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首席外交官 > 分节阅读 2

分节阅读 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谈那就两方在谈判桌上仔仔细细地谈,至少没有像对印第安人一样拿几颗玻璃珠子就换了人家一片地,而且事先也有明确通知,还挺周到的问沈哲需不需要翻译,沈哲不失时机地提出把随他一起来英国的约书亚洛克伍德调来给他当翻译,反正他婚也结完了,给沈哲当当翻译也就是每天那么几个小时的事,不影响他与新婚妻子缠绵,而颇具人文主义思想的约书亚也是沈哲在英国上下唯一可以信任的人,其实沈哲对自己英语水平比较自信的,只要对方别时不时地冒两句法语,他相信自己还是可以应付的,他真正心中没底的是即将来临的谈判风暴,这完全不是他计划之内的事情,他的本意只是以个人名义来欧美游历的,虽然的确有向西方学习以及与西方交流的目的,但完全没有打算将其发展为政治行为,更没有与西方交涉的准备,本来他是想以自己的委任诏书及官印都还没有到,连官服也没有为由,说这么个状态与英国方面进行正式会谈是对大英帝国的不敬云云,对此英国方面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总之是大行不顾细谨,英国是一个很变通的国家,这些条条框框的就不用管了,铁了心就是要谈判,他无法,只有答应下来。

此时的沈哲只有十五岁,就是加上他没来这之前的岁数也只有二十三岁而已,在二十一世纪这个岁数就算是家里根底厚,可以一大学毕业就进入外交部工作,充其量那也只是一个实习的阶段,顶多找个好师傅跟着走走场,打打下手,没个小四十怎么也不能让你独当一面,这道并不说当外交官是件磨资历的事,只是外交官需要的心理素质是强大的,这种素质很难与生俱来而是靠人的经历逐渐磨炼而成,包括了外交官自身的定力和他背后支持他的国家所给他的底气,当年的秦相甘罗为什么可以在十二岁的幼龄上就在与六国的政治交涉中取得不俗的成果呢天纵英才当然不能否认,但更不可忽视的是站在他身后的不是孱弱的六国而是秦国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虎狼之师。如今的沈哲显然是不能指望国家实力对他产生多大的帮助,他能期望只是他作为一个曾经后世之人,对未来世界局势的掌控能力以及对各国矛盾的利用,但话说回来,欧美各国之间的确是有积怨,不过对于欧洲人来说这就好像是人家自己家事,能不能被他利用上还是一个有待证实的问题。这个时候,不管在他的一方坐的是个什么人,至少对他的心理上还是一个安慰的。

会谈当日,沈哲特意提早了十分钟到会场,虽然知道两国在谈判桌上交锋气场很重要但是现在绝对不是清帝国可以耍大牌的时候,第一点,绝对不可以让英国人觉得他瞧不起洋人,其次,清帝国实在是没什么资本可以让他以一个居高临下的态度和英国交涉,更何况以他的计划,按当前的局势而言,他必须得让英国前来谈判的官员认为他是一个诚恳的人。

“还好”看着依次进入会场的英国官员,沈哲轻轻嘟哝了一句,他这两天没干别的,就是把英国高级官员的相貌认了个全,而这些人今天却是一个都没有出现,显然英国方面也是认为自己不会产生威胁,对于和他的谈判大概是抱着能捞多少就捞多少的心态进行的。尽管如此沈哲还是难免紧张,他虽然有的时候吊儿郎当的但还算是一个比较有责任感的人,明白自己现在肩负的是多少人的身价利益。按照他的想法,就现阶段而言清王朝的统治还是应该维持下去的,因为迄今为止在中国境内还没有一支可以代替清政府的统治势力崛起,如果此时让清政府倒台的话,那么中国就难免沦落到和印度一样被完全殖民的命运,因此,他必须要为清政府争取到最大的权利。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英国是一个讲效率的国家,双方并没有能够寒暄多长时间,沈哲敏锐的感觉到谈判即将进入主题,向坐在他左后方的洛克伍德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要开始工作,沈哲是不打算在这个时候秀他的英文,如果说早到是不亢,那么使用中文进行整个会谈就是不卑,既要使英方放松对其的警惕,也不会使中国低人一等,总之,就算是签订不平等条约也要是平等外交。

第二章 中华or中土中

更新时间20101018 23:55:55字数:1913

作者忏悔:知道更新的速度很不给力,第一次写小说表示压力很大,总之只能说是努力的写下去,文章中对事实分析可能站得比重挺大,虽然但是的句式也用的特别多,没办法,某是学历史滴,不知不觉就往答题的方向靠了,还请诸位看官原谅啦

