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1 / 2)
一千的军士,无精打采的回到了宛城,走进议事厅。
张绣见到贾诩,沮丧的说道:“文和先生,我军六次遭到伏击,三万大军仅剩千余。如今形势应当如何是好”
贾诩浑身剧震,他原本以为张绣再惨也不过是惨败而已,万万想不到对方竟然一战就将三万名震天下的西凉骑兵杀败,而且竟只有不到一千人安然回来,当下骇然道:“对方究竟如何设伏,竟让我军损失如此巨大。”
张绣将孙灿的六路伏兵,详细的说了一遍。
贾诩暗叹:“对方将我们的行动,全部都计划在内,一步不差。与之为敌,将来必将死无葬身之所,还投降为妙。如此,不但对张将军好,对于我也有莫大的好处。”
顾念至此,他劝说道:“孙灿胸才伟略,世间少有,乃世之明主。得天下者,将来必是孙灿无疑。此刻,我们已经无力与他对抗,不如归降,跟随孙灿,助其打天下。为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张绣听了略微有些心动,但又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孙灿杀了我叔父,若降他,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贾诩心中暗笑,张绣是什么人,他那有不清楚的道理,什么怕天下人耻笑,无非就是因为曾经三次打败孙灿,怕孙灿容不下他而已,当即道:“战场之上,死伤再所难免。张济大人之死,乃天意所为,岂能怪罪他人孙灿气度宏大,与当年的齐桓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会因为先前三败而嫉恨于心。”
张绣熟读春秋,知道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年重用差点将他射死的仇敌管仲,后更册封他为“仲父”,而管仲也感其恩,施展惊世之才,助齐桓公成就不世霸业。
此举在中华史上,是不计前贤,爱才,敬才的典范。
张绣见贾诩如此说孙灿,心中大定,道:“就按照先生的意思办吧。”
雉县县衙,议事厅。
完成任务的众将依次交令。
惟有徐晃歉声道:“主公,晃为能完成任务,请主公责罚。”
原来,孙灿的最后一路伏兵用的是请君入瓮之法。经过长时间逃窜、撕杀,孙灿他们料到如果张绣未擒,一定会去附近最大的县城雉县休息。
因此,就让徐晃来劝降,准备让张绣自投罗网。不过,雉县首将是个老顽固,誓死不降。徐晃只好强攻,虽破了雉县,但也花费了许多时间。
雉县城前一片混乱,血迹,巨石、滚木横七竖八的倒在战场上,来不及收拾。
徐晃只好自作主张,将伏兵设在城外。
虽然,打了张绣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却没有擒得张绣。
孙灿早已明白事情经过,不罚反赏,褒奖道:“公明此次做的很好,所谓将再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如果,不能将兵法活用,只会损兵折将,陷入绝地。诸位切记,日后若有更好的计策,或者形势有变。诸位可依照形势,自行决断。若有理,即便失败,灿也绝不责罚。我孙灿需要有头有脑的人为大将,决非不晓变化,纸上谈兵之人。”
众将称是。
接着,孙灿将所有立功的战士都褒奖了一遍,随即,下令兵发宛城。
“等等”刘华制止了孙灿的行动,说道:“灿儿,此刻兵发宛城决非上策,应当出其不意,趁刘表没有反应过来,兵分四路,将宛城附近所有城县一一占据。至于宛城,相信此刻已经在灿儿手中,只需要前去接收即可。”
对于张绣和贾诩的了解,在场的谁也不及他。张绣胆小,当年曹操睡了他的婶娘,让他颜面扫地,到最后他还是忍气吞声的归降了曹操。更何况是现在至于贾诩那就更放心了,此人眼光毒辣,怎能分辨不出,当前的形势
孙灿问道:“亚父,就那么肯定张绣会降”
刘华点头,坚定道:“老夫可用人头担保。”
孙灿点头立刻命徐晃、张飞、张辽、赵云、分兵四路,攻打宛城以北所有城县。自己则领高顺、樊武、许褚等将收复宛城以南的城县,为保万一,他还是让智勇兼备的李通,看守着宛城。
全军趁夜出发,五路大军六日内一口气连克苑县、西鄂、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阴县、筑阳、山都、安众、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二十五县。
荆州上下大震,当刘表反应过来,遣兵镇守之时,以有大片疆土落入孙灿之手。
孙灿回军宛城,正如亚父刘华之言,太守张绣及时的交出授印,开城投降。
顷刻间,南阳郡三十六县,就有二十六县落入孙灿之手。
第六部 再战荆襄 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秦始皇雄滔伟略,世之无双,一统六国,可谓恒古第一帝。
可惜,为人暴虐,不尊民心,以法来治天下。以至,秦法苛刻,死、肉刑、徒、笞、耐刑、迁刑、赀刑、废刑、谇刑等刑法,样样残不忍睹。
因此,大秦才立二世,就亡。
而高祖并无始皇雄才,却以民为本。因此,大汉立国四百余年,虽饱经风霜,却一直屹立不倒。
民心之重要,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
不过。孙灿和高祖一样,以民为本。
宛城经过孙灿四载治理,民心所向。虽孙灿离开以有数载,但是宛城百姓依旧对他感恩戴德。
此番,孙灿重回宛城,城中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站于街道两旁,迎接孙灿的到来。
郭嘉左观右望,见百姓如此,爱戴孙灿,心中高兴之极,连忙庆幸自己投得民主。他在孙灿身后,说道:“主公,没想到今时今日,在宛城还有如此多的百姓爱戴你。”
孙灿跟郭嘉一样,很是高兴,说道:“是啊我也想不到。此刻见他们如此爱戴,心里真的很是高兴,只恨当年,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太少了。”他微笑着,跟附近的百姓打着招呼。
来到府衙外,贾诩等大小官员,依次在府衙前迎接。
孙灿下马快步来到贾诩面前,说道:“文和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贾诩微微点头,说道:“事事如棋,变幻莫测。惟有真英雄方可看清时势,惜日,贾诩不明事理,竟妄自与大人为敌。今日再见,贾诩万分汗颜。”
赞美之言,随都会说,向贾诩说的这么高明的却是少之又少。
是人都喜欢听奉承之语,孙灿也不例外。
真正的区别在于怎么对待,聪明之人,一笑而过。愚昧之人,却得意洋洋,牢记在心。
孙灿听贾诩从侧面夸他是真英雄心头不由一乐,笑道:“小人,英雄只在一念之间。稍微不得当,小人亦是英雄,英雄亦是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