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首席外交官 > 分节阅读 120

分节阅读 1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算是琉球部长一根草,琉球国,吾皇也是要定了的,至于这个国,陛下打算怎么交到吾皇的手上,在下也就无权干涉,这是陛下自己的事,也是陛下自己的使命,在下认为陛下也应该自己来做这个决定。”

沈哲说罢,转身离去,四周的士兵没有得到主上的批准不敢轻易放人,沈哲瞟了一眼这票人,说道:“如果陛下还需要时间考虑,容在下回舰上等待答复可好”

尚泰闻言回过神来,本来自己是打算杀了这个人,自己和琉球国一起同归于尽,但是说道使命,他却也是的确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使命究竟是什么,或许就像这个年轻的官员所说的,他的使命和他的父亲,祖父,尚氏王朝的列祖列宗都是不一样的。他必须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使命究竟该是什么,是气节还是百姓。

当然在此之前,他得要放了这个年轻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他要是坏了这个规矩,反而让琉球国跌了身份。于是命令众官兵退下。

尚劼不甘心地叫了一声“王伯父”

被尚泰一眼瞪了回去便不敢再说话。

“在陛下做决定之前,在下还想奉劝一句,陛下最好好好想一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统一中原,同时五代十国的旧皇,为何吴越国王钱俶可以平安一生,钱氏家族时代享有赵宋皇恩眷顾,而南唐皇帝李煜最终得到的仅仅是一杯毒酒。就是因为钱俶够听话,也够诚意,不用赵太祖找他,自己就跑来臣服于赵匡胤。这些话在下作为使臣本不该说,不过在下敬重陛下的气节才出言相告,如果真要把事情闹到兵戎相见的底部的话,陛下的路,可能也就只有剩下李煜的这条了。”

年轻人临出殿门最后和尚泰这样说。

一个国家的一年中的头等大事换得很快,因此不到年底的时候通常评不出来最高份额的年终奖会落入谁的囊中。

比方说这个多事之秋,一个月以前,这个国家的头等大事仍然是与日本在台湾的战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一个月以后,最重大的新闻已经变成了琉球国的内附。

大清国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内附的场面,前面的一百多年将近两百年的,是因为自己看不上别人,后面几十年,是因为别人觉得自己日薄西山跟着这样的大哥很没前途。

琉球国的内附所撼动的国家并不只有大清异国,还有和大清一衣带水相隔的好邻居日本,要说日本本来的如意算盘打得挺好,虽然战败了但是可以借此契机让琉球国脱离大清附属国的身份为自己掌控,如果这个目标能成功的话,打台湾的正常买卖自己也不算是赔本儿的一方。

可是谁承想,这眼皮儿还没来得及眨一下,琉球国摇身一变,从一个大清国的一个“干儿子”瞬间便成了“亲儿子”,琉球国王尚泰带着自己的儿子、弟弟、侄子、捧着琉球国的国印,乐呵呵地跑到了北京城居住,被年轻的同治皇帝大家表彰其中曾之后风味了安顺郡王,连同他的儿子、侄子也一同被封为了贝勒、贝子。

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双方十分和乐,但是据说大清过此次也是放下了大国的身段,威逼利诱地无所不用其极,愣是不到一天的功夫就不战而屈人之兵,把整个琉球国给拿下了,而且动用的还是一个和同治皇帝同岁的年轻官员。

就连新兴的日本也不得不感叹大清是江山代有才人出了。

北京城里的好戏还没有演完,大清朝廷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在琉球境内制府设县,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联官员都是就进调配,有的干脆直接重新给原来的旧吏发了官印,官服,再把牌坊一换,就当是认了新的主子,那速度,好像是稍微慢一点儿,琉球就要被太平洋给淹了一样。

琉球国之梦彻底破碎,但是这不代表着不用和谈,毕竟这年头,这仗打完了,哪有不坐下谈一谈,就算是友军还得坐下来一块分分赃呢,更何况是两个敌对的势力,总有一方等着分赃,本来日本国以为这个急着等分赃的国家会是自己,可是随着琉球国的内附,这次和谈就成了一个他想多过去就注定躲不过去的劫难,这可是任天照大神显灵也难得帮得了他们的了。

伊藤博文带领的日本使臣惴惴不安地跑到了北京,本来打算在北京和谈,可是人家的地盘人家说了算数。

京城是什么地方,那是皇上呆的地方,你说在京城谈就在京城谈吗

于是一纸通知,又将风尘仆仆地日本使节团给引到了位于江苏的应天府。

应天府是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地方,十年之前,这里还是与清政府分庭抗礼的太平天国的首府,三十多年前,也是在这个地方,大清国和英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宁条约,自此开始了一个帝国漫长的耻辱。

如果说,大清帝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是十多年前的火烧圆明园,那么这一切的起点,都是来自于应天府的。

而此次谈判中,大清帝国的首席交涉人直隶总督李鸿章,之所以放弃了原来拟定的地点北京城,而宁愿自己多跑小半个中国,到千里之外的江宁来谈判,只是因为,他刚刚在琉球国内附一事上立了首功的干儿子沈哲曾经说过,我华夏的尊严是在哪里丢失的,就要在哪里找回来,不敢怎么样,江宁这个彩头,倒是比其他地方都要好一些。

跟别人不一样,沈哲没有来得及回京,不过说白了也是朝廷还没有明文召他会经,虽然被重新启用,首庄事物,办的也算是个开门红,但是怎么说都还是属于丁忧之期,朝廷没有说话,确切一点儿说是皇上和太后还没有发话,他也不敢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回了京师,怎么也是说不过去的。

不过这次在南京与日本和谈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个找借口回京的极好机会,就算是回不了京城,他也大可以和李鸿章一起直接去保定,不管怎么李鸿章那边的消息肯定比在这岭南要来的快上一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