洛克伍德将一份文件第给圆桌对面的英国官员,英国官员翻开文件,阅读的时间比沈哲预计的要长了一些,大概过了五六分钟才抬起眼,海蓝色的眼睛直直地盯着沈哲,额头的皮肤出现的细微褶皱,将他此时惊愕暴露无遗,洛克伍德也不禁看了眼在他右前方的沈哲,那份文件虽然从进入会场的时候就一直在他这里放着,但他并没有翻开来看过,他并不是完全没有好奇心,只不过他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翻译并没有资格干预整个谈判过程。这点也是沈哲坚持让他来担任自己的翻译的原因,除了相互熟悉之外,更是看重他的操守。

“贵国是说在以后的两国文书中要将中土二字改回中华”拿着文件的托马斯查德白金汉用疑问的句式向对面那个过于年轻的中国使臣重复了一遍文件中的内容,与沈哲的共同点在于他也没有什么外交经验,不过在过来之前得到了下议院的指示为大英帝国争取最大的经济了利益,而且外交部也已经为他们拟定好了几份关于这次需要交涉问题的草案,反正按照他们一惯的经验,清国方面基本上不会拒绝他们提出的任何要求,特别是在不涉及领土问题的经济方面,这个东方的第一强国好像就好像听故事一样地莫不在乎。而且按照以往的谈判来看,这种修改条约的事项都是由英方拟定提出的,中国似乎没有提出过要求的,这次怎么也想不到清国这边先发了话,突然有了底气是需要怀疑的,白金汉用问话的时间短暂地观察了一下沈哲,猛然发现这次的使臣虽然年轻,但面色上丝毫没有对英方畏惧的神色,平静得就像在赴宴一样,这样就更是他不得不思考欧美各国在与远东的态度上出了什么变化,清国一向与英美俄三国关系比较铁,英美两国向来知根知底,美国的可能性可以排除,俄国就不同了,地处东欧,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没费一兵一卒却得到了可观的领土和清廷方面的好感,独吞远东的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且这几年和英国的宿敌法国的来往甚密,不能不让英国怀疑正是这个在他们看来半开化的欧陆强国为了和英国争夺远东的殖民地而暗中给予了清政府方面某些支持。但是,如果这个推理成立的话,清政府方面此次向英国提出的修改意见应该更加苛刻一点,至少应该着眼于协定关税或者领事裁判权这些更实际一些的问题,而不该纠结于中华还是中土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但是有一点他不得不承认的是,远东人的思想的确很难用他们的思维方式来揣测,比起面包问题他们似乎更热衷于文字游戏。

白金汉对于国际局势的猜想并不在沈哲的预想范围之内,沈哲此时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竟然已将这个世界上的另一个巨头牵扯其中。

“是的,在离国之前圣上和圣母皇太后都嘱咐在下与贵方商榷,希望可以就这个问题做出调整。我们仍然会在文书中按照贵国的意愿称欧洲为西洋,称贵国为大英,但是希望将我国的称呼也按照我国的意愿改回中华,以示公平。”

和英国方面提这个要求也并非是沈哲临时冒出的一个想法,从得到英国方面的会谈通知开始他就一直在思索解决的对策,首先他不能让英国方面先与他开口提条件,英国一开价必然就会涉及到国本问题,口口都是要吸血的,而他沈哲虽然是朝廷认证的清国公使,但是他并不能摸清楚朝廷方面究竟是个什么态度,更可怕的是,清廷似乎根本就没有一个固定态度,你答应英国吧,朝廷说你消极怠工对皇室不忠,对天下百姓不义,对你家祖宗十八代不孝,你要是不答应吧,英国没准又给你搞个几国联军的直捣北京城这回没准连紫禁城都能给烧了,那朝廷必然也要拿不忠不义不孝问罪,总之,这趟浑水他是不适合趟的,思来想去倒只有去在文字上做文章,如果不成,也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损失,成了虽然也没带来什么实际利益,但是朝廷肯定是舒服的,毕竟东方文化对这个的确还是比较看重的。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问题他可以和英国方面周旋几天,等恭亲王过来再探听一下朝廷方面的意思做进一步的打算。就他本人而言他确信此时此刻绝对不是他参与修改条约的时候。

“中华,中土”白金汉在脑海中反复思索了几遍这个两个词,在他看来这两个词都是“cha”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个沈哲要坚持以中华代替中土。

中土这个词本来是没有什么不妥的,只是英国人从西边的海上来,叫西洋,中国是农耕文明的国家所以叫中土,本来也比较对称,但是沈哲就不这么想了,在他的21世纪的思维模式中,洋褒义词,土那是贬义词,西对中固然是没有问题,但凭什么他们洋,我们就土了。对于清廷而言,对“土”没有什么偏见,但以前是以中华自居的,改成中土是被迫的,由中方出面让英国人做出些让步多少心里肯定是受用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