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仕官 > 分节阅读 243

分节阅读 24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看着小娜那副目瞪口呆的样子,肖凌一边挑着水果,一边吃吃笑道:“这些蔬菜大都是生吃的,口感、味道还行,营养也不错,想吃的话,咱们等会就去买酱料。”

蔬菜水果很漂亮,但价格同样的漂亮。看看上面的标价,再乘以个七,吓得小娜直吐舌头。可做菜却又离不开葱姜蒜,徘徊了好一会儿,才抓起一把标价九毛九的小葱。

令他俩不可思议的是,十几根小葱九毛九,一猪肘子也才九毛九。鸡蛋更便宜,十二个才三毛九,感情在美国吃菜比吃肉还要贵啊。

买不起、吃不起,看还是看得起的。离开之前,小娜还是拉着肖凌去看了下蘸蔬菜吃的酱料。连田文建都跟着大开了一下眼界,没想到光酱就有几十种,什么酸的、甜的、苦的、辣的、涩的,大概他能想出来的口味人家都有。

回到公寓,二女的晚饭还没做完,就听见安晓彬火急火燎的叫了起来。跑出来一看,只见他指着刚打开的电视,兴高采烈地喊道:“打起来了,真打起来了十几个国家一起开打,米洛舍维奇的日子不好过罗。”

看着电视里的直播,田文建似笑非笑地说道:“如果在国内,那就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向南联盟发动大规模空袭。还会再三强调,这是自北约成立以来首次未经联合国授权,而对一个主权国家进行的武力干涉。”

小娜一愣,禁不住地问了句:“难道不是吗”

肖凌轻叹了一口气,摇头苦笑道:“南联盟干的那些事,的确太过分了。都快二十一世纪了,还搞种族清洗。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来看,武力干涉也未尝不可。”

安晓彬沉思了片刻,突然说道:“兄弟,你可是j省重点培养的中青年干部,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你们的总团长马上就要通知你去领事馆学习。”

“打就打呗,连联合国都管不了,关我们什么事儿”田文建冷哼了一声,没好气地说道:“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谁给我报路费啊”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一章 贝尔格莱德的噩耗

第二百五十一章 贝尔格莱德的噩耗

正版订阅,是对仕官最大的支持。

以下正文

小娜在国内就品学兼优,再加上江校长等知名学者们的推荐信,以及千万富姐吴晓燕的钞票,不出意外的通过了招生委员会的审核。

当然,这并不意外着从今往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事实上麻省大学国际学院的双录项目,本来就是为综合素质比较优秀,语言能力稍弱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进入美国接受本土教育的机会。

除签发的录取通知书和5年的i20表,完全不同于普通一年的预科录取i20之外,跟一般的预科没什么区别。如果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不尽人意,就别想获得老师和学校的推荐直接升入麻省大学或其他美国大学。

办理完入学手续,交齐学费,吴博澜父女二人千叮咛万嘱咐了一番,便匆匆返回千之外的洛杉矶。安晓斌和肖凌却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而是陪二人跑移民局和申请社会安全号。

已经是第二次来美国的田文建,对美国政府的各部门的基本感觉,就是一个给你提供帮助的地方。无论是海关,还是警察局、以及社会安全局,每个地方的办事人员都很有礼貌,非常和蔼可亲,耐心细致地尽其所能解决问题。但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移民局。

半天的经历,让二人感慨万千,暗想移民局真是个让外国人爱恨交加的地方。说它可爱是因为像他们这样的外国人出入境、转身份,都离不开这里。说它可恨是因为这个衙门太牛了,拿谁都不当人,看你稍微不顺眼就给脸子看,给你找点错就能耽误你一辈子。

但不管怎么说,由于准备充分,该办的手续还是三三两两的办了下来。只要“打黑工”时别被他们逮着,小娜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田文建在接下来的半年内,都不用担心居留的问题。

“小娜的事算是告一段落,接下来就剩你的问题了。不过你的事太麻烦,咱也帮不上什么忙。要我说别在一棵树上吊死,波士顿的大学那么多,随随便便整一个就是了。”

回来的路上,安晓彬还是不死心,扶着方向盘,语重心长地劝慰了起来。田文建沉思了片刻,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淡淡地说道:“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抛家舍业的跑过来,如果不上个像样点的大学,对得起我自己,对得起我的家人吗”

见他决心已定,安晓彬也不在坚持,而是若有所思地说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江大再烂也是百年老店,江校长和闻教授的推荐信还是有点分量的。再说哲学又不是什么热门专业,总得来说,还是有点希望的。”

不等田文建开口,肖凌从副驾驶上转过身来,急不可耐地问道:“小建,你上次去东京,有没有见着日本邮轮的高层”

田文建被这个问题搞糊涂了,但还是脱口而出道:“藤田一郎,日本邮轮董事会副主席兼副社长,应该算是高层吧。”

肖凌沉思了片刻,突然眉飞色舞地笑道:“日本邮轮可是世界五百强企业,在美国的影响力很大。如果能藤田能给你写一份推荐信,那招生委员会肯定会对你另眼相待的。”

推荐信不但要够分量,而且还要够数量。从申请的角度上来讲,这的确是个好的选择,可请小鬼子帮自己写一封尽是溢美之词,田文建却怎么也拉不下这个脸来。

安晓彬可不管那么多,而是举一反三地说道:“这么一说我倒想起来了,既然推荐信多多益善,那就请埃文斯银行的汉克斯先生也写一封。”

龙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第一艘废轮,就是从纽约埃文斯银行采购的。双方之前打了交道,请他写一封推荐信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哈佛不是考上的,而是争取上的。”

想起吴晓燕的那句话,田文建咬了咬牙,毅然说道:“来报名的都是全球各大学的尖子,本来就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看来也只能这样了。”

“这就对了嘛。”肖凌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推荐信是一方面,给教授的自荐信也很重要。离报名还有几个月,你最好先通过电子邮件跟教授联系联系,一定要给他留下点印象,省得人家到时候拿着一叠推荐信,却不知道被推荐的是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