本人“欺软怕硬”的民族本性。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在他畅销不衰的作品菊花与剑:日本文化模式一书中说:日本人对内是菊花风情,人与人之间讲究和谐,相互尊重,每个人都会“摆正位置”,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贵等级和权威分层传统“像呼吸一样自然地接受和认同”;而对外则是利剑风格,霸道且充满进攻性,自认为日本精神比西方的自由和民主更高明。他们无条件地一致对外,且不管对付人的手段是否道德。本尼迪克特让我们明白了日本人为何对靖国神社充满敬意,因为他们对先人是无条件尊崇的,根本不相信祖先会干坏事。因此,在小泉纯一郎之流的眼中,靖国神社中陈列的二战期间侵华战犯的所作所为是对的,是永远值得崇拜的。其实,这只是一个方面,“小泉拜鬼”的目的还有一个,那就是利用这个时机制造舆论,赢得日本右翼势力的支持,为其连任铺平道路,也昭示出日本军国主义妄想再次称雄亚洲、称霸世界的“狼子野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