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1 / 2)
都要亲自向那些意气风发,奔赴抗战前线的热血青年送上自己的敬礼。
直到深夜,除了旅部的直属部队以外,其他部队都已经出发,刘建业才登上车站当天发出的最后一列军用专列。看着面前如星光一般灯火下沉寂的大地,刘建业默默地告诉自己:“这是我的祖国,既是为了你粉身碎骨,我也是在所不惜,不为别的,只因为我的血管里面流淌的是祖先留下的中国人的血液。”
深夜,列车不断前进,除了偶尔的机车汽笛声,只有车轮撞击铁轨接头的声音,能够打破周围的一片沉寂。在旅部高级军官专用的车厢里,刘建业辗转反侧,思绪万千,竟是一时无法入眠。他索性不睡了,从行军床上起来,走到车厢接头的地方,点了一根烟,深吸了几口,看着外面的原野和繁星闪烁的夜空。
“什么时候学会一个人躲起来抽烟了”身后响起了副旅长韩应斌的陕西口音。
“什么躲起来一个人抽烟我还不是因为对时局的忧虑吗”刘建业没有转身,直接从烟盒里掏出一根,递给韩应斌。
“我知道,你是担心国家民众和军队受的损失会十分巨大,可是,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只有先用一切办法,把日本人赶出中国,然后才能再建设了,国如果没有了,那么不论如何建设,都是毫无意义的。”韩应斌点燃了烟,抽了一口,说道。
“的确如此,我也是没有任何方法,既能赶走日本人,又不让国家受到大的损失。这种想法,大概只有等到未来,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吧,至少在现在是毫无可能的。”刘建业说。
“我们作为军人,只能用自己的奋战,来努力减少这个过程里可能出现的损失了。这个时候不拼命,那还有什么拼命”韩应斌重重的吸了一口烟,说道。
“我在想,我们需要多长时间,要有多大的代价,才能赶走日本人赶走了日本人,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刘建业抬起头,看着天上的繁星,说道。
“我想时间也许会很长,代价也会很惨重巨大,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信,赶走了日本人,我们的国家肯定会很美,他会是我们真正的自己的国家。”韩应斌想了一会说道。
“对,那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国家,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国家,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国家。”刘建业虽然知道,抗战结束以后很快,抗战时期的两个盟友就又会打上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内战,但是,毕竟建立一个真正独立自主的中华民族的国家,是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都希望的。
“仲良,你今天做的那个那个演讲真得很不错,很有,看得出来,你为了对日本的战争,准备了不少时间了。”过了一会,韩应斌谈起刘建业的演说。
“我是纯粹的即兴发挥,因为,日本人实在是欺人太甚了,只要还有一点热血的人,都会对他们的行径感到愤慨,和他们不共戴天,势不两立。说到准备,我倒是真的准备了很久,在陆军大学的时候,我就经常和教育长杨先生交换对日本的看法,在地图上进行推演,筹划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还特地拜访过蒋百里先生。为此,我跟着杨先生学了两年的日文,虽说讲得还不算很地道,但是,看明白他们的文件还没有什么问题。”刘建业向韩应斌做着解释。
“那你们对战争的前景是怎么看的”韩应斌也是一个不喜内战,主张对日抗战的军官,否则,就不会在中原大战结束以后,自愿申请到炮兵学校学习,以避开内战了。
刘建业听到韩应斌的话,就把他和杨杰一起拜见蒋百里先生时候,三人对抗战的分析和看法,讲给韩应斌听,还详尽的做着解释。
“对,就是要用空间换取时间,和他们打一场决不妥协的长期抗战,直到他们最后拖不起了,只能投降。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它讲和,这话真是切合实际状况。百里公,真乃世之人杰。听说,蒋百里先生今年出版了一部书,名字叫做国防论,开篇的话就是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有时间的话真该好好拜读一下。”韩应斌听完刘建业的话,顿时感慨万千。
“那没有问题,前一段时间,百里先生就给我寄来了一本样书,我刚读完,等一会,我拿给你,那可是有亲笔签名的赠书,很难得的。”刘建业得意地自豪了一把。
“仲良,你今天亮出那个发型的时候,实话说,我都被吓了一跳。你怎么想起来的平时,你可是很注意形象,头发梳得很整齐的。”韩应斌又问起了刘建业的头发。
“这是两个考虑,一是抓紧时间,光头不需要梳理,可以节约时间;二是,万一头部受伤,可以尽快救治包扎,省去剃头发了。”刘建业是想起后世的人民解放军,上战场之前都会把头发剃掉,才这么做的。
“这个想法不错,等到有时间,我也去剃上一个光头。”韩应斌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决定效仿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