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3(1 / 2)
也是个在校一本大学生,教个小学是够了。
教室十分简陋,只有四张摇摇晃晃的课桌,几个孩子挤在一章课桌边上。黑板破了一块,一直没有修理。老师没有讲台,因为学生的课桌都不够,一般老师的教学工具都放在地上。
徐子皓并没有急着上课,而是先跟他们交流起来。最先是听一个学生朗读英语。虽然发音并不算特别标准,可是他读得相当流利,看来私下里花了不少功夫。
当他朗读完后,徐子皓带头鼓掌,而掌声之后,有个孩子还不服气,自称能读得不他好。徐子皓自然不阻拦,也让他来了一遍。读得其实半斤八两,徐子皓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还是给予表扬。
小小的展示之后,徐子皓自己忽然很有感触。这些孩子的学习热情几乎已经超出了外面,而他们虽然学习环境及其恶劣,可是学习的态度却是无比端正。
徐子皓问他们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要努力读书。得到的答案竟然惊人的相似,想走出大山,想以后出去赚大钱,有肉吃,而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完成梦想的途径。
他们说,在山的那边还是山,当翻过所有的山,就能看见海了。
徐子皓点点头,发现让自己来上这课还有些无从下手。他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难道要很现实的告诉他们,当你们真的读书出去了,见到外面的现实世界,才发现读的书和社会是脱节的,成绩好不代表就被人欣赏有能力也不代表一定有出路
这样太残忍了,徐子皓甚至有些担心,当他们努力读书,走出了这里接触了外面的大千世界,会不会发现自己离开的才是最后的乐土
可是,有希望总是好的,至少要有希望才有活下去一直奋斗的动力。人总要努力迈出自己的第一步,无徐在那之后是火海还是悬崖。
徐子皓听他们讲完,笑了笑:“下面我给你们上课,文化课的内容太多了,断时间也讲不完。我先就告诉你们一个成功的秘诀,就两点,第一,要坚持永远不要放弃,方法很多,但为了梦想和理想要一直坚持。第二,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再想想第一条。”
徐子皓只能从这些最空泛却又是真理的东西开始教,当了解了世界的复杂之后,徐子皓也只能用这些对他们进行引导。因为从出生,他们就经历得比别人多,路比别人曲折,有时候信念对他们来说反而更重要。
而藤野也带了一节课,他的教学方法显然更容易让孩子们接受,课堂上热热闹闹的,挺有喜感。而他教的是一些简单的日语日常用语,孩子们学得很快,而且丝毫没有因为他是日本人就对他有所排斥。
石校长点点头笑道:“我还真没想过一个日本人会对华夏的孩子有那么强的亲和力。我刚开始还担心,孩子们会因为他是日本人就恨他,毕竟之前也讲过不少侵华战争的课,他们家的老人估计也是天天喊着打倒日本鬼子这种口号。”
徐子皓道:“那场侵略战争藤野也是承认的,但那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时。但是如果仇恨延伸到所有日本人身上,说所有日本人都是十恶不赦之徒,那有太片面了。国耻我们也不能忘,该维护的权益不能丢,可也不代表就要天天琢磨着怎么把他们赶尽杀绝。其实我来这里,我才真正领会一个文化人说过的话。”
“是什么”几个人扭过头来看他。
“当民生矛盾得不到解决的时候,政府总是把重点转移到上,以此转移民众的注意力,而忽略掉了民生问题。”
徐子皓他们没有在这里吃晚饭,也真是不好意思。他身上的现金不多,只是先留了两千下来,马上就要过年了,总得让孩子多吃几天肉吧。
看着这群孩子挽留的眼神,徐子皓只感觉自己的第一次讲课变得格外有意义。不管外面的世界变得怎么样了,都不是不让他们出去看看的理由,谁能保证这些人里没有人能改变外面的世界
第二卷 516 山里的新年
山里的生活平静而简单,如果可以不为生计发愁,不为孩子的前途发愁,倒是可以活得十分轻松,每天起来散散步,生火做饭,下午吹吹牛,晚上吃饭喝点小酒唱点歌,一天也就过去了。
可生活从来就不是这样,总有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就算什么都不做,都有无数麻烦要去面对,更别提在做了事之后,会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有烦恼,一琢磨,一天就过去了。琢磨好了,已解决,一辈子就过去了。所以,人生才被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麻烦,二是解决麻烦。
离回去剩不了几天了,而在离开之前,徐子皓只希望能多帮一点是一点。而眼下当务之急就是给大黑家把房子修好。
徐子皓是回来之后才真正去他家里看过一圈,这才发现他家的老房子并不比胡奎家好多少,反倒更加破败。
大黑的父亲在外走南闯北,一年下来其实也赞不了多少钱,而家里就只剩他十八岁的弟弟和一个盲人母亲。
他母亲是视网膜脱落,已经失明6年,仅仅只剩一点光感。虽然不是完全没有希望,但是治疗的难度相当之大,就算治好也是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
而他的弟弟也只能算半个劳动力,小时候因为发烧烧坏了脑子,虽然没达到傻子的程度,但是做事的反应很慢,跟他多说几句话之后就能感觉出来。所以他也没有读过多少书,在家里照看母亲,帮着干些粗活,有时候也去镇上帮人搬煤,当苦力,所得极度微薄。
但这里的镇子不像东南沿海地区,一个阵能赶得上一个县级市那么大,这里的镇也就一条不长的水泥街道,有一个菜市场,仅此而已。所以在镇子上能认识的人也不少,哪家哪村的一说别人就能明白,知道他家里的环境,乡亲们也用自己力所能及之力帮着,干一次活多给个一两块钱,中午的时候邀他进家里吃顿土豆拌饭等等。
但在村里,有时候收到孩子的奚落也是有的,他也总是嘿嘿一笑。但就有一点不能触碰。别人说他是傻子都没事,但是如果说他是瞎子家的,他就肯定会发火,搬起石头要砸人,能把一群小破孩吓得魂都丢了哇哇大哭跑回家。
这些是胡奎回忆起来告诉徐子皓的,有年冬天,雷父没有回来,他家就娘俩相依,冬天的山里阴冷,寒风从窗户缝隙里灌进屋子,夜里更冷,辈子又薄,还睡的是硬木板床,雷二小子是用自己的体温帮母亲给捂过了那个冬天。
来到这里之后,徐子皓受到的刺激已经太多,却在此时依旧有所感触。
联系了山下镇里,弄来的砖石沙料,木头后山就有,直接去砍伐下来。
就连胡奎家烧的柴火,也是两兄弟周末的时候上山砍的。有时候是砍树枝,扎成一捆,跟电视里的樵夫很像。但有时候也只是直接砍倒一个大腿粗的杉木树,又分成激烈,往山下滚。拿回家再慢慢劈成小块,有时候一颗大树,两兄弟要花两天的时间才能完全运下来。所有上山砍柴这事,最累的不是砍,而是运,何况他俩还是这个小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