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黑领 > 分节阅读 365

分节阅读 36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苏锦文他们一进门儿的时候,穆思远还没有醒过来,后来拔针头的时候,他就醒了,老伴儿跟陈明洛他们聊天,穆思远听得清清楚楚,只是不想招呼他们,所以就装作扔在睡梦之中而已。

不过穆思远看了看陈明洛拿过来的一大堆东西,还是有些动容,“这家伙,来一趟儿,至少花了万儿八千啊”

放在房间地面的那些营养品,很多都是打着外文标签的,穆思远自然不清楚价值有多高,但是从那些少量的国产营养品来看,就已经价值过万了。

穆思远心想,早就知道陈明洛是有钱人,如今这么一看,果然如此,看起来传言什么的,还不能很恰如其分地形容陈明洛的富有程度呢。

“我看这小伙子不错嘛,跟咱家小丫头年纪差不多,可是稳重多了。”老伴儿说道。

穆思远瞪了老伴儿一眼,“没事儿不要瞎想,人家是萧名学的准女婿。”

“哦,那真是可惜了。”老伴儿听了,有些遗憾地说道。

两个人正说着话呢,却本是儿子和儿媳妇听到了消息,特意赶了回来看望老爸。

儿媳妇是识货的人,看到地那些进口货,顿时吓了一大跳,“啊,这些东西,没有四、五万块根本买不到啊。”

“这么贵啊”穆思远两口子都是吃了一惊,没想到陈明洛出手如此大方。

穆思远顿时感到有些头痛,陈明洛突然送了这么东西给自己,价值实在是高了一点儿,这让他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若是说退了回去的话,又显得有点儿不近人情,可是不退的话,自己心里面总是觉得有些不踏实,一时之间就觉得有些踌躇不决了。

陈明洛和苏锦文离开穆思远家之后,苏锦文就有些纳闷儿地问道,“陈总,就算是看望伤者,也没有必要买这么多贵重的物品,乱七八糟的,差不多就价值七、八万了。”

方才是他跟着陈明洛一块儿去买的东西,苏锦文见陈明洛这么大笔地花钱,一点儿心疼的感觉都没有,不由得深深被触动了,只是此时想起来,总觉得这么做的话,有点儿太过了,好像是要尽力去巴结穆思远一样。

以陈明洛的身份,完全没有必要去这么做嘛。

“这事儿么,呵呵”陈明洛却是笑了起来。

正因为陈明洛没有巴结穆思远的必要,所以他才要送这么多贵重的礼品的。

穆思远收到这些礼物之后,估计也会感到非常头疼,不收的话那是不给面子,收的话数额又有点儿太大了,这让一向洁身自好的穆思远感到有些接受不了,可是又不知道如何处理才好。

“这样的话,穆总会非常头痛的,他一头痛,自然就要多休息两天,伤情就显得比较严重了”陈明洛对苏锦文解释道,“对韩老六那边儿,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压力。”

“哦,原来是这样啊。”苏锦文听了之后,倒是觉得陈明洛这家伙确实是够阴的,每一步行动似乎都是环环相扣,让人觉得深不可测。

试想一下,如果这会儿穆思远跟没事儿人一样,明天就去班了,那么韩老六这个故意伤害的罪行自然也要轻微很多,想要多关他一阵子都做不到。

否则的话,群众们就会说了,不过就是擦破点儿皮嘛,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你厂长遇到这种事情就紧张的跟啥一样,我们普通老百姓遇到这种事情就没有人过问,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

如果是十年之后再出现这种问题的话,那是很简单的,领导就是领导,群众就是群众,这是两个阶级,待遇自然是不同的,但是现在这阵子,还是要避讳一些的,否则不大容易收场。

陈明洛觉得自己这么做,还是狠顾全大局的,尤其是他觉得韩老六的身,应该还是有点儿小秘密的,否则他没事儿朝着穆思远扔什么石头啊

这一次纸箱厂的职工们起来闹事儿,很显然是有人在背后撺掇着才发生的,如果不把幕后主事者找出来,或者不久之后还会发生类似的事件。

其实以陈明洛之见,韩老六作为这一次事件的突破口,最好还是多关几天才好。

正文 第五百六十七章 人生何处不相逢

第五百六十七章人生何处不相逢

纸箱厂的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类似于纸箱厂这样的存在,在阳朔重机的构架里面,其实还有很多,就是所谓的厂办大集体单位。

厂办大集体是指由国有企业批准或资助兴办的,以安置回城知青和职工子女就业为目的,主要向主办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由主办企业委派人员或领导参与生产经营并在工商行政机关登记注册为集体所有制的企业。

厂办大集体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国有企业资助兴办的向主办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劳务服务的厂办大集体企业,对发展经济和安置回城知识青年、职工子女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厂办大集体产权不清、机制不活、人员富余、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突出,大量企业停产、职工失业,目前已成为制约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文化大期间,由于国民经济滑坡,大学停办,升学无望,众多中学生就业渺茫。在这样的形势下,一代领袖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千万知青山下乡。”苏锦文一边儿看着资料,一边儿向陈明洛介绍道,“文革结束时,大部分知青要求回城,197年,知青开始陆续返城,造成1979年、190年左右的失业高峰。当时中央的政策是谁家孩子谁抱走,你父母在哪个单位,哪个单位负责你的工作安排,国有企业的职工子女被国有企业自己包下来了,又不能马把他变成国有企业职工,就把他们放在劳动服务公司,组织建立知青服务队或服务社。此后,大集体、小集体纷纷诞生。后来,复转军人家属也有些安置在大集体企业里,缓解了就业压力。”

陈明洛点了点头,从阳朔重机给拿过来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来,企业下属的这些厂办大集体所涉及到的人数,差不多也有一万人左右了,这也是让穆思远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情。

像是纸箱厂、煤糕厂、木材加工厂、综合服务公司、电影队、服装厂等等大集体企业,涉及到的问题都比较多,人员也非常复杂,解决起来困难重重。

“厂办集体企业的先天不足,逐渐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冗员过多、设备陈旧、产品落后、缺乏资金和技术,致使大批厂办集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受到影响。”陈明洛对苏锦文说道,“由于厂办集体企业大多由主办厂投资建立,并非标准意义的集体企业,因此,在改制中存在着一个集体企业和主办厂之间资产和债权债务的界定、分割问题。国企改制必须解决厂办大集体的问题,不能给政府留后遗症,解决了这个问题,国企也能轻装前进,专注搞好主业工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