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1(1 / 2)
几倍。可是,万一首战失利的话,那士气将会下降到最低端。这也就是最大的弊端。
只要首战失利,那就会满盘皆输。
因此,这第一战,绝对不能输。
自从宜阳县被黄巾军占领以后,这里的一切都与外界隔绝了。谁也无法探到里面究竟有多少的粮食,多少士兵。
在宜阳县的府衙里,一个高瘦的青年正瞪着案板上的地图,细细观研,脸上时不时露出一阵喜悦的笑容。
这时,一个头带黄巾的士兵快步走了进来,恭敬望了案上的青年一眼,说道:“少帅,昏君刘宏已经派了太傅孙哲的公子孙灿,领着一万士兵,向宜阳这边开来。”
原来此人就是张角的义子,黄巾军的少帅张云。
张云身长七尺,面白似玉,目若朗星,细眉长须,再加上一身素银的盔甲,看起来英姿飒爽,精神非凡
张云原本是一个没名没姓的孤儿,他的父母都死在了饥荒、瘟疫之中。在一次偶然的意外下,遇到了正是落魄书生的张角。张角见张云可怜,而他自己又正好缺少一位书童,就收留了他,让帮自己磨墨,干活,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张云。
谁知这张云天性聪慧,乖巧非常,十分讨人喜欢。后来,张角得到了太平要术,高兴几天都何不拢眼,一心想着用它来挣大钱。
可是,张云却道:“这书既然是得自神仙传授,就表示老爷是天命所归,应该继承大统。”其实,当时张云才不过是十一、二岁的年纪,哪里知道什么是大统,什么是天命所归。他能说出这番话完全是因为隔壁有个说书的老汉,经常说一切神话所致。说了很多什么什么太皇古帝轩辕,得天赐什么的宝物,什么天命所归啊一类的。
可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张角本来就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听到张云的话后立刻就改变了自己的无知想法,马上召集张宝、张梁两位兄弟商议起来。
事情商议好后,张角立刻就奖赏了张云,收他为义子。同时,还让他去颖川跟随大儒学习。而自己则四处宣传太平道教。
张云便在颖川拜得名师,学得兵法韬略,同时也认识了许多颖川的学子。
十年后,张角起义,招张云商议大事。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张云正是在赶往邺郡的路上,遭到了焦三的杀害。
可是,如今焦三以死,张云就理所当然的安全抵达邺郡,并被张角命为扬州方面黄巾教众的首领。
张云不似其他首领,他深通军略,知道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就先在寿春立足,专心训练起了一支精锐之师。可是队伍还未训练多久,张云便收到了张角的求救信。
张云大急,立刻挥军北上,路上他觉得自己如此行军,即便到达广宗也不一定可以以疲惫之师战胜士气正旺的朱隽、皇甫嵩、卢植等待命的大军。
于是,他就想出了奇袭宜阳,详攻洛阳的计策。原本,他以为一定可以诱皇甫嵩等人回朝驻防,却不曾想过,对方居然识破了他的计策,并且还以清疆之策,让他失去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
在同一时间,军队的粮草也遭到了告急。
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得知朝廷派了军队前来镇压。
他认为这领军之人一定是出清疆之策的人,知道他不好对付,于是就费劲心思,设计出了一连串的计策。结果才是开头的一个简单的诱敌诈败之计,就让领军的袁绍中了招。
损兵折将不说,还为张云送上了可口的粮食。
张云本可以杀了袁绍,但他觉得一个活的袁绍比死袁绍更有用处,他想让袁绍回洛阳告诉皇帝,他有多么多么厉害,希望皇帝可以下旨召皇甫嵩、卢植回军。
可是,朝廷只是再次派了三个人过来,他还是依照自己的想法,在抢夺了粮食后,就故意将袁术三人放了。
没想到朝廷再一次派了大军过来。
张云无奈的笑了笑,道:“又一个给我们送粮食的人来了,看来这个刘宏还真不死心啊,既然如此,我们就给他来个狠的。”刘宏的三次派兵,终于惹起了他的怒气,打算让孙灿的大军全军覆没。
不过,纵然如此,他还是很冷静的问道:“对方军队的行军速度如何每次下寨的地点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章法”
“对方的行军速度很快,比上次的袁绍行军速度还快一些。每次下寨的地点都不一样,有时河边,有时凹地,有时陡坡,应该是随着性子来的,并没有什么固定的章法。”
“哼,原来又是一个依靠身份起家的无能之辈,大汉王朝有此等蠢材岂能不亡。”张云眼中闪过一丝的嘲笑和嫉妒,他真的很羡慕这些氏族子弟,走到哪里都是焦点。无论什么时候都只有欺负别人的份。
此刻,他最想看到的就是孙灿向他下跪求饶的情景。
“来人,传令下去,监视敌军的一举一动,如有异常,火速来报。在命张牛角在刀子岗引敌,黄鹤、宋刚潜伏在河洛坡左右,等对方入网。除敌方主帅外,一律杀无涉。”张云很严肃的下达着命令。
“还有,去副帐请郭先生来,不久就让他见识一下,我黄巾军的神威,让他知道苍天以死,黄巾当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张云又叫住了传令兵说了一句莫名的话。
第七部 诸侯混战 第三十五章 奇袭夏口
大军南下,行了六天,就已经走大半路程了。
路上没有一个行人,一个百姓。
皆因孙灿所出的清疆之策。这里的地方官员早就已经依照皇命,将附近的百姓全部迁移走了。
因此,只要这里出现一个人影,那么这人十有就是敌方暗哨。
随着大军的渐渐深入,一股沉闷的气息,回荡在无人的官道上。
“将军”高顺快马从队伍的后方赶上,自从孙灿率军从洛阳出发后,高顺就对他一直以将军相称。孙灿虽然有些不习惯而百般劝说,但是高顺却是一根肠子直到低,怎么劝也没有用。最后也只好随着他了。
“怎么,高大哥有事吗”孙灿听了高顺的叫喊,立刻就作出了回应。
“最近附近多出了一些可疑的人物,看来对方已经将我们的一举一动都看在了眼里。”高顺武艺高强,谨慎心细,已经察觉出了周围的不寻常。
“恩”孙灿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也有这种感觉,让士兵们谨慎一些,安营的地方也不要再选得太差了,可以守就行了,随军粮草一定要保护好。”
“是,末将知道。”高顺双手抱拳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