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 >重活 > 分节阅读 213

分节阅读 21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术方面,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设计能力会差别人多少。但是,站在资方的角度,他们作为设计方,的确考虑得少了一些。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所的点评专家接着说道:“你们手上看到的这份通过我们评审、被认为是此次深水泊位码头设计的最佳方案,在一开始也被我们丢在了一边,只不过因为他具备了所有参与复审地条件才有机会出现在各位的案头。一直到最后。我们反复思考,多方对比,才最终确定,这一份方案不但符合资方的所有要求,况且这份设计方案在所有设计方案中的建设成本是最低的”说到这会,专家笑了笑。或许是为了缓和揭标会场的紧张气氛。他开玩笑地继续说道:“当然了,这份设计也是我近年来见过地深水泊位码头设计中。最难看地一份。现在,我们就请梁省长为我们揭示这份竞得标底设计的归属。”

梁启明省长此时此刻也并不知道。这次竞得万宁市港北镇港北港深水泊位码头设计标底地单位到底是谁。不过,听了专家的点评。他也清楚,不管是哪个设计单位地设计通过了专家的评审,这份设计将最终为万宁市港北镇港北港深水泊位码头地建设带来最大的利益。在揭开手中密封着的标底标号之前。梁启明省长颇为感慨。

梁启明说道:“很感谢各位单位为我们海南省万宁市港北港深水泊位码头地设计出了一份力,虽然在所有的设计中,只有现在经过专家评议得出的这份设计方案能够最终夺得标底。但是我要代表海南省感谢各位,我觉得,专家说的的确有道理,许多的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方案的时候,确实过于追求完美,导致这次竞标的失败。当然,我想,通过这件事,我们海南省的各设计单位应该吸取教训,在今后的设计中,除非必要,我们应该尽量从省钱的角度为资方进行考虑,这样必将促进海南的经济建设。”

说着,梁启明打开了信封,抽出了对应的设计号牌:“现在,我宣布,获得此次海南省万宁市港北港深水泊位码头设计标底的设计单位为号设计单位。现在,请夺得此次设计标底的6号单位的代表站起来,让我们大家认识一下”

梁启明的话音刚落,坐在一边苏联码头设计人员的代表兴奋地举着号号码牌站了起来,操着蹩脚的汉语大呼小叫着:“是我们,6号,我们”

看到站起来的是苏联人,会场内几乎所有的人都愣住了,谁都没想到,在众多设计单位中,苏联人凭借着一个丑陋的设计方案脱颖而出,成为了此次海南省万宁市港北港深水泊位码头设计的最大赢家。

梁启明省长在主席台上,看着连汉语都含糊不清就在那大呼小叫的苏联人,愣住了不过,他清楚地看到,这个兴奋的苏联人手中号码牌所显示的号码并没有错。他真想不到,为了此次海南省万宁市港北港深水泊位码头的建设,他几乎集中了全省各大拥有深水泊位码头设计资格的设计单位,竟然还是让苏联人获得了标底。这个结果,让梁启明实在是不满意。不过,他也知道,为了此次竞标的公平性,在揭标之前所有的人都不知道结果,完全可以排除作弊的可能性。换句话说,苏联人的设计在这次竞标中,确实是成功的。

对此结果,陈兆军也一下愣住了。他本想着,虽然与苏联方面有口头协议,但是只要有可能,他还是希望中国方面在码头的设计上能够夺取标底,成为此次赢家。在他看来,他更注重的是苏联方面的廉价劳动力和施工技术水平,他真没想到,这帮老毛子竟然能在码头设计上拔得头筹,凭着一个丑陋的设计方案竟然能够在众多设计中脱颖而出,这个结果实在出乎陈兆军的预料。

对于这个结果,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所的专家们反应最快,他们中有不少人早年都曾经赴苏联留学。他们知道,这个老牌的超级大国。在各领域地建设、设计和基础科学方面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优势。这次能够竞得标底,并不意外。不过,从他们的设计中可以看出,这的确是苏联人一贯追求实用的性格。所以,这个结果,他们并不意外。

掌声首先从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所的专家们那边传了出来,陆续响起的掌声惊醒了仍忘乎所以的苏联代表。直到这时候他才觉得,多少应该表现出一些绅士风度出来。于是,他操着蹩脚的汉语。满口“谢谢”地四下鞠躬。只是他太兴奋了,直到掌声平息下来,他才完成了他四下鞠躬地动作。

接着,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所的点评专家再次就施工报价进行评议:“综合资方对施工人员、效率和配置装备上的要求,能够符合这些要求的单位不少,但是价格各异。本着价低者得的原则。通过评审,我们已经得出答案。现在。请梁省长宣布我们评审的结果”

对于这件事情,梁启明也认为没有什么好说。

只要符合万宁市对港口地要求,当然是价格优势将起到决定地作用。于是。他没二话,直

开了信封,抽出了对应的号码:“现在。我宣布,宁市港北港深水泊位码头地施工单位为22号施工单位,请单位代表也站起来,让我们大家认识一下”

这时候,那个另全与会代表都感到诧异和别扭地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我们,还是我们22号也是我们”这次会议,恐怕的苏联代表毕生参加过地会议中,最令他激动和兴奋的一次。这会,还不等大家的掌声响起来,他就四下鞠着躬,再次操起那蹩脚地汉语,满口“谢谢”了起来。

这个结果几乎令所有与会人员都瞠目结舌,只有陈兆军明白,在施工方面,苏联人的确有无以伦比的优势,因为他们太缺钱了。只不过,对于苏联代表那激动的反应,陈兆军觉得实在是丢脸。他在想着,是不是西罗诺夫那家伙真的老糊涂了,怎么找了这么个小丑来参加会议。他可不知道,太平洋舰队方面为了找出这么一个既懂技术,又会一点汉语的人,着实费了不少力气。能找出这么一个来,已经难能可贵了,西罗诺夫那个老狐狸并不糊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