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9(1 / 2)
刘备同意,将军中本就不多的战马连上次一起“抢”来的,通通还给了吕布。
吕布引军撤退,就在众人松了口气的时候。当夜,吕布奇兵天将,在曹豹的帮助下,夺取了徐州南门,二万骑兵一起杀入徐州。
藏霸、郝萌分别取了北门和东门,刘备节节败退,关羽、张燕奋勇杀敌,奈何对方实力实在强大,最终未能力挽狂澜,徐州落陷。
张燕誓死断后,这才保住了刘备家小。
一干人等,向西方逃离徐州。
吕布得徐州后,立刻分兵四路收服徐州全境。
吕布坐镇徐州,有两大隐患。其一、兖州曹操、其二、淮南孙灿。
如今曹操养精蓄锐,唯一所顾者,唯孙灿一人。
于是,陈宫出谋,遣使者入荆州和刘表结攻守之盟,并且驻兵淮河北岸,意图南下。
攻守之盟也就是互助盟约,比方说,孙灿攻打刘表,吕布将会无条件的出兵孙灿,助刘表减轻压力。反之,也一样,孙灿若是攻打吕布,刘表也将无条件的出兵孙灿,助刘表减轻压力。
第十部 三足鼎立 第九章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寿春官邸,议事厅。
吕布意图南下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荀的耳中。
寿春目前仅有的大将华雄焦急的说道:“文若先生,子静先生刚刚去支援主公,赶快派快马请子静先生回来,主持大局。再请主公回军吧,不然,吕布可能就要打过来了。”他常年在跟随吕布,对吕布的实力有一种莫名的惧意,尤其是现在,寿春只有五千不到的兵马,而吕布却收编和刘备的残兵,兵力扩充至四万,实力过于悬殊。
敌众我寡,顿时让华雄失去了分寸。
荀做在上首看着淮南的地图,没有理会华雄。在他眼中吕布不过就是土鸡瓦犬不能鸣吠,无用之物也,不值得一提,倒是李儒、陈宫还有两下子,不得不防。
荀暗自思索:“李儒、陈宫都是智谋之士,应该不会如此心急。吕布以不正当的方法夺得了徐州,依照常例应该以稳定内部开始,而非立刻作出与我军为敌的不智之举。莫非他们另有图谋
他们暂时只是屯兵,而非奇袭我军淮南,足以说明对方并不愿意和我军做殊死一战,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主公回军。“
“主公回军,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荀暗自低语说道。
思路千会百转,正在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而过,“难不成他想和刘表结盟”
荀眉宇间露出一丝焦色,随即又平静下来,“应该就是这样了,对方先迫使我军回师,然后在让使者说服刘表,与之结盟。有前车之鉴,证明结盟对其有好处,刘表一定会跟吕布结为攻守之盟,到时候宛城有贾文和,徐州有李儒、陈宫,豫州亦有曹操大军,到时候三方牵制,我军将难以发展。”
“绝对不能允许此事发生。”荀告诫自己。
又思索了一会儿,即刻修书一封,他道:“来人,将这封书信交于主公,让他安心会战,并告诉他只要有荀在一天,寿春决不会失,他就可在外安心征战。”
“可是对方实力是我军的八倍啊”华雄还是觉得对方势大,不可硬碰。
“八倍又如何他们不会贸然进攻,我们时间充裕,不必顾虑。”顿了一顿,荀带着华雄,以不屑的口吻说道:“难不成将军年岁见长,胆子却小。视吕布为猛虎,当听其名,就要抖上三抖”
谴将不如激将。
听了荀的讥讽,华雄立刻怒发冲冠,高声喝道:“谁怕了,吕布又有何惧。若他敢来,本将军一定和他一较长短。”
“将军豪气,荀望尘莫及。吕布乃有勇无谋之辈,于起较量,重在斗智,而非斗力。将军若有心为主公出力,可领三千人马在乌江港驻防,以铁索横江,箭枝御敌,可阻敌军于淮河之上。乌江港若失,则淮南危矣。若乌江港得保,则我军必胜。如今,胜败存亡,全在将军一人身上,请将军严守乌江港,助主公守住这得来不易的基业。”
说着,荀恭敬的给华雄行了一个大礼。
华雄连忙扶助荀,肃然道:“文若先生放心,雄至汜水关外,蒙受主公大恩。此番正是舍命以报之时。华雄在,乌江港即在,华雄纵亡,乌江港亦不能亡。”
华雄对华雄深深一礼,告辞而去。
荀回到案桌,又写了两封急信,一封是给巢湖周瑜,让他立刻率领水师,由女山湖过浍河至夏丘登陆,威胁徐州彭城。
另一封写给汝南陈刘辟,让他召集万余原先才身为黄巾贼的农夫,穿上战甲,拿起兵器,以一天十里的行军速度,向徐州赶去。
一切事情处理完毕,才刚松了口气,就拿起地图仔细琢磨起来,思索还有什么好的计策,或者原先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迷迷糊糊间,突然一阵清凉的感觉,从孙灿的屁股上才传来。
孙灿低呼了一声,清醒了过来,知道有人在为自己上药,回头看了一眼,这才发现为自己上药的人竟是亚父刘华。
立刻欣喜的叫了一声“亚父”刚想转身,立刻又缩了回去,因为伤太重,已包扎起来了,怎么敢胡乱移动。
于是,便让他坐到身边来。
孙灿说道:“你老人家怎么到这儿来了”
原来,孙灿在出发前对宛城之战是信心百倍,认为对方在厉害只要自己出动伏兵,就可以轻易拿下宛城。
于是,就让年纪较大的刘华在淮南享福,自己出领着郭嘉、高顺、徐晃等一干文武大臣,征讨南阳,却没有想到会败的如此彻底。
刘华叹道:“得到灿而的战报,为父岂能不来。”
孙灿脸色顿时黯然下来,先前和义父想见的喜悦,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懊恼,悔恨以及沮丧,还有一丝对贾诩的惧怕。
刘华再次叹声道:“贾文和岂是非等闲之辈,此人最擅洞悉人心,其出策时处处揣摩敌将心机,每每都以人心的薄弱之处,算计对手。可谓是有心算无心,灿儿不必太过自责。”
孙灿强忍着泪水,哏咽道:“怎么可能不自责都是我,都是我,若非我愚笨中了贾诩的计策,那五千条生命岂会就这样白白葬送若非我太过自傲,不听奉孝退兵之良言,又怎么会有如此惨败。”
虽然,在人前孙灿表现出了令人叹服的强者之态,但此刻在他义父兼恩师面前,还是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