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7(1 / 2)
,各个都有着不逊于樊氏一族的能力,而且对孙灿忠心不二,不和任何士兵打交道。
张绣的细作只是知道有人被乱棍打出,确不知到底是谁。
因此,张绣佩服的说道:“久闻刘大人乃刘荆州麾下第一猛将,果然名不虚传,竟然能从高手如云的孙灿军中逃离,不简单,实在是不简单啊”
刘磐被称赞的羞愧难当,连连转移话题。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杀机,他一点也不相信孙灿会连一个俘虏都看管不好,就算他真的是逃出来的,那么也是孙灿故意为之,暗道:“孙灿此人潜力无限,日前,他的心思,我一览无余,可是前几天却无法猜透他的想法,若非及时用刘磐来试探。中计之人,很可能就是我自己。如今,他的心思更加缜密,更加难以揣摩,他放出刘磐,必有用意,我绝对不能将刘磐这个危险留在身旁。”
交谈了一会儿,贾诩就告辞离去,准备着手刺杀刘磐。
可是明天一走出府衙回到了家,他立刻就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从他家到府衙只不过短短的盏茶时间。
可在这盏茶时间里,贾诩耳中就听到了近十名百姓在谈论刘磐一事。
贾诩瞬间表白了过来,每每算计别人的他,竟然被算计了。抓了一辈子的兔子,他这只老狐狸终于被兔子咬了一口。
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自恃过高,认为一身只有算计别人的他,突然间被人算计,内心不由一阵恐惧。
他怕死,正因为他怕死。所以,无论对方是什么人,只要站在敌对的一面,他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将他毁去。哪怕付出再多,牺牲再多人,他也毫不在意。
他关上一切门窗,一个人在黑暗中静静的想着。此刻,在他的眼中黑暗是最安全,最没有危险的地方。
“此时此刻,我军只要死守,就一定可以取得胜利。孙灿想要打败我军,绝对不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诱我军出击。”
黑暗中,贾诩双眼一亮,道:“对了,孙灿知道我军不出城迎战,刻意让刘磐入宛城,让他以同盟援军的身份商议正事。
刘磐好战,一定会劝说张绣出战。张绣原来只有我一人出计,他自然听我的,但此刻多了一个人,一个身份非同一般的人,那么张绣一定不会完完全全在按照我的想法行事,到时候孙灿就有机会克敌制胜。
嘿嘿孙灿,你军中确有能人,但你太低估我在张绣心中的地位。
到是快陷入前后夹击的你,我看你如何应对当前的局面。“
到底是贾诩毒辣一分,还是郭嘉计高一筹,请看下章。
第六部 再战荆襄 第十三章 张绣出兵
宛城官邸,议事厅。
刚刚从城墙上,巡视回来的刘磐,忍不住对张绣说道:“张将军,对方已经在城下叫骂了两日,嚣张非常。将军避而不战,使得宛城守军天天遭骂,士气大减。在如此下去,宛城不战便因为士气的关系而败了。
此刻正是与敌交战,鼓舞士气的大好时机,为何还不出战”
张绣微笑的解释道:“文和先生说此刻决非出战的最佳时机,敌将勇悍,赵云、张飞、许褚人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勇,若出战必为其所败。如此,不士气受到伤害,还会损耗兵力。与其出战被对方击败,不如静观其变,等待时机,再谋求破敌之法。”
刘磐性格刚烈,但并非无谋之人,兵法韬略,也自知甚详。坚守待变、伺机出击次道理他还是明白的,只是城中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所孙灿与张绣结盟,一起对付刘表的流言蜚语,让他不得不为之担忧也就特地过来,探探口风,说道:“孙灿小儿假仁假义,三番四次犯我荆州。此人野心颇大,将军切勿被其表面所欺骗,做出悔恨终身的事情,到时后悔晚矣。”
张绣面上出现一丝冷汗,心道:“文和先生说的果然不差,刘表果然对自己忌惮了起来。”当即,大义凛然的赞同道:“孙灿小儿曾在战场上,令其麾下大将徐晃,杀我叔父张济。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
今日,能和刘荆州结盟,一起对付孙灿小儿,不甚欢喜。诚然,孙灿确实是文武全才,世间少有,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对付孙灿,何愁孙灿不破。”
刘磐听了张绣的话,放心的点了点头,也就不在说出兵一事,对于他的结盟之心,也有了新的认可。
不过,这个认可,并没有维持很长时间。
这天,也就是孙灿无条件下令撤退的那一天。
“太好了,孙灿小儿终于安耐不住,撤军了。张绣将军,此刻正是出兵的大好时机,快快出兵吧”刘磐急于打败孙灿,非常关心战事,每日都要至城墙上窥视孙灿军营。
这日,他发现孙灿军营中那些防守的极其严密的军营,突然变得懒散、混乱,顿时明白对方已经在前前后后的收拾行装,装备撤军,当即大喜,立刻掣马向张绣说出自己看到的一切,急忙劝他出兵。
“果有此事,那好传令下去,传令三军立刻出兵。”张绣高声传令,脸上全是欢喜之色,孙灿是当世之英豪,名扬四海,若他在此刻大破孙灿大军,那么他的名声一定会盖过孙灿。
届时,文臣武将相继来投,列土封王,还怕没有自己这一份吗
贾诩暗叫“不好”连忙制止道:“张将军不可,孙灿军退的蹊跷,恐怕有诈。”
张绣打了个激灵,暗道:“若真有诈,其不将他麾下将士推入死地”想着,有些为难的看着刘磐。
刘磐此刻哪里能顾得上那么多,这是他最后一次立功的机会,如果在不战的话,等待他的将是军法的严惩,当即抗辩道:“文和先生,太过胆小,多疑。如今局势明了,对方撤军,正是追击立功,名扬天下的大好机会,将军切勿错失良机。”
张绣看了贾诩又看了看刘磐,顿时左右为难。刘磐的话也有道理,而且他这个人自己暂时惹不起,可贾诩又是每言必重,不能不听。
说实在他心里也想追击孙灿,只要打败孙灿,他就有了名声,有名声自然会有势力,随即投奔天下最大的诸侯,列土封王。
这就是他的梦想,不过他知道以他现在的名望,当一个诸侯都不能自给自足。列土封王更是想都别想的事情,除非他有出色的战绩,让人信服。而眼前正好有一个可以让他名望大增的机会。
战,还是不战,在他脑中徘徊。
贾诩作为一个谋士,他是相当尽责的,虽然他不是真心投奔张绣,知道他不是位名主,但是只要他在张绣麾下一日,他就会很有原则的为自己的主家,尽心尽力,出好每一个计策,即便对方是自己认定的明主,他也不会有任何的留情。
他知道张绣有些意动了,立刻劝道:“将军试想一下,孙灿何等人也,为何平白无故的撤退,难不成向来多智的他,在这件事情上糊涂了”
张绣认为有理,微微点了点头。
刘磐急道:“文和先生,有所不知,吕布已经和我军结盟,互不侵犯。并约定攻打淮南一地,前几日,孙灿急于攻城,想必正是因为得到吕布侵犯的消息,才急着和我军一战。而此刻,显然已经到达了孙灿的极限,时间紧迫,他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所以打算无声无息的撤离。
如此良机,不好好把握,实在太可惜了。”
张绣又点了点头,刘磐的话并非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