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 / 2)
溢。十月乙未,至自九成宫。丙午,降封郇王素节鄱阳郡王。十一月壬申,寺赦,改元。庚寅,李敬玄为中书令。十二月戊午,来恒、薛元超为河南、河北道大使。
二年正月乙亥,耕藉田。庚辰,京师地震。四月,太子左庶子张大安同中书门下三品。五月,吐蕃寇扶州。八月辛亥,刘仁轨为洮河军镇守使。十月壬辰,徙封显为英王,更名哲。十二月乙卯,募关内、河东猛士,以伐吐蕃。是岁,西突厥及吐蕃寇安西。冬,无雪。
三年正月丙子,李敬玄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以伐吐蕃。癸未,遣使募河南、河北猛士,以伐吐蕃。四月丁亥,以旱避正殿,虑囚。戊申,大赦,改明年为通乾元年。癸丑,泾州民生子异体连心。五月壬戌,如九成宫。大雨霖。九月辛酉,至自九成宫。癸亥,张文薨。丙寅,李敬玄、刘审礼及吐蕃战于青海,败绩,审礼死之。十月丙申,停剑南、陇右岁贡。丙午,密王元晓薨。闰十一月丙申,雨木冰。壬子,来恒薨。十二月癸丑,罢通乾号。
调露元年正月戊子,如东都。庚戌,戴至德薨。四月辛酉,郝处俊为侍中。五月丙戌,皇太子监国。戊戌,作紫桂宫。六月辛亥,大赦,改元。吏部侍郎裴行俭伐西突厥。九月壬午,行俭败西突厥,执其可汗都支。十月,突厥温傅、奉职二部寇边,单于大都护府长史萧嗣业伐之。十一月戊寅,高智周罢。甲辰,礼部尚书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
永隆元年二月癸丑,如汝州温汤。丁巳,如少室山。乙丑,如东都。三月,裴行俭及突厥战于黑山,败之。四月乙丑,如紫桂宫。戊辰,黄门侍郎裴炎、崔知温,中书侍郎王德真:同中书门下三品。五月丁酉,太白经天。七月己卯,吐蕃寇河源。辛巳,李敬玄及吐蕃战于湟川,败绩。左武卫将军黑齿常之为河源军经略大使。丙申,江王元祥薨。突厥寇云州,都督窦怀哲败之。八月丁未,如东都。丁巳,贬李敬玄为衡州刺史。甲子,废皇太子为庶人。乙丑,立英王哲为皇太子,大赦,改元,赐三日。己巳,贬张大安为普州刺史。九月甲申,王德真罢。十月壬寅,降封曹王明为零陵郡王。戊辰,至自东都。十一月壬申朔,日有食之。
开耀元年正月乙亥,突厥寇原、庆二州。辛巳,赐京官九品以上三日。癸巳,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己亥,减殿中、太仆马,省诸方贡献,免雍、岐、华、同四州二岁税,河南、河北一年调。二月丙午,皇太子释奠于国学。三月辛卯,郝处俊罢。五月乙酉,常州人刘龙子谋反,伏诛。丙戌,定襄道副总管曹怀舜及突厥战于横水,败绩。己丑,黑齿常之及吐蕃战于良非川,败之。六月壬子,永嘉郡王有罪,伏诛。七月己丑,以太平公主下嫁,赦京师。甲午,刘仁轨罢左仆射。闰月丁未,裴炎为侍中,崔知温、薛元超守中书令。庚戌,以饵药,皇太子监国。庚申,裴行俭及突厥战,败之。八月丁卯,以河南、河北大水,遣使赈乏绝,室庐坏者给复一年,溺死者赠物,人三段。九月丙申,有彗星出于天市。壬戌,裴行俭俘突厥温傅可汗、阿史那伏念以献。乙丑,改元,赦定襄军及诸道缘征官吏兵募。十月丙寅朔,日有食之。十一月癸卯,徙庶人贤于巴州。
永淳元年二月癸未,以孙重照生满月,大赦,改元,赐三日。是月,突厥车薄、咽面寇边。三月戊午,立重照为皇太孙。四月甲子朔,日有食之。丙寅,如东都,皇太子监国。辛未,裴行俭为金牙道行军大总管,率三总管兵以伐突厥。安西副都护王方翼及车薄、咽面战于执海,败之。丁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秘书员外少监郭正一、吏部侍郎魏玄同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五月乙卯,洛水溢。六月甲子,突厥骨咄禄寇边,岚州刺史王德茂死之。是月,大蝗,人相食。七月,作万泉宫。己亥,作奉天宫。庚申,零陵郡王明自杀。九月,吐蕃寇柘州,骁卫郎将李孝逸伐之。十月甲子,京师地震。丙寅,黄门侍郎刘齐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弘道元年正月甲午,幸奉天宫。二月庚午,突厥寇定州,刺史霍王元轨败之。三月庚寅,突厥寇单于都护府,司马张行师死之。庚子,李义琰罢。丙午,有彗星出于五车。癸丑,崔知温薨。四月己未,如东都。壬申,郭待举、郭正一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甲申,绥州部落稽白铁余寇边,右武卫将军程务挺败之。五月乙巳,突厥寇蔚州,刺史李思俭死之。七月甲辰,徙封轮为豫王,改名旦。薛元超罢。八月乙丑,皇太子朝于东都,皇太孙留守京师。丁卯,滹沱溢。己巳,河溢,坏河阳城。九月己丑,以太平公主子生,赦东都。十月癸亥,幸奉天宫。十一月戊戌,右武卫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伐突厥。辛丑,皇太子监国。丁未,如东都。戊申,裴炎、刘齐贤、郭正一兼于东宫平章事。十二月丁巳,改元,大赦。是夕,皇帝崩于贞观殿,年五十六。谥曰天皇大帝。天宝八载,改谥天皇大圣皇帝;十三载,增谥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赞曰:小雅曰:「赫赫宗周,褒姒灭之。」此周幽王之诗也。是时,幽王虽亡,而太子宜臼立,是为平王。而诗人乃言灭之者,以为文、武之业于是荡尽,东周虽在,不能复兴矣。其曰灭者,甚疾之之辞也。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以太宗之治,其遗德余烈在人者未远,而几于遂绝,其为恶岂一褒姒之比邪以太宗之明,昧于知子,废立之际,不能自决,卒用昏童。高宗溺爱衤任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毒流天下,贻祸邦家。呜呼,父子夫妇之间,可谓难哉可不慎哉
大唐皇帝李治 女主角武则天
更新时间:20111013 2:29:45 本章字数:5487
武则天624―705年,籍贯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生于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之母,高宗去世后,武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儿子中宗和睿宗,自己做了皇帝,创造了“”读音“zhao”,这个字意为“日月当空”,并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武则天统治的前期,重用酷吏,严厉打击反对他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就此打破大族控制政局,垄断高官的局面。定都洛阳。690―705年在位。世人据其尊号“则天大圣皇帝”称之为武则天则,法则也,以为法则也。则天,即以天为法则,向上天学习,遵循上天的规律和要求的意思。性巧慧,多权术。唐朝开国功勋武士的次女,生母杨氏是武士的续妻,陇右大士族、隋朝宰相、遂宁公杨达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