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4(1 / 2)
不知道同学们是对哲学没兴趣,还得对田文建没兴趣,掌声稀稀落落,离刘亦舟所要求的“热烈”相距甚远。
欺负新人是江大的“优良”传统,事实上田文建那时也是这么干的。正因为如此,田文建也不在意,而是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是一门讨论道德与公正的课程,我们以一则故事作为引子,假设你是一名油罐车司机,你的车正在燃烧,正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在公路上飞驰。突然发现公路已到尽头,前面有一百名工人正在施工,你又无法停下来,因为刹车也坏了。
你此时极度绝望,因为你深知,如果油罐车继续前进,那正施工的一百多名工人没有被撞死,也会被正燃烧的油罐车炸死,假设你对此深信不疑。
你极为无助,直到你发现在公路的左侧有一条岔道,而岔道的尽头只有一栋很小的建筑物,里面的人数显然没有正前方的工人多,而你的方向盘又没坏,只要你愿意,就可以把油罐车转到岔道上去,牺牲少数人来挽救一百多人。下面是我们的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说到这里,田文建顿了顿,一边环视着台下的众人,一边凝重地问道:“我们来做一个调查,会把油罐车开到岔道上去的同学请举手。”
没有自我介绍,也没有那些“形而上学”的哲学术语,甚至都不像其他留洋回来的老师们那样,时不时的从嘴里蹦出几句英语。田文建的开场白,顿时引起了大教室里六百多名学生的兴趣,绝大部分人毫不犹豫的举起了右手。
“有多人会让油罐车继续往前开”
田文建微微的点了下头,指着刚举起手来的学生,微笑着说道:“很好,选择继续往前开的同学,请不要把手放下。”
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田文建走到讲台边,侃侃而谈道:“绝大数人都选择转弯,我们先来听听大家的看法,探究一下你们为何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先从大多数选择转向岔道的同学开始,为什么这样选择,理由是什么”
见同学们愣住了,田文建笑了笑,给前排紧盯着自己的那位同学,送去了一道鼓励的目光,和声细语地说道:“有没有自告奋勇的”
在坐的都不是刚入学的新生,自考入江大以来,除极少数的课程外,老师们都是照本宣科,很少会像中学那样提问。就算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那也得等下课后再去找老师求教。
尽管同学们很不适应田文建这开放式的课程,但几秒钟后,还是有一位女同学勇敢的站了起来,大声说道:“我认为当可以牺牲一小部分人时,牺牲大部分人不是正确的选择。”
“当可以只牺牲一小部分人时,牺牲一百多人不是正确之举”
田文建重复了一遍,突然话锋一转,似笑非笑地说道:“这个理由似乎很不错。”
看着他那毫无架子的样子,同学们顿时爆笑起来,田文建跟着笑了,随即转过身去,指着右侧讲台下的同学们,问道:“还有其他人吗你们都赞同这个理由”
见一个男同学跃跃欲试,田文建点了点头,说道:“你来。”
“我认为这跟天达小区的隔离很类似,为了绝大数人的安全,将他们暂时隔离,哪怕他们不一定是自愿的,但他们还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田文建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边示意他坐下,一边意味深长地说道:“这么看来,这条原则与抗击非典的隔离措施是一样的,虽然是悲剧,但牺牲少部分人,保全绝大部分人依然是更正确的选择,这就是绝大部分人的意见吗”
“是”支持拐进岔道的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回应道。
“那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少数派的意见。”田文建回过身来,指着还举着手的那个同学们,说道:“你来。”
选择继续前进,牺牲绝大数人,的确需要很大的勇气。见台上的田教授和身边的同学,齐刷刷的盯着自己,刘文章不禁后悔起自己标新立异的行为来,但现在已退无可退,不想成为笑柄的他,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我认为这与给极权主义正名,是同一种思维模式。为了绝大数人的利益,以牺牲另一小部分人为代价,是不可取的。”
反应很快,见解也很独到,这让田文建倍感欣慰,暗想谁说中国大学生没有思想只是教育的方式有点问题罢了。
但田文建还是板起面孔,异常严肃地问道:“那换了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为了避免发生与深恶痛绝的极权主义相类似的行为,你打算直接开上去,把一百多名工人撞死或炸死吗”
看着刘文章那副尴尬无比的样子,几百名同学顿时笑成了一团。讲台上是能决定自己哲学课能否及格的老师,身边是朝夕相处的同学,甚至还有自己心仪的对象,刘文章可不想出尔反尔,干脆咬了咬牙,支支吾吾地说道:“大概会吧。”
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前排的几个女同学,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真的会吗”田文建笑了笑,又问了一句。
“会。”
“很有勇气的回答,谢谢。”
认定的事情就得坚持到底,两面三刀可不行。田文建满意的点了点头,不再为难他了,而是脸色一正,异常沉重地说道:“我们来考虑一下另一种情况的例子,看看你们绝大部分人,会不会继续坚持刚才的原则,即牺牲少部分人保全大部分人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