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 / 2)
不出了所以然。
高顺好象明白了什么,一剑削掉了刘文大腿上的一块肉,冷声道:“是不是你将婴儿卖了”
刘文惨叫着,抱着大腿在地上打滚。
“在不说,我将你的右臂砍下来。”高顺已经双眼赤红,如果真得卖了,这婴儿十有八九找不回来了。
刘文见高顺已经猜到了孩子的去处,吱呜了许久,才道:“确实卖了。”
高顺怒不可揭,犹如一只怒火中的狮子,吼道:“快说卖给谁了,不说我要了你的狗命”
和高顺的暴怒不同,孙灿此刻非常冷静的看着刘文的一举一动,觉得他好象是在推延时间,等候着什么人。心里一动,就道:“既然,你不说,那我只有将你送官了。”他并非真的要将刘文送官,只是试探一下他等的人到底和官场有没有关系。
刘文神色不忧反喜,好象巴不得将他送官查办似的。
孙灿心中一秉,觉得此事非同一般,十有八九牵涉到了朝中的官员,心想:“莫非这刘文在官场有人可是没有道理啊,一个在官场有熟人的人,没有理由会去干拐卖婴儿的勾当,难不成这个婴儿是卖给官府中人的”
如此说来就有些合理了。孙灿本就乐于助人,更何况对方是一个重情重义的汉子,心里早就打定主意,要全力帮助于他。
这时,一队士兵冲了过来,他们围住了孙灿、高顺和刘文。
为首一人孙灿竟然认识,郝然就是在狩猎场暗中想射伤曹操的鲍鸿,此刻却以成了洛阳东部尉了,正好和曹操的洛阳北部尉是同等官衔。看来那一箭虽然没有射中,但是张让还是比较器重他的。
鲍鸿显然未想道孙灿会出现在这里,神色不由一阵慌张,好象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一副做贼心虚的模样。
刘文趁着高顺被突如其来的士兵镇住的时候,一股脑的溜到了鲍鸿的后方,在右脚仿佛丝毫没有受伤的模样,快的惊人。
刘文见到了安全地带,立刻就成了一条反咬的狗,他指着孙灿和高顺,喝道:“大人,你要为我做主啊你们两个混蛋居然当街敲我钱财,实在可恶,快,快把他们抓起来。”
高顺怒火中烧,原本他见自己被一伙士兵包围了起来,摆着民不于官斗的想法,就打算先和这些官兵门说清楚,却不料他一分神,刘文竟跑到了官兵的后面,反咬了他们一口。好在他已经恢复了冷静。刚想辩驳,就听为首的一人大喝:“大胆刁民,既然当街抢劫,实在可恶,来人,将他给我拷起来。”这个他自然是高顺。即便给鲍鸿十个胆,他也不敢动孙灿分毫,更别说是拷他了。
第一部 雏鹰展翅 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师
“且慢”虽然说鲍鸿没敢找孙灿的晦气,但并不代表孙灿会做事不理,他既然已经决定要帮高顺的忙,在这关键时候,自然不能退缩。
他上前拍着鲍鸿的肩膀说道:“老鲍,你说我怎么成了一个混蛋,还去敲诈另一个混蛋的钱财呢”
鲍鸿尴尬的无语,狠狠的瞪了刘文一眼,直摇头道:“误会、这是个误会。”
“哈不知道,你鲍鸿是刘文肚里的蛔虫,还是什么这个误会你都清楚”孙灿毫不给面子的驳道:“明明是这个混蛋抢了别人的婴儿,现在居然说我们抢他的钱。你这个洛阳东部尉当的可真是好,二话不说,就来抓人了”
鲍鸿忍着怒气,道:“孙灿,你别太过分了。”假如不是孙灿地位悬殊,又是太傅的麟子,他得罪不起,他早就将孙灿抓起来了。
孙灿得势不让人,冷声道:“到底是谁过分,是谁包藏祸心为官者,不懂为官之道,不问情由,就随意抓人。你如何能够断定这位高壮士有罪有何罪”
鲍鸿答不上来,心中暗自焦急。
这时,一个文弱书生走了进来,说道:“鲍大人性情刚烈,耿直,也许是他在某些地方说的不是很恰当,我想鲍大人的意思是请这位高壮士前去协助调查的吧”
孙灿一看,这人正是卫仲道。
鲍鸿也趁势改口道:“是在下说错话了,我的意思就是卫公子的意思。”
“这个”孙灿明显知道卫仲道和他们是一伙的,却又无法辩驳,既然事情发生了,就要经过审讯,调查,这一点是大汉律法明文规定的。
“孙公子的好意,高顺心领了,公子的恩德,高顺紧记于心。洛阳城乃天子脚下,高某不信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高顺本就是忠义之人,见孙灿为自己出头,已经的感激万分了,怎么好意思让他为难。
孙灿望了一眼高顺,又看了眼鲍鸿,笑道:“希望老鲍你并秉公处理,事情的经过我都知道,别为了一点利益而丢了一切。你好好审理,等候我就去营房找你,询问结果。”
他这么说也是有想法的,对付人的时候该松就松,该紧就紧。假如他跟随高顺而去的话,鲍鸿一定不知道怎么处理,但他不跟去,鲍鸿就有时间可以和幕后的主谋协商,最后在商量出一个双全的方法。
以免鲍鸿在他的逼迫下,干出什么无法挽回的事情。当然他也警告了鲍鸿,让他秉公办理。
孙灿无精打采的向府中走去,卫仲道的出现是巧合,还是人为他不知道,但有一点他可以确定,就是在无意中陷入了一个谜局,这个谜局不是针对他的,却又在他的身旁发生,和他息息相关。
回到了府中,意外的发现了府中多了一个人,一个他想也想不到的人,那就是今早才刚和他离别的刘华,刘子静。
孙哲这时发现了正厅外的孙灿,笑呵呵的说道:“灿儿,还不来拜见子静先生。”很意外,向来对文采有些自负的孙哲,居然称刘华为子静先生。
孙灿心中欢喜,恭敬的拜道:“学生见过子静先生。”
刘华笑着扶起了孙灿,他原本就和孙灿聊了一个晚上,对他的一切都相当的满意,唯一让他担忧的就是德行。一个人的德行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争霸天下的时候。
众观历史,一个君主、诸侯的德行与他事业的成功、失败都有着岌岌相关的联系。
因此,他为了试探孙灿的德行,就让一位受过他恩惠的老人家,前去试探,结果很明显。
孙灿和曹操的德行,要高上袁绍一筹不止。孙灿表现出来的德行也得到了刘华的认可。于是,刘华就来到太傅傅,毛遂自荐,推荐自己担任孙灿的老师。
通常毛遂自荐的人有两个类型,一个是真正有才华的人,一种是无才的傻瓜。
孙灿的娘李氏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了孩子,她在第一时间就召见了刘华。
李氏原来就是江南第一才女,才学非同一般,经过了半个时辰的文学轰炸,李氏彻底的对刘华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