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帝国中兴 > 分节阅读 102

分节阅读 10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道这些,所以故意装出一副为难的态度,“徐兄弟,我近日腿脚受了风寒,走起路来特别疼,好不容易歇歇脚,你别折磨我好吗”

在徐达软磨硬泡之下,他才假装可以考虑一下,歪着头想了半天,道:“我们抓阄一次定输赢,谁输了谁去”

徐达一咬牙:“好你可不许耍赖”

事实证明如果你今天注定倒霉,就算跑到厕所里打飞机也会被天上的鸟一泡屎拉到鸡鸡上。徐达很不幸的抓到了一个“去”字,他痛苦的表情看上去像刚做了结扎手术,恨不能一头撞死在南墙。而陈京幸灾乐祸的在一旁抽着烟,心里美成了一块蜜疙瘩。

陈京拿来纸笔,麻利地写了一行字,朱云天从裤兜里掏出一个小章来,哈了口气,就盖了上去。这章就是他为自己特制的类似于皇帝大印的那种东西,以便传达各种命令。见到此章,犹如大帅亲至,任何命令都可以凭一张纸条得到严格的执行。

纸上命杨义尘安排赵德胜等人为定远城的校尉一职,先领着薪水,穿上军服,吃着喝着,别慢待了,省得他们混迹黑道到处惹事。若这些人真闲得慌,就派到城门口去当值,憋一憋他们的江湖之气。进了正规军,就得有点正规军的气派,不能总是呦三喝四。另外等他见了皇帝回来,这些人还要重用,所以就算惹了事,也不要处罚他们。

除此,他还暗示杨义尘要做好对他们的监视工作,因为这些人他妈的都是危险人物,哪一个拉出来都可以在两招之内结果了他这老大的性命。

用好了,是杀人利器;用不好,就是自残的毒药。

杨义尘聪明透顶,办这点小差事还是绰绰有余的。这件事,也算是对杨义尘的最后一次考验。办好了,马上顺利提升。办不好,那就另说了。

他想了想,决定把周德兴、陆仲亨和耿炳文三人带在身边,一同前去大都。周德兴长得像个骗钱的老道士,穿上那身道袍更是真假难辨,说不定进了京城会大有用场,替他跑到闹市或者某一个王公贵族的门口刺探一下消息。而且,他是这帮人的头儿,把他带走也利于控制这么多勇武之士。陆仲亨刚才与他相谈甚欢,此人很有修养,见识极佳,正需要再行拉拢之事,取得他完全的信任,亦不可离身太久。耿炳文武力惊人,长得就像个著名土匪的模子,若是在路上遇到了抢财劫货的,只需他朝前面一站,怕是匪徒们都要不战而退了。

“三位兄弟,此行路途艰险,正要路过战乱之地,万望大家同甘共苦啊。”他提醒这三人,此去京城不是他妈的享福,而是历险,说不定会死在路上。

陆仲亨毅然的发誓道:“大帅放心好了,属下曾北上一直到黄河附近,对这一路的地势也算有了初步的了解,定会保大帅一路平安”

另两人也慌忙拍着胸口下了保证,生怕老大怀疑他们的实力。

第二卷 四海风云起 第五十三节 图龙之忧上

朱云天心中酝酿已久的反元策略发生了一个重大的改变,从绝对的理想化,开始转向务实主义。大脑中一些早已成形的东西,现在看来又不得不放弃了。

在收服管志、韩海的时候,他一度有点异想天开,认为完全可以在冷兵器时代利用技术和理念的优势,造出几样比较先进的武器来,比如火枪和可以发射爆炸弹的火炮,利用武器的优势迅速干掉蒙古皇帝,从而捷足先登,登上皇帝宝座,也他妈过过瘾。

但几次实战下来,火炮的优势虽然体现出来了,可最终决定战斗胜利的,仍然是那些手持大刀长矛身佩重甲的兵士,仍需要骑兵进行冲击,需要步兵进城清剿。

唯一证明可以大面积装备的,是在古代火箭基础上改装的飞火流星,士兵们对这种装在马车上的连发火箭也非常欢迎,再加上改装了战车,既可以载人,也可以同时放置这种连发火箭,使得部队的信心大增,因为不必再像以前那样,每次出征都有大量的人员伤亡。

现在飞火流星部队几乎可以不用跟敌军照面,就能够大量的杀伤对手。

在军队的建制方面,军长一级的设置到现在来看是没有问题的,但下面的师、团两级就存在很大的缺点。太先进的制度到了这落后的时代并不一定能够适用,这个道理朱云天起初没有想到,以为原装套用便可以催生出强大的战斗力。事实证明,他的这个想法比较天真。每一个时代都有一套非常合理的军事制度,所谓制度的进化,必须跟时代的进化和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要有大背景的进步做为依托方可实现。做为一个在社会学和军事学方面认知度不高的年轻人来说,再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历史知识,在这方面也是起不到太大作用的。

对于朱云天来讲,这是一个教训,亦是难得的经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共和军幸运的没有打败仗,靠他手下这些能人贤士坚持了过来。现在,他决定把一些新想法跟古代的军制结合一下,就像廖永忠、赵德胜这些人,都是冲锋陷阵跟敌人生死搏杀的马上战将,若安个团长、师长之职,让他们充分享受几百年后的薪职待遇,反而会害了整个共和军的战斗力,也害了他们。

像陈京、徐达、李虎等共和军的高级军官,每天沉浸于争权夺利的利益争斗中,勾心斗角,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虽然平衡了内部的各种势力,但也埋藏了不小的隐患。一想到明朝开国后党争不断兄弟残杀的汹涌暗流,他就感到了一股寒意。

不如就给个参将这种普通的军职来得爽快,到时一声令下,阵前奋力拼杀,凭军功来捞取功名,也让大家都有个盼头。朱云天慢慢啜着酒,心里瞎琢磨。

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改变,还跟兵器开发司的工作进展缓慢有关。管韩两个家伙对他吹破了全中国的牛皮,图纸画了不少,足有几百张,就是没拿出一件像样的成果。

手枪的模子已经造得差不多了,但因为枪膛内的工艺技术要求过高,材料也不好冶炼,到现在还没弄出一枝完全合格的成品来。元未的火炮技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可也是热兵器时代的原始技术,没有任何模仿引进的可能。

这年头还是西方学习东方的时代,从西方引进技术说出来会让人笑掉大牙。开发司闭着眼睛造来造去,到了战场上,士兵们还是不得不大量使用原有的火炮。

一口气想了这么多迫在眉睫的问题,朱云天感到头痛。他来到这个时代的时间越长,就越感到自己军事斗争经验的缺乏,所以他需要走回朱元璋的老路,以“为汉人谋天下”的名义获取天下豪杰的忠心相助,走帝王之路,而非他梦想中的共和之路。

这种想法的出现,意味着朱云天想改变历史的梦想几乎破灭。他可以改变一个王朝的命运,但无法加速中国社会前进的脚步,更不可能一夜之间进入天堂。就拿费聚、陆仲亨、徐达这些人来说,他们脑中仍然是君主至高无上的君本位思想,就算打下了天下就他们去平等的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他们固有的忠君观念也很难一下就转变过来。

这些人就一个念头,找一个信得过的主子,服从他的领导,替他打天下,然后替他保江山,通过主子的恩赐,获得荣华富贵,光宗耀祖,遗福子孙。

“大帅,您在想什么”周德兴端着酒碗,满脸红光地问。这小子已经醉了三分。

“哦,没什么,我走神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