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1 / 2)
,走到叶皖身旁,看着叶皖。
那小姑娘低低地说了句:“老板,这位先生说是会做玉器,想问问咱们招不招人。”
那人一挥手:“我听到了。你去做事吧。”小姑娘哧溜一声溜回柜台。
叶皖闻到一股浓烈的酒气,不由得揉了揉了鼻子。那人静静地站在叶皖面前,很无礼地盯着叶皖的眼睛。叶皖抬起头,不知道这人要做什么,凝神静气,与他对视起来。
“哈哈哈”那人朝天打了个哈哈,一把捏住叶皖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叶皖。”
“哦,你会做什么”
“我只会雕玉石,不会做玉器。”
“上来。”
叶皖跟着那人踏着木楼梯上了二楼。
二楼是一间大的开放式房间,足有三十多平米,当间是一张巨大的木工作台,乱扔着十几块玉石和几把大小不等的雕刀、手动切刀,上空一左一右各悬吊着一个带罩的可伸缩小无影灯。工作台边上有一张圆型饭桌,桌上扔了几本画册,一只烟灰缸,几个杯盘里还有剩菜,一瓶沙河特曲喝得见了底,很狼藉。朝南的墙角放了张床,床上的被子也没叠,乱糟糟地堆着,床边放着一张书桌,摆了一台电脑,显示器还在开着,几条热带鱼游得正欢。
这老板恐怕是以店为家,而且是单身汉。
叶皖正在胡思乱想,那人一指工作台:“你自己挑石头,想雕什么就雕什么,一小时”。说罢那人也不等叶皖回答转身又下了楼。
叶皖看着桌上的一堆玉石,有白的、有碧的、有青的、有黄的,也不认识,挑来挑去不知道该挑那个,又去想雕什么东西,突然想到小满的话,就想给小满雕个东西,算了算小满,应该属猴。
看了看桌面有四五块黄玉,大小不等,色泽不一,也不懂好坏,伸手拿过一块,看看颜色像蜂蜜一般,便掂在手中,转身又去找雕刀。
有了玉,雕刀自然好选,叶皖指力和雕功都是上乘,随便挑了一把重量适中,趁手的雕刀,先在心里构思了图,比划了几下,找准下刀的位置,左手捏紧玉石,右手运刀如飞,不过十来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猴子出现在手中。
叶皖望着小黄猴儿,想着小满看到的模样,嘴角不禁带着笑意,又用刀修整了一番,将明显的刀痕处理圆润,又看到一旁放着几张细砂纸,拿起一张轻轻地打了一遍,这才放在掌中细细欣赏起来。
小黄猴儿一腿前伸,一腿微屈,瞪着眼睛,卷着尾巴,右手回勾,在怀里挟着一枚桃子,左手抓在腮边,仿佛喜不自胜,又有点得意洋洋,神情姿态无不活灵活现。
叶皖心里一动,打开了无影灯,在灯光下小黄猴儿浑身无一暇疵,温润中透着晶亮。
楼梯一响,那人走了上来,看着叶皖手里的小猴,下意识地抬腕看了看手表,还没到40分钟。
叶皖站起身来,将手中的小黄猴儿递给那人,说:“老板,你看这个,还成么”
那人默不作声,用两根手指捏住小猴,在灯下看了十来分钟,“啪”地一声关了灯,面上却露出了惊喜交加的神情。
二十四 成功签约
他一把将叶皖强行拉到椅子上,问道:“你叫”
“叶皖。”
“哦,对对,瞧我这记性。叶皖,你以前在哪里做过”
“我是从武当山来的,以前在家里雕过竹根,从没雕过玉石。”
那人的意思,原本是问叶皖在哪家玉器行做过事,叶皖却老老实实地交了底。
听到叶皖说的话,那人明显一楞,重重地拍了拍叶皖的肩膀:“天才啊你来我们润玉斋,我老候不会亏待你,一个月3000,不,5000,你看怎么样”
叶皖对钱还没有多大概念,正在想着5000块能不能养活小满,那人见叶皖沉吟不语,又加了一句:“你每个月只需要做十件,多做一件给你加500块。”
叶皖听到老板的话,不再犹豫,说道:“老板,我答应。”
“哈哈,那么你带身份证了么带的话我们今天就签合同。”
提到身份证,叶皖这才想起来下山前村里组织照过一次照片,说是14周岁以上都可以办身份证,结果叶皖也去照了,但现在身份证还没到手。
“老板,我没有身份证。”
看着老板惊异怀疑的目光,叶皖又解释道:“我才15岁,年前刚刚从家里出来打工,村里给办身份证,还没拿到手。”
原来这样,那就没多大问题了,老板看着叶皖的体格,真有点怀疑这个少年是不是只有十五岁。
顺利和老板签了用人合同,并且支了500元生活费后,叶皖知道了老板名叫候文东,是湖南人,早年出来闯荡,学了一身识玉、琢玉的功夫,攒下一笔钱,最后在深圳养老,开了这个店。
按规矩,店里不能用来历不明的人,更不应该没有上班就预支工钱,但是候文东看着叶皖的眼睛,凭着多年识人的感觉,对叶皖特别相信,也就很爽快的掏了钱。并交待叶皖明天一早来上班。
叶皖走到门口,突然想起那只小黄猴儿,对候文东说:“老板,我想问您买件东西。”
“哦”候文东倒是没料到叶皖刚刚拿了500块钱就反过来要买他的东西,有了点兴趣:“小叶,你要买什么啊”
“嗯,就是刚刚雕的小黄猴儿。”
候文东一楞,两眼死死盯着叶皖,想了半天,问了一句:“你识玉么”
叶皖摇摇头,候文东看着叶皖的表情不似作伪,自失地一笑:“你要买小黄猴做什么用啊”
“刚刚你要我随便雕一件,我就想到了我弟我妹妹一直想要我给他雕个东西,所以就雕了这只小黄猴。我想买下来送给她。”
原来是这样。“哈哈,小叶啊,这只小黄猴儿你买不起。这样吧,哥哥为你留着。你要是在这干足一个月,我就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