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0(1 / 2)
哪家铺子承蒙皇恩的,现在算是开了眼界了。这皇上派来的人瞧着架势就比寻常当官的牛气,从上到下,没一个拿正眼看人的。尤其是为首地那个公公,年纪最多也就三十出头,长的是唇红齿白。清秀异常,看着就似个小姑娘家似的,但架子却大的吓人,往平善堂里一坐。一双眼睛始终就盯着房梁没下来过
傅梓善急得如热锅上地蚂蚁一般。身上地衣服都被汗浸湿了好几回了。他也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来皇恩的,现在见这阵势。又是激动又是紧张,若不是前段日子在关口镇好好地滋补了一番,估计这一口气就喘不上来了。
此时就听外边人声又嘈杂起来,有人嚷道:“快闪快闪胡大少来了”
这么一喊,傅梓善的气儿立刻就顺了,一路小跑着迎了出去。
曹景余看着房梁上的一只壁虎已经很长时间了,脑子里杂七杂八地也想了不少事儿了。现在缓缓收回目光,把头转向门外。只见一位身材修长,年轻英俊的白衣男子翩然而进,脸上挂着亲和力十足的微笑,目光明亮而犀利。
“他就是胡静平果然一表人才啊”曹景余对胡静平早已不陌生了,长乐皇帝与朱慈谈话时经常都会提到这个人。所以这次他也是特意想来看看这个经常被皇上挂在嘴边地人到底是个什么模样,现在一见,心中顿生好感。
“哎呀不知公公大驾光临,胡某怠慢了,恕罪恕罪”
胡静平一边行礼,一边打量曹景余。发觉他果然很年轻,但是派头却非常的大。虽说表情的不算太傲慢,但胡静平来到京城见过的官儿也不少了,却没一个有他这种气度的。
这种气度该怎样形容呢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难道他就是曹景余那个差点被太子砍头,却又被长乐皇帝保下来的当红太监
“呵呵不知者不罪。也怪杂家事先没派人知会一声,直接就来了。”曹景余客气地一笑,站起身来一抖右手,清了清嗓子道:“胡静平接旨”
胡静平慌忙跪下,呼啦啦店里店外不管是不是平善堂的人全跪下了。这可是圣旨啊,平常官儿见地多了,皇榜也见的多了。但圣旨却从来没见过。今儿个算开了眼界了,大家伙一起跪吧,跟着沾沾皇恩。
这是一道表彰胡静平捐药有功,济世有方的圣旨,字数不多,但曹景余念起来却是抑扬顿挫,有声有色。这便是常人学不到的功夫,同样是读圣旨。有些人就读不出这股子圣威来,纯粹是靠那张黄布在唬人。
“胡静平,皇上这回亲笔题写了一块御匾给你。望你好好保存,时时刻刻谨记这份皇恩”
“草民胡静平叩谢皇恩”
三个头磕罢,一块金光闪闪的御匾抬到了面前。但见斗大地“平善堂”三个字,晃得人眼晕。落款处笔走龙蛇题着一行小字外加一个皇帝大印。
“行善济世,为国为民。特此表彰。”胡静平定了定神,方才看清楚了这行小字,这长乐皇帝还真是惜墨如金,多一个字都不肯写,十二个字干巴巴的连一点水分都捏不出来。
早有傅梓善和伙计们激动地将匾接了过去。在长桌上放好了,又跪下来磕了一通头。
曹景余事情办完,也不废话,冲胡静平点点头,转身就要走人。
“曹公公,喝杯茶再走吧”胡静平忙上前拦住。
“不必了,宫里的事儿忙着呢。”曹景余摆了摆手。忽觉袖管里一沉,似乎有样东西放了进去,不觉一愣。但他是个见惯市面的人,凭直觉便知道是胡静平偷偷塞了好处过来了,于是也不低头查看,微微笑了笑,侧身径自走了。
这宫里的人一走,平善堂内可就开了锅了,门外地人全都涌了进来,争相要摸那块御匾。吓得傅梓善蹦到桌上,用身子护住御匾,失声惊呼:“别过来弄坏了御匾可是要杀头的”
这个时候唐丰便起作用了,就听他大吼一声道:“统统退后。谁再靠近一步。别怪我不客气”
这一声吼果然有用。谁都知道唐丰是干嘛的,他说不客气谁还敢往前挤呀。于是后边地还在往前挤。前边地拼命往后退,一时间这平善堂内大呼小叫好不热闹。
胡静平却早已跑到了大街上,和司徒姐妹在一起开心地笑。
“老胡,你这回算是光宗耀祖了”
“是啊,快报喜讯回家吧”
胡静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地确是该报个喜讯回去让胡家上上下下高兴一番,况且自己离开覃州也有些日子了,家里人一定都非常惦念呢。
见他如此表情,司徒玉调侃道:“是不是想你家里的老婆了”
胡静平微笑道:“你说呢”
“我才不知道呢,不理你了姐,咱们逛街去”姐妹俩嘻嘻哈哈地笑着,一路跑去了。
却说曹景余上了轿子之后便从袖管里把那东西拿了出来,是一个黄皮纸封套,捏在手中薄得很,不免冷冷一笑,心想这胡记钱庄地大少爷还挺抠门,才放了一张银票,估计也就百八十两吧,哼哼他在打发要饭的呢
想是这么想,但还是抽出银票看了一眼,却一下子瞪直了眼睛。
“十万两”
曹景余差点喊出声来。
倒不是他没见过十万两的银票,实在是没碰到过只传个圣旨就送十万两银子地事情,这可有点耸人听闻了。难怪这位胡大少会这么入皇上的眼,一介平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敢情出手这么豪阔,那换谁都愿意和他做朋友啊。
呆了半晌,曹景余重又把银票塞回袖中,苦笑一声,喃喃道:“胡静平啊胡静平,这才一照面儿,你就把我拉上你的贼船咯”
短短数日之内,平善堂得赐御匾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
这一下不但平善堂药号的名声变得更加响亮,连带着胡记钱庄也沾光不少,而胡静平地大名更是尽人皆知,家家都在传颂这个乐善好施的胡大少爷。
而这一天,有一个人也闻讯赶来找他了,此人正是马有脚。
“胡副帮主,周帮主没和您一起回来吗”
这就是马有脚与唐丰的不同之处了,同样是丐帮中人,唐丰压根就没提过这茬儿,因为在他眼里,胡静平远比周林来得重要。而马有脚就不一样了,尽管他和胡静平也相当贴心,但却是以丐帮事务为重,时时刻刻惦记着周林的去向。
胡静平不由得轻声一叹,摇头道:“周帮主临时起意,暂时不会回来了。”
“为什么”马有脚大吃一惊。
“因为他在契丹国娶了老婆了,还是个郡主呢”司徒姐妹笑道。
“啊”马有脚的嘴张得更大了。
胡静平摆摆手:“这都不主要原因。主要是他想一个人清静清静”
“那帮主一个人在契丹国会不会有危险”
“你还担心他有危险啊他不去把契丹国大汗砍了就不错了”司徒玉乐道。
“那里可是有着千军万马呀,帮主身手再好,一人又怎敌得过百万大军呢。”
胡静平安慰道:“放心吧,他是不会去和契丹人打仗的。只是隐居一段时间而已。”
马有脚摇摇头:“帮主的性格我太了解了,他一定不会太太平平地在那边过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