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4(1 / 2)
一样。反正,我的任务就是保证张心的安全,他要做什么,以他读书人的智慧,绝对有他的道理,所以古人说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制于人,并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劳力者去劳心,就是杞人忧天。
在我们找陈平的那段时间里,魏王不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找我们,但却遍寻不着,那名唯一的太监就将魏亭居给叫去了,也不知魏亭居向魏王说了些什么,他居然就因这次的晋见成了魏王身边的重要人物,搬出了驿站,住进了魏王赏他的一家小院。魏亭居让我们搬去跟他同住,张心拒绝了,但还是到他家里拜访过一次,欣赏了他家的院子。他的院子屋里屋外都修整得很整齐,如果将他与陈平的房子进行比较,除了大一些,陈平的就像毛坯房,而这里却是精装修的公馆。
魏亭居自然非常得意,他已经打听到这座院子的主人是一位秦朝的官宦,张楚起事,主人满门被义军所灭,房子就一直空下来。魏王接手了这一财产,非常喜欢,曾经来住过一两个晚上,所以一直没安排人住,这次对魏亭居十分满意,就把院子给了他,希望他能为大魏的复国建立卓越功勋。
在回驿站的途中,张心感慨地说:“所以啊,在我们的国度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真正有本事,能够为国为民的人,却不一定能得到什么好处,反倒是那些奸佞小人,很快就能发迹。”
此时,我再次以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我以为张心是在感叹自己的命运,我们向魏王讲了这么多关于天下的事,却没有换来一丁点好处,但魏亭居这样一个朝楚暮秦的人,却在一次的机会中就一步登天。
张心接着说:“你看看陈平,历史上有名的谋臣,住的那个地方。从他对我们的冷淡可以看出,他实际上是对魏王不能用真正的贤才而不满,他以为我们是替魏王试探他,所以才表现出那样的态度。如果我们能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一定能打动他。对于读书人来说,钱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标示你的身价,表示你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
不过,张心的话虽然这么说,但是,从这以后,我们对魏亭居还是至少在表面上做到了刮目相看,在最关键的时刻,还真亏他帮了我们的忙,当然,这是后话。
我们住在驿馆里,很是清闲,自从魏亭居替我们进宫见魏王受宠后,魏王再也没有派过人专门请我们。
第七十三章 张心的谋略
更新时间2012619 13:57:58字数:2445
我们再次到陈平的住处,想和他多接触,但被他给拒绝了,我们就在他家的外面等了老半天,他的仆人望了我们好几次,但他仍然以身体不适不与相见。第二天,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他家院门外,想等他出门时说上两句,应该说,这次,我们是有备而来,张心已经设计好了本次见面所要传达的所有意思,而且,他将要出示项羽给我们的那块令牌。这块令牌并无什么特别之处,材质仅是普通的铜,做工也并不精致,上面仅刻着“项羽令信”四字篆书。不过,这玩意还真是管用,在项梁的各个队伍中,只要展示出来,所有的人都会肃然起敬。限于当时的技术以及人的思想观念,一块小小的铜片信用是极高的,不像我们的时代,防伪的标志越多,不诚信的问题越严重,只要观念不回到原始朴素状态,就算信誓旦旦又能如何。
陈平边整理衣服边走出门来,我们赶紧迎上去,张心对陈平作了一揖,喊一声“先生安”。
陈平侧了侧头,还是不理我们,做出要继续往前走的架势。
张心掏出令牌说:“请先生过目。”
陈平略一注目,只冷冷说:“项籍亲来,又能如何足下可休矣,尚不足以羞人乎”
张心说:“将军求贤若渴,先生若行,必得重用,它日立功,定得裂地封侯,千古敬仰。”
陈平说:“平乃庸人,为太仆,已属重用,心自愧疚,何得有他图。先生不必多言,平蒙魏王器重,感激之至,勿多言。项籍者,未闻也。先生若能忠心魏王,必得重用,它日有所成就,光耀门楣,传之千古。”
我们本想劝陈平,反倒为他所说,只得回转驿馆。
路上,张心说:“看得出来,陈平不但不信任我们,而且,他对魏王并不死心。以他的为人来看,除非我们能搬一座金山给他,否则,他是不大会冒险离开魏王。所以,我们得双管齐下,让他不得不走,不得不离。”
我问:“双管齐下我们现在没什么办法好使。”
张心说:“对于任何一个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来说,这太简单了,可资借鉴的案例多不胜数。”
我望着张心那自信的表情,没有接他的话。
张心继续说:“我们得动用力量,让陈平过不上安宁的日子。”
我笑了,说:“力量我们除了有几个小钱,真的只能算是小钱,还能有什么力量”
张心也笑笑说:“山人自有妙计,你就看执闹吧。”
下午,我们准备了一些礼物去拜见魏亭居,但听他新收的家人说,魏亭居从昨天就一直呆在王宫里陪魏王商议军国大事,今天晚上能不能回来还不一定。我们在魏亭居的院子里呆了好半天,看看天色,已经有些黑了,我有些着急,再好的计策也得占到天时、地利才行啊。
还好,我们的运气不错,家人刚准备掌灯,魏亭居醉熏熏地回来了,身后还跟了一个女子。看我们在,他便结结巴巴地炫耀起来,说这两天他一直呆在魏王那里,替魏王处理军国大事,因为他的能干,魏王一听说他没有带家眷,就送了一个女人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