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24(2 / 2)
姜尚佑知道这件事情很难开口,但是他压上了全部身家,自然什么都要试一试,“绯闻。”
“想都不要想,他是一个可以随时毁约的家伙”,金永旭严厉的开口拒绝道,他知道姜俊昊和宝儿一切的过往,用绯闻来炒作,简直就是要毁了这还未拍摄的电影。
说完,他直接走向了记者们聚集的休息室,姜尚佑的麻烦是姜尚佑的麻烦,对于金永旭来说,保护好姜俊昊,照顾好他的情绪才是一个经理人真正要做的事情。
所以,当他进入房间之后,便直接拿起了休息室中唯一的麦克风,而他面对的,却是一百余名代表了韩国媒体的记者。
“首先欢迎大家到来,还有谢谢各位能够关注俊昊的电影,虽然它还没有开拍,但是请允许我说一句,这是一部不错的电影”,金永旭微笑着自卖自夸道,不过那和颜悦色的样子还是让每个人都露出了微笑,一个有幽默感的经理人,应该不会太过难缠。
“首先我要说的是,这是一次电影发布会,关于前段时间的绯闻请大家不要发问,即便发问了我们也不会做出任何回答。s和首尔的各大媒体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们不希望这些关系会受到影响。对于给大家造成的不便,我在这里表示最诚挚的歉意。”
说完,金永旭直接对在场的记者们鞠了一躬,他说出了自己的要求,而且有理有据,最后的鞠躬自然就是面面俱到。台下有些资历的记者都重新审视了姜俊昊的这个新经纪人,看起来他还是有些能力的。
“虽然不能报道绯闻,但是来到这里,我当然也不会让大家回去就写一次无聊的发布会。不如我给大家一个消息吧,我们的制作人姜尚佑先生说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我们的电影会被评为18sg级。我想,我该去找一个厉害的剪辑师了。”
听起来像是玩笑,但是金永旭却还是一脸的严肃。台下有的人跟着笑了,有的人却是若有所思,还有的人根本就是因为幽默感不够资历也不够,听不懂金永旭再说什么。
继续随意的说了几句,金永旭这就走下了台,发布会开始的时间还没有到,但是却需要准时。
此时集中在姜俊昊身上的目光太多,他本就是在显微镜下生活,因为电影的关系姜俊昊的状态有些不好,但却并不能被记者们写成是精神分裂。
如果真的有刺激性问题出现,那么站在门口的保安也并非是摆设。
在那犹如星光一般的闪光灯下生活的确光鲜亮丽,但是却也要为了一次镜头的聚焦而付出努力,而且,还要付出无尽的汗水。
第七卷 竞争 433 演技爆发
433 演技爆发
“通过这部电影,我想学习更好的表演方式,取得足够的经验,然后再去挑战一个更加复杂的角色。如果说预测票房的话,我想那不应该是一位演员应该去考虑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可以问问这部电影的制作人姜尚佑先生,我也很好奇他对我的信任到底有多少。”
巧妙的回避了记者提出的问题,对于票房的预测姜俊昊并没有太多的研究。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对于剧本中他所饰演的角色,他十分的着迷。
一副无框的眼镜掩盖了姜俊昊身上那一股挥之不去的轻狂气息,那镜片的大小刚刚好,正好挡住了眼睛还体现出了在他身上难得看到的书卷气。长久以来活跃在舞台上的那个身影让记者们忘记了,坐在他们面前的姜俊昊,是以优异成绩考入庆熙大学的聪明人。
一罐咖啡就换来了这个全新的造型,俊美的外貌也被这一副无框的眼镜所影响了,坐在长桌前的姜俊昊显得更加成熟,也体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安逸。
当然,这个造型和他在电影中即将饰演的角色完全是两个极端,但是却也并不妨碍记者们将这幅画面记录下来。那个创造了雨中吻戏的少年,从今天开始仿佛就变身成为了温润如玉的男人。比起以眼镜暖男闻名亚洲的裴勇俊来说,姜俊昊比对方长的更加惹眼,却也是少掉了那一抹可以温暖人心的微笑。
台下立刻响起了一片哄笑声,姜尚佑对于姜俊昊抛过来的这个问题深感为难,难道他能说因为从其他渠道得到的消息,这部电影的票房很可能会远离预计
“我对你的信任不用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来,为了这部电影,我刚刚抵押了我的房子和车。”,姜尚佑看着姜俊昊,努力的展示着自己信任的笑容,但是那眼底的一抹忧虑,却还是被姜俊昊看了出来。
记者会进行的十分顺利,可以说这是姜俊昊自从出道以来和记者们相处最好的一次,没有一个人提起绯闻,因为朝鲜体育报的记者早就被金永旭挡在了门外。同样也没有一个人再用姜俊昊和其他艺人做对比,因为那明显不是一个级别。
韩流代表这个称号在媒体眼中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需要帮助姜俊昊维持这个称号,维持这份名誉。
韩国市场的狭小注定让这里不能像日本一般,大家和和睦睦、欣欣向荣的,最起码要在表面上维持一致的方向。在去年12月到今年3月间,姜俊昊的名字填补了大部分首尔报业娱乐版的空白豆腐块儿,而他的经历,也开始渐渐的为人熟知。
虽然这才是他正式在公众面前亮相的第三年,但是,如果论起知名度,他距离那个国民的称号则只有一步之遥。
“洪基善导演,我想请问在您的电影中为什么会启用像姜俊昊这样一位演员”,发问完毕,那记者就感觉到了头皮发麻,金永旭用冷冷的目光在看着他。所以,他又解释道,“我没有别的意思,这毕竟只是姜俊昊的第三部电影,而且这部电影的深度和讲述的故事都需要很多的经验,我想应该有很多的、具有更充足经验的演员更加适合这个位置。”
如果这记者不是疯子,就是个面相稚嫩,实则狡猾的如同狐狸一般的老油条。面对这种问题,洪基善只是面色严肃的对着麦克风发了言,这秉承了他一贯不喜欢新闻发布会的性格。
“我看到他说的话,而且我也在想,我能不能让他真正的变成青铜花瓶。”,洪基善的话颇有一锤定音的效果,台下的记者们先是惊讶,然后是飞快的在面前的笔记本上敲下一行字,最后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