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三国王者 > 分节阅读 63

分节阅读 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还是决定一计不用,老实的退出荆州。南阳一郡,此刻在孙灿的眼里实在不算什么他知道此刻最希望自己父母长寿的不是自己,而是刘表。自己的父母此刻就是刘表的护身符,只有自己的父母不死,刘表才能确保自己的安危。

父母双亲在刘表手上的绝对安全的,但如果自己贸然救援,很可能就会逼的刘表狗急跳墙,作出玉石俱焚的事情。

在没有绝对把握的情况下,此刻的孙灿绝对不会在贸然行动。一但行动,不说成功率高达十成,至少也要达到九成半。

只有如此,方才能施行救援。救援之后,也就是孙灿兵发荆州之刻。

大军退回了宛城。太守府,孙灿秘密招来徐晃,对其道:“公明,你立刻在军中挑选两百名精锐,忠义之士,分别潜伏于宛城和邓县,让他们乔装百姓,在这两地生活下来。”

徐晃不解,既然要走,为何还要留下两百精锐好奇问道:“主公这是为何”

孙灿淡淡的说道:“因为我们还会回来的。”

徐晃明白了过来,领命而去。

随后,又招来刘华,对他说道:“亚父,您老立刻遣人去长安,将王越、史阿等人给我请来。”

刘华看着孙灿质疑道:“灿儿是想让王越、史阿他们救博渊夫妇可王越好官,心术不纯,值得信吗”

孙灿自信的说道:“就是因为心术不纯,才值得信。只要我们抓住其弱点,威逼利诱,不容他不就范。”

刘华心中一叹,没有心机的孙灿本来就已经非常厉害,此刻学会用心机的他,也许只有曹操能和他一拼了吧灿儿积极开拓领地,一方面是为了壮大自己,平定天下,更主要的还是为了麻痹刘表。

刘表你这块磨刀石,总有一天会为你自己磨出灿儿的锋芒而感到后悔的。

此刻,谁也不知刘表才是真正是无辜者,当刘表后悔的时候,他已经被孙灿送上了断头台。

第五部 荆襄争霸 第五章 募民屯田

初平元年庚午,公元一九零年八月。

孙灿撤回了征讨荆州之兵,次日,便发招降书,以周仓、许靖为使,前往汝南劝说刘辟、龚都归降。

前车之鉴,周仓本是伏牛山山贼,孙灿不计其出身,予以重用,现官拜骑都尉,此事天下人人所皆知。

刘辟、龚都本也不愿一辈子冠上黄巾贼之名,立刻接受了孙灿的招降之令。

汝南郡,位于豫州东南部,淮北平原西侧。南与正阳县相邻,北接上蔡,东连平舆,西靠确山、遂平和驻马店。因位于古豫州之中,豫州又为九州之中,因此古有“天中”之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千顷沃土铺展城廓四野,地肥粮丰,是名冠中原的小磨油之乡。小南海、西湖横卧古城之旁,再配以碧波千顷的宿鸭湖,使汝南城尤如绿色的小岛。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就曾经说过:“汝南唯古豫州之名郡,控长准之右壤,土风深厚,物产丰饶,实为名胜佳郡也。”

土壤肥沃,并不亚于南阳郡,唯一不同的就是,汝南郡人口短缺,生产力较为低下。但是它也相较优于南阳郡的地方,那就是这里的矿业丰富。

西平县谭山的铁矿,储铁量丰富,若开发得当,孙灿军所有的装备应求,就有了着落,不需要为它顾虑,毕竟装备的精良也是克敌制胜的关键。

当然,孙灿不会如此轻易的就离开南阳郡,走的时候,他将南阳郡所以资产,粮草统统调的一点不剩,耕牛、农具、种子也一并带走,并且还让人大力的劝说说百姓,随他去汝南发展。

孙灿在南阳郡很得民心,有六万余百姓愿意跟他离去。

而汝南郡隶属豫州治下,豫州曾是是东汉十三州中最为繁荣、人口最为稠密的一州,汝南更是豫州属下六郡中人口最多的一郡。在最为鼎盛的时期,汝南的人口曾经超到两百二十万之众。

可是现在经过“黄巾之乱”后,汝南郡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此刻的人口仅有二十五万余,只及原来繁华时期的一成多些,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十室九空。

带着百姓,经过十三日的蜗牛般的行军,孙灿等先头队伍人已经来到了汝南郡十里外的地界。

远处十余个身影快步迎来,孙灿遥遥望去,见来人有一个正是周仓,知道对方一定就是龚都、刘辟一伙人物。

在古代十里送别,十里迎侯都是最隆重的仪式。这也足以证明了刘辟、龚都等人的诚心。

孙灿领着许褚下马,两人步行迎了上去。

对面见孙灿前行,显然是刻意加快了步伐,为首三人一个是周仓,另外两个却是三十来岁的粗汉,头上还绑着条黄巾。

“他们应该就是龚都、刘辟了吧”孙灿早就听说刘辟、龚都原是黄巾首领波才的旧部,波才在汝南郡被皇甫嵩击溃后,他们就领着逃到了附近的山上,后来得知皇甫嵩走后,就重新占据了汝南郡。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他们竟当起了假太守来,虽然没有什么治理才能,但对百姓还不错,自给自足到也不成问题。

只是可惜了汝南这片沃土。

果然,那两个人来到孙灿的身旁,立刻双膝跪地,磕头拜道:“龚都刘辟拜见孙大人,得孙大人亲自相迎,虽死无憾。”此二人身份低微,算起来还是黄巾逆贼,比寻常百姓还要低几个等级。孙灿能亲自出队相迎,着实令让他们感动。

孙灿一一上前扶起二人,严肃道:“孙灿一落魄之人,能得二位义士真心相待,已经深感五内,怎敢劳两位将军行此大礼,折煞孙灿了。”

龚都恭敬的说道:“大人仁德名望天下皆知。在宛城所坐之事,龚都也时常听说,我二人敬仰大人已久,早欲投大人麾下久矣。奈何身份低微,不敢轻易相投。大人荣招,正是我等之荣幸。”

话以至此,孙灿也就不再做虚伪的举动了,当即除下龚都、刘辟两人头上的头巾,说道:“黄巾教义虽好,但不太符合实际。只会对天下百姓带来不幸,今后,你二人皆是我麾下将士。此二物留之无用,不如让他随风而去吧。”

龚都、刘辟听了大为感动,“黄巾起义”失败后,黄巾贼众几乎已经成了过街之老鼠一般,天天喊打。孙灿的此番举动正是饶恕了他们以前的一切罪恶,给了他们新的生活,新的身份。

以前,他们是灰溜溜的做人,但此刻他们可以昂着胸口说道:我们是名震天下,战无不胜的孙灿军的将士。

两人热情的将孙灿请进了汝南郡。

汝南郡较之宛城还要大一些,城墙都非常的陈旧,显出了它悠久的历史。

“龚校尉,汝南郡中可有六万百姓所居住的空房”孙灿此刻最担心的就是身后那六万多年百姓。是自己将他们带出来的,自己就有权利,将他们照顾好。

校尉是一个较小的官职,手下也只有几百来号人,但从龚都那憨厚的笑脸来看,他显然已经很知足了,见孙灿发问,立刻恭敬的回答道:“主公放心,汝南郡内十室九空,所有房屋都是现成,只要稍稍打扫,就可以住人。”

汝南郡府衙位于汝南郡城中心,在接交郡守印绶后,就下令对汝南郡做了一切措施。

首先,当然就是将百姓安顿,此人物需要出色的应对能力,名士许靖当仁不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