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收藏天下 > 分节阅读 174

分节阅读 17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你们这是抢”虞玄还没说话,一个工人喊了一句,这个工人五十多岁的样子,脸上不少皱纹。

“你个老东西,老子在这里和你们老板说话,你插什么嘴欠揍了是不是”耳环男叫了起来。

“一群强盗,光天化日之下,还真反了你不怕被抓进去了么”一边的蓝夏气的发颤。

“哟,原来还有个美女呢。”蓝夏本来在后面,不被人主意,这一开口,马上就被那帮流氓地痞们注意上了。

“不错嘛,比晴香阁的妞漂亮多了,”耳环男猥亵的说道“要不等回儿跟哥哥去城里耍耍怎么样哥保证你吃香的喝辣的。”

“也不撒泡尿自己照照,就你那歪瓜裂枣的样儿,老娘会看得上”蓝夏倒是被气乐了,反而是笑着说道。

“好,好,好,那都是你们自找的了既然不给,我们自己动手就是,找黄龙玉”耳环男叫道。

“雷子,搞定带头的。”见到地痞们准备动手了,董凡对早忍耐不住的雷子低声喝道。

“老板放心”雷子低声吼了一句,整个人像是一道旋风一般冲了出去。

当雷子出现在耳环男眼前的时候,耳环男还没反应过来。

腿一抬,带着呼啸的声音,雷子一击鞭腿重重的砸在耳环男肩膀上,在耳环男惊愕的眼神中,雷子收腿、直立,整个人像是一杆标枪一样,威风凛凛的站在那里。

“轰”耳环男在众人的目光中晕倒在地上。

“三哥”两个地痞马上跑了过去,扶着耳环男。

“放心,只是晕过去了,死不了”雷子轻蔑的说道,“还有那个不长眼睛的,想要尝尝雷爷厉害的,尽管放马过来”

雷子一脚踢晕耳环男,这一脚将那些地痞们都镇住了,雷子这话一开口,没有一个人敢上来,看着雷子的眼神,尽都带着畏惧的神色。

“抬着这个废物滚”雷子喝道。

听到雷子这声猛喝,这群人在如同大梦初醒一样,抬着还在昏迷中的耳环男,手忙脚乱的开着农用三轮车逃跑了。

“雷子”

“雷哥,你真猛”

一群人马上围了过来。

“这些小混混,只能这样镇住他们。”雷子笑了笑,完全不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初到矿上,一切够感到新奇,等这股新奇劲过后,一行人坐着休息了一下,马上开着车朝着龙陵县城而去了。

龙陵县城在镇安镇,县城不大,但四面却基本被小山包围。

进入龙陵县县城,很多道路两旁坐着摆摊的人,面前都放着大大小小的石头,其中不少是黄龙玉。

“走,我们下去看看。”董凡见到这么多黄龙玉,兴趣马上来了。

“好多啊老大,要不要收点”董豪说道。

“品质太差了,糊弄不懂行的还行,这些东西,对我们基本上没什么用。”一路看过,董凡摇了摇头。

虽然董凡看不上,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在砍价杀价,很多买家的口中带着广东腔。

黄龙玉没改称呼之前叫做黄蜡石,黄蜡石很早之前就被广东人当做一种奇石把玩,广东潮州,台山都有黄蜡石出产。

只是后来这些产地的黄蜡石来源枯竭,龙陵的黄蜡石这才出现在世人的眼前。而因为龙陵黄蜡石的品质很高,最终被定名为黄龙玉就是后话了。

董凡眼前突然一亮,面前这个摊位,摆着的不是黄龙玉,而是一把茶壶,一把紫砂壶。

茶壶圆肚,圆盖,壶口是赑屃头部造型,把柄如同龙尾。壶身上刻有古朴的饰纹,除了这些饰纹之外,还有凸出的兽头,兽头的嘴上还含着可以活动的圆圈。

整个茶壶看上去十分古朴,造型十分奇特

紫砂壶,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又名宜兴紫砂壶。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

紫砂泥料原深藏于岩石层下,分布于甲泥的泥层之间,矿层厚度几十公分到一米左右,其化学成分为含铁质粘土粉砂岩。紫泥主要矿物成分为水云母,及不等量的高岭岩、石英、云母屑和铁。

紫砂壶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可以按造型分、是否有扭捏装饰等装饰手段、是否出自工艺师之手来分。比如按造型分可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和筋纹形体三大家族;按是否有扭捏等装饰手段又可分为花货和光货。

紫砂壶可分五大类:光身壶、花果型、方壶、筋纹型、陶艺装饰壶。光身壶是以圆为主,它的造型是在圆型的基础上加以演变,用线条、描绘、铭刻等多种手法来制作。满足于不同藏家的爱好。花果壶是以瓜、果、树、竹等自然界的物种来作题材,加以艺术创作,使其充分表现出自然美和反朴归真的原理。方壶是以点、线、面相结合的造型。来源于器皿和建筑等题材,以书画,铭刻,印板,绘塑等当作装饰手段。壶体壮重稳健。筋纹菱花壶俗称“筋瓤壶”,是以壶顶中心向外围射有规则线条之壶,竖直线条叫筋,横线称纹,故也称“筋纹器”。陶艺壶是一种是圆非圆,是方非方,是花非花,是筋非筋的一种较抽象形体的壶,可采用油画,国画之图案和色彩来装饰,有传统又非传统的陶瓷艺术。

眼前的这把紫砂壶董凡认得出来,这壶的名字叫做汉鼎壶,汉鼎壶最初由清初大家陈鸣远制作而成。陈鸣远以生活中常见的栗子、核桃、花生、菱角、慈菇、荸荠、荷花、青蛙等的造型入壶,工艺精雕细镂,善于堆花积泥,使紫砂壶的造型更加生动、形象、活泼,使传统的紫砂壶变成了有生命力的雕塑艺术品,充满了生气与活动。同时,他还发明在壶底书款,壶盖内盖印的形式,到清代形成固定的工艺程序,对紫砂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陈鸣远的作品出神入化,名震一时,故仿品、赝品大量出现。

眼前汉鼎壶,看起来制作精良,但董凡还没有把握能确定就是陈鸣远的作品,毕竟陈鸣远的作品,后世也有不少名家去仿制,眼力不到位,是很难辨认的。

走上摊前,董凡伸手一握紫砂壶,异能启动,董凡马上能确认,这件作品就是清初年间的作品

揭开壶盖,壶盖里面果然印有陈鸣远制的印记。

这件汉鼎壶,董凡已经能确认是清初紫砂壶大家陈鸣远的真品了。

抬头一看摊主,董凡愣了一下,这摊主只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

陈鸣远的作品现世非常少见,也就异常的珍贵。陈鸣远很出名的一件作品甜瓜壶,就藏在南京博物馆。想眼前的这件汉鼎壶,如果放在拍卖会,拍出七八百万都不成问题。

“小朋友,这茶壶怎么卖”董凡问道。

“我爷爷说至少八十万,少一分都不卖。”男孩怯生生的回答道,底气明显不足。

这几天小男孩都在这里摆摊,来问的人也不少,毕竟这茶壶造型确实特殊,极为罕见。但是那些人全部被这小男孩的报价给吓跑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