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67(1 / 2)
王侯将相能有几人,一个时代万千芸芸众生,也才就那一只手能数过来的几位,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中,可就只有一篇淮阴侯列传,只有一个被司马迁称作国士无双的韩信,在先生看来倒成了顽童过家家的儿戏,输了从头还能再来不成,荒天下之大谬。”
说完李治就拉着武顺准备走人,武顺自然知心,慢腾腾的故作娇柔状,木有一点平时风风火火的浪急样。
那摊主慧眼通明,见此手捻胡须,淡然一笑,并不以为杵:“哪里哪里,这些书有用也无用,无用者再过了三五月在不过废纸一堆,当作厕纸都没人肯看上一眼,但倘若在有心有力人的手里,威力铺天盖地。”
很自然的转身,这下李治是真的有点好奇了,见这摊主说的玄妙,与一般买卖为不同,倒也起了一丝一探究竟虚实的心思,指着那“无字天书”,问道:“冒昧了刚才,不知摊主可方便说说这无字天书的由来相告有缘人。”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这摊主不慌不急的打起了机锋,越说越玄,李治并没有异样的恼怒、挠心之痒,他见识到的各色人那一幅幅面具,岂是摊主能够体味了解见识的,骨子里的李治有着和外表截然相反的纠结冷酷,纠结的是过程,冷酷的是结果,从不手软,恰和那句佛谚:“怀菩萨心肠,行雷霆之怒。”
若再低气一下,怕“天上地下,亘古未有,仅此一件”都蹦出来也说不定,李治是从来不低估精神世界丰富饱满,自然而然让城府都几何次方翻倍加深的大叔脸皮的,即便不是珍宝,买回去做切菜板也不无不可,爷不差钱。
“不知此书价值几何摊主可曾割爱”李治问的有礼,让武顺大为惊讶。
那大叔摊主哈哈一笑,道:”我在此处设摊七日,无数人见之,询问更是不计其数,可不过是问问而已,小后生也来打趣老夫了。”
古人三十而立便可称老夫,一枝花年纪的摊主这句倒也合时宜。
“大叔但说价便是,晚生家境富裕,看见我身后三个绝世倾国的大美女没有,那是俺小妾。”李治回答的脸色认真,一点没有他话语中那般随便。
“小后生好惊人的底蕴,”摊主目光湛湛,停顿了一下,狡黠的追问了一句:“不会买回去做砧板吧。”
“哪能啊,这砧板哪经得起用。”李治随口答了一句。
“我这是天书,不是砧板。”
“口误,别介意。”
“此板呸,是此书送给你分文不取,但小后生必答应我一个条件才可。”那老板中途“呸”了一下,气也不是不气也不是,这东西不打眼,可实在是自己的心血啊。
“条件,你先说来听听。”李治点点头问道,没冒然许诺。
“若这书你无用了,切勿转交给别人,可送还到此地,我派人十倍之价购回,如何”
大千世界端的是无奇不有,自己买来不要了还可以退,而且还能得十倍的钱,甚么时候天上掉馅饼也砸中自己啦。
“先生可愿透露姓名”李治没有去接那本书,收起了笑容,端直了身子,一如未央宫会见诸公,站的笔直,气度凌然,直逼人心。
摊主眼睛微微一缩,这个年轻人似乎随着一句话一个挺身,浑身气质诡异悄然一变,竟给了自己一种突然矮了数节的奇妙可笑的错觉,端的不可思议之极,但也无形中越加鉴定了自己的决定,自己时间不多了,七天来这是最靠谱的人了,东西交给他只望苍天有眼,有大用的那一天吧。
犹豫了一会儿,摊主拱手沉着郑重道:“鄙人姓钱。”
说完也不要那红布,转身潇洒的离去,只把那“无字天书”留给了李治。
拿了天书,李治、武顺、李清河、金发公主往回走,走出老远,武顺见李治还不知所谓的在喜上眉梢、笑口常开,如获至宝的捧着那本“书”,忍不住数落道:“得了一块砧板就美成这样,这要是天上掉下个诸如武顺那样水灵的妹子,你还不笑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烂情未了”
“可以换钱的,败家女。”
“换多少”
“原来的十倍。”
“那你花了多少钱买的啊”
“一文钱没花,白捡的,相公人品优良,偶尔爆棚,没办法,别眼红吃醋,要时刻牢记咱奸夫俩是一体的。”
“既是一文钱没花,那别说十倍就是百倍千倍,不还是一文木有吗”
李治猛然停下几步,眨巴眨巴眼睛怔怔的望着武顺,干巴巴的念了一句,像是自问,也像是问武顺,“好像是这个理,这么说,那我被骗了”
“好像是这个理哦,”武顺丧尽天良的模仿着李治的语气念了一句,不在乎道:“无所谓,白捡的哪怕是垃圾也不吃亏的。”
“此言差矣,和氏璧出世之时也曾宝玉蒙尘无人识,玉蚌含珠世人如何能轻易得知,是砧板宝书,咱们日后见分解,现在回家吃大鱼大肉啦啦啦啦啦。”
“煮熟的鸭子,就剩嘴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