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4(1 / 2)
地方。在地方做出政绩来对仕途自然有利。再者也是为我推荐三个地方人才,改制一旦启动,自然需要很多推行新政的地方官员。
一念至此,我点头答允道:“爱卿放心,朕记得了”
我还欲说点安慰成基命的话,谷刚一直在外头瞧了瞧日头,上前低声道:“皇上,时间差不多了,只怕皇后娘娘还在宫里等着,要是瞧不见”
我点头道:“朕知道了”
成基命听了之后,有点疑惑道:“皇上,您这是”
谷刚道:“皇上方才到京,半路过来看望首辅大人,待会还要参加献俘庆功的仪式。”
成基命面色激动,似乎要挣扎起身道:“啊,皇上,您怎可在我这将死之人浪费时间,请速速回宫”
我忙拦住他道:“朕这就回去,爱卿不必着急,等百官们祭告四方总要点时间。爱卿安心躺着,有什么事情就让儿子来禀报朕”
成基命此时知道我是回京后马不停蹄来见到,自古到今哪个臣子有这份恩典,一时间留下泪来,哽咽得说不出话,我又安慰了几句才走书房。
出得来,成基命的三个儿子已经站着门口候着。我打量了眼,他的的大儿子已经年近四十,小的也过了二十,一时间想不起他们在哪个部门任职。瞧着模样还算实诚,按着成基命的心愿用到地方也还可以,至少他们会一丝不苟的执行我的新政。有了这样心思,我才回头又嘱咐了他们几句:
“你们现在家好好照料你父亲吧,有什么事情可以到宫里求见。部里的事情先搁着,以后朕再给你们安排”
“微臣遵旨,微臣谢皇上隆恩”
我点点头,这才带谷刚他们赶往宫里。一路上绕着小道,倒不怕赶不上时间。京军他们虽然是从北门入城,却是要绕道到东门,再从皇宫前的大街到北门出去回丰台营地。这算是一个小型的军队检阅,同时让京中百姓看看京军的风采。果然,今天几乎京中的爷儿们都出来了,一些不安分的小姐少爷也偷偷的溜了出来,全部都是来看京军的,将各京中大街都围了个水泄不通。
我们好容易避开人群来到西直门,守门的太监刚要训斥,见到是我顿时跪下行礼。我一挥马鞭问道:
“皇后她们在哪里等着了文武百官呢”
“回皇上,娘娘她们知道皇上回来,欢喜得本来要来亲迎皇上的,可是礼部的大人说要奏凯献俘,娘娘们只好都回宫了。大臣们去了文华殿,还有宗正大人正在祭告四方。”
“哦,那你们起来继续当值吧”
说着我策马进了宫一路过西安门,跑到文华殿外。先到的方正华早在那等着了,换了服通天冠、绛纱袍。随着太监的一声传喝进了大殿,文武百官全部跪倒行礼。看来他们还不知道我去了看望成基命,知情的孙承宗却是老老实实的站在左列班中。因为成基命患病,现在领衔的自然是钱龙锡。
按着大明的礼制,凡亲征,师还,皇帝率诸将陈凯乐俘馘于庙南门外,社北门外。告祭庙社,行三献礼,同出师仪。祭毕,以俘馘付刑部,协律郎导乐以退。皇帝升午门楼,以露布诏天下,百官具朝服以听。
即使我再想去后宫见婉琴他们,也免不了这些礼仪。好在诏文什么的,孙承宗早就在路上帮我准备好了。待我带着文武百官去太庙祭告完毕,然后坐着御座来到午门。当我出现在城楼的时候,午门大街外的京军跟无数的百姓都全部跪倒行礼:
“皇上万岁
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的行礼又再一次呈现,这比在城外那次要猛烈不知多少倍。百姓们更是出自内心的感谢,平辽之后辽饷不再征收,他们也可以减轻负担。看着他们欢喜的模样,我不由感慨中国的百姓最是好治。辽饷原本就是强加摊派上去的,免去本是应该,今番免去却如恩典一般让百姓们感恩戴德,真不知以前的皇帝怎么干的,这样都会将天下闹得一塌糊涂。
“平身”
数十个侍卫一起吼着传音,百姓们才站了起来,但是恭喜颂扬的声音却是不断。此时再接受百姓的贺喜声让我有些面红,这本就是朝廷应该做的事情。我兀自感慨着,但百姓的贺喜声却连接不断,甚至打断了念诏书的声音。那翰林学士闹到最后,竟是有些尴尬不知道该不该读下去
“今天是高兴的日子,就不要这么拘泥了你继续念吧,百姓会知道的”
百姓当然不会管诏书写的怎么华丽,只要知道会免辽饷就够了看着欢天喜地的百姓,我心中突然感觉到莫大的责任。我要做的不单是免去辽饷,而是真正减轻百姓的负担,让天下的百姓都不再为温饱而忧愁
以后的路还远着呢
待诏书念完,我挥手向京军百姓们回礼,然后才带着文武百官顺着城楼阶梯一步一步走了下去
第二百五十六章 封赏
平辽算是三大征后三十年才迎来的巨大胜利,文武百官跟老百姓都喜笑颜开,为了庆贺这场胜利,京中连续三天放宽宵禁,并且组织了工匠燃放烟花。顺天府还请来地方戏班子,在城内公演三天。这些原本只有在过年时节才看得到的东西,一下子就出现在街头,能够办得如此乐乐闹闹自然是大臣们一早就做了准备。对于这些我都不是很在意,刚探访完成基命回来心情还没转好,只得由着臣子们去了。
跟周围兴高采烈的人群相比,当然也有人高兴不起来,毕自严就是如此。这场战役虽然打了个大胜战,但也动用了相当多的兵力,京军加上辽东军,还有直隶的四卫人马,一共有三十万。女真主力是被灭了,但明军这边也损失了接近七万人,京军就损失了五万多,光是这笔抚恤就让毕自严难以筹措。即使人均三十两就要两百一十万,加上普通士兵们人均十两的赏银,一共也要四百四十万两白银。
按照大明之前的军制,军壮每日才给银一分的军饷,一年下来还不够四两的银子。崇祯四年军制改革中通过调整军饷等级,将士兵的收入增加到了六两多,加上参军免税等措施,如今大明的士兵待遇比之前要好了很多。待遇好了,士兵们的战斗力也跟着上去了。问题是,跟着平常的军饷比较,这次大胜后的赏银并不算太多,而且跟这样的大胜比起来似乎不相称。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奖赏方案,毕自严还打算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