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6(1 / 2)
着的好。再说,现在我已经是这个样子了,这两套东西一出书,非得把我就是阿疯的事儿给抖出去不可,我已经够了喂,你们有没有在听好歹我就是阿疯啊怎么作者真的不如作品啊”
马上就沉浸在书中的姜冉和王怜怜已经对李亚峰的话充耳不闻了。
“也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李亚峰偷偷从乾坤袋里拿出“鸡鸣五鼓迷魂香”,手脚麻利地熏晕了王怜怜,在包厢走廊的座位上坐下,偷眼看着姜冉专注读书的神情,现在,包厢中基本上等于只有自己和姜冉两个人,龙天也会知趣的不让别人进来打扰,有什么话都好说了。
“小说我现在可没心情写什么小说。”李亚峰自嘲地苦笑一声,翻翻从王怜怜手中拿回来的那叠稿纸除了前面几页之外,全是空白。
显然,为了自己的爱情,李亚峰并不吝惜多动动脑子,也不在乎手段是不是光明要不是碍着姜冉,李亚峰没准儿会硬把王怜怜摔出去的。
“对着你的时候我说不出话来,可我的笔总还有用吧不管怎么说,我也是获千秋文学奖的著名作家来着。”
李亚峰为自己的设计微笑起来姜冉手中拿着的悼尾生或许的确是本散文集子,但要说它是情书选集似乎也没什么错误。
列车飞速驶动,车窗外掠过田野、山丘和湖泊,天渐渐黑了。
当姜冉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李亚峰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轻轻一纵,跳到了姜冉对面的上铺坐了下来。
“写的怎么样”
“小怜呢睡了”
“睡了,她睡了,嗯我让她睡的我不叫她她不会醒的我是说”李亚峰又开始语无伦次了。
姜冉在看完第一页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本什么悼尾生是专门写给她的了,但不得不说李亚峰,也就是阿疯的文笔的确让姜冉这个“阿疯书友会会长”无法拒绝,她居然一口气看完了。
“阿疯的文笔很有才气,是我读到的作家中最好的一个。”姜冉没有继续追问王怜怜到底怎么样了,深吸了一口气,开始点评,“我喜欢阿疯的散文,尤其是前些日子刚出版的那一本,比起那本来,这本的水准明显不如。”
“啊”李亚峰傻了,几个月前出版的把历史强奸一下只不过是自己的游戏之作,而悼尾生才真的是下了苦功啊。
“不过”姜冉接着说了下去,“不过,我还是更喜欢这本悼尾生,因为”
姜冉顿了顿,“因为这本散文集是阿疯真正用心、甚至用血写出来的比如这一段”
姜冉用手指着读了出来:
“那么,千年沉默之后莫非仍是千年的沉默,而尾生只是那一个尾生梦中的你想点醒我的,莫非只是这信笔的结果迷失于唐诗宋词中婉转的句子与尾生的故事,还是紧抱桥墩尾生啊尾生你归彼大荒而留于我梦中的是那一种惶恐
“连理千枝,相思一叶。
“毕竟随风何处
“我不懂。
“对于尾生生命大概只是一种道具,在时间面前他藉着道具的软弱而变得强大,强大得超越了时间。他的死亡对于他或许是一种幸福,而对于爱情却应该是一种凄绝悲哀的美丽
“永远,我等。”
姜冉笑了,“亚峰,有没有人告诉过你,你真的很不会写情书”
“我我我这是第一次写”被姜冉突然间的问话搞懵了的李亚峰讪讪地回答,忽然觉得自己写的这些东西似乎的确在那种被称作“情书”的文体中很少见。
“我没接到过情书,但小怜收到过不少,她都给我看过。”姜冉眼中的笑意更浓了,“那些情书的文笔没有你一半好,但至少说话都比你清楚。”
“不是姜冉你、你明白”狼狈的李亚峰恨不得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
“是的。我明白。”姜冉叹了口气,“就是因为我明白,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在读到连理千枝,相思一叶的时候我就被感动了”
“姜冉”李亚峰有些激动。
“你告诉过我,你就是阿疯”姜冉一惊,赶紧抬头看着李亚峰,仿佛要防备李亚峰像上次那样扑过来似的,接着说,“我相信你说的话。真的,我很佩服你的才气”
“不过这说明不了什么。”姜冉把话补完,“亚峰,我也很感激你对我爷爷,还有对我的帮助,当然你可能不在乎这个,但我还是要说,是,我很感激。但这依然说明不了什么。甚至我很荣幸,也很高兴你你能对我另眼相看”
“可是这还是说明不了什么。”姜冉轻轻蹙起了眉头,“亚峰,你知道吗我一直很羡慕小怜,她有很多的仰慕者,也有不少好朋友,甚至是哥们儿,而我一直以来,什么都没有。所以,在你突然闯入我的生活的时候,我很高兴,我以为自己终于有了一个好朋友了,我也很愿意做你的好朋友,尤其是在你还只是李亚峰的那个时候”
“你听我说,亚峰。”见李亚峰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要说话,姜冉抢着说,“你知道,有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强求的,就像你是李亚峰,是阿疯,是小祖师,是妖认识妖怪,而我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姜冉一样。其实我已经说过了,你的世界太广太阔,我真的没有办法想象”
“我不是妖怪。”
姜冉惊讶地望着李亚峰,李亚峰的这句话说的很平静,就像是在叙述一件平平无奇的事实,而目光却透出了无比的坚定。
“冉,我不是妖怪。”似乎决定了什么,李亚峰斩钉截铁地说着,“如果我不是妖怪,你能接受我吗”
“亚峰”姜冉有些不知所措。
“为了你,我愿意成仙。”
“成仙”姜冉差点儿晕倒。
“是的,我愿意为你成仙。”李亚峰不容置疑的肯定。
就在李亚峰说出这句话让姜冉如坠五里雾中的时候,隔壁包厢中,龙天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姜冉,还记得我曾经在祢家做过一次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