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 >拯救大唐MM > 分节阅读 709

分节阅读 7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文原兄还没有好马,徐帅也没有,主公你看”裴行俨是最藏不住话的人,他对众人的魔马如数家珍,显然在此之前就流足了口水。他看着未名的表情,简直跟守财奴看见了宝藏差不多。

“我以前弄过一批魔马,先是血河卫骑走了一部分,又让复仇骑分了少许,剩下的都给落雁组备她的疾风轻骑和暴雷重骑去了。”徐子陵想了想,道:“弄魔马不是不行,只是这东西弄太多有点诡异,王师和魏公现在还在责我灭性伤道。呵呵,你们得有心理准备,魔马可是吃肉的。”

“就算它吃金子,我也弄它一匹。”裴行俨当然知道魔马吃肉了,他决心简直比天大,甚至不怕王通和魏征。以徐子陵看来,王通和魏征遇上他这个年纪小小的大老粗,那肯定会是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

“给你们弄一千匹吧”徐子陵故作小声地道:“别让人知道,不然上门堵着让我弄魔马的人可多去了。”

“谢谢公主有一千魔马,乘胜追击时,就算统叶护跑到万里之外,我也有信心将他擒下”徐世绩考虑更多的,是用于作战用途。有了一千强蛮无比的魔马,就算统叶护再多马匹,再能跑,也难逃一劫。

而且在冲锋陷阵之时,强蛮的魔马正是恐吓对方马匹的最强利器。

一千匹杀气腾腾的魔马并驾齐驱,相信西突厥的狼骑会一片人仰马翻的。

徐世绩和四虎将想想,兴奋得几乎要跳起来。

“哥哥。再给龙小子制造十只战神之鹰吧”剑胆也开口了,道:“仅以口不能言的飞鹰探索情报,并非最为准确无误。草原人擅长用鹰。多有游骑分散迷惑,飞翼遇强北风难自由飞行。探路不便,所以还是载人飞天的战神之鹰最佳。”

“战神真气哥哥还没有练出来,战神之鹰暂时没有。要不,我给你们制造二十只魔鹰吧”徐子陵如此一说,让剑胆与隔桌的几名龙小子登时欢呼起来。

“主公。另有一事。”白文原拱手见礼道:“齐王李元吉意想收复太原,徐帅不同意,他自己拉兵回去了。”

“随他吧”徐子陵摆摆手,道:“他并非我华夏之军,我们与他并非一心,也不要求。他听李世民身体让拓跋焘所占,自然也想弄个夏王那般的太原王甚至长安王做做。这家伙野心向来不小,但能力不足,待挫败后自然又会灰溜溜地回来。”

“自不量力。”裴行俨最看不起李元吉,口寺道:“区区五千太原旧部。杂兵无数,面对天策府众将,妄想作翻江之蛟。真是笑话”

“钱粮管够,要人要兵器没有。”徐子陵手一挥,道:“有他带人骚扰一下拓跋焘也好,反正名不损华夏。”

又十日。离开洛阳近月的徐子陵,再度返还。

无名寺外,徐子陵背负双手,一步一步,乘着晚阳轻风,缓缓踏阶而上。

殿前,空地的青石板之上,四大圣僧之一的智慧,正做晚课,口中淡念不绝。诵经之音,似在遥不可及的天边远处传来,若不留心,则会模糊不清,但若用神,则字字清晰,无有遗留。纵浊世浑人听了,也会灵台一醒,登时立转清明。

四大圣僧,以这位表面冷淡不喜世事只喜颂经的智慧圣僧,对徐子陵最是赞赏。

他不但对徐子陵有传功之心,还点明徐子陵与四大圣僧或者说佛教的关系宜长久维系,而不宜反目。虽然智慧是四大圣僧中武功最弱的一人,但佛门之中,以悟性和佛理为先,武技修为仅是辅助之用,所以在四大圣僧之中,除了为首的嘉祥,便以这位智慧最有代表。

他与游戏人间的道信不同,也与苦行的嘉祥或作威严的帝心不同,面对世俗,智慧更多一份慈悲。

如果说佛门还有一人与他相像的话,那么便是为徐子陵牺牲的常善师太。

虽然她武功远不如梵清惠,但远远能比任何人都能折服徐子陵。当她面对天僧,力护徐子陵而死时,徐子陵第一次后悔自己太过,以致累死这位真心怜惘自己的佛门真尼。

“徐公子又来了”智慧不紧不慢地念完经,合十礼拜佛祖,才对徐子陵道:“坐吧。”

“我不坐了。”徐子陵站了半天,等候了智慧好半天,却丝毫也不着急,一改平时性格,温和合十,微笑道:“一会儿还要起来坐是坐,坐是站,站是坐,坐亦非坐。大师,子陵说得可对”

“对是对,对亦非对。”智慧淡淡一笑,合十道:“徐公子认为是对,那对就是对,徐公子认为不对,那么对亦非对。妃喧她曾与我们四位老和尚说起你以前与她的辩论,种种论说,老和尚认为,是对亦非对。我等四人虽不全同意徐公子你的辩说,但却欣喜其中佛理之探寻。徐公子,你可明白老和尚的意思”

“佛理,在于不断觉悟和探寻。人在修练之中,自然不能一下子达到佛祖的如来之境,以佛祖最高之法来度量普通人或修行者,甚于意想婴儿飞天。故普通人欲得法,必首先在最低层做起。”徐子陵一听大喜道:“智慧大师,请转告嘉祥、帝心和道信三位,如果佛教欲兴,何不立书论经,或者每隔五年,召天下之僧众,办辩经探法大会”

“徐公子此招化解自身之困,以僧众之舌为矛,攻经义之盾,这可是那长生太极悟出来的”胖胖的道信忽然飘来,举壶饮酒,恢谐大笑,反诘问徐子陵。

第九百七十四章 后宫趣事

虽然制压佛教中兴是长久之举,但徐子陵还是很高兴能和四大圣僧谈妥。

只要佛教诸僧能够在中原持戒守律,独行苦修,不扰百姓,那么徐子陵还是会对佛教网开一面,毕竟佛教比道教更能普及世人,更能让人心安定。比如西欧和日后征服的大地,就可以兴建高大辉煌的寺庙来宣扬教化,使当地民众奉信佛教,正好打压西方野蛮教派,又能愚民减战,使贵族王室穷奢挥霍,百利无一害。

他现在明白嘉祥和帝心为何不肯亲来见他,原因这四大圣僧也有点怕自己让徐子陵说动或者与他翻脸。

须知道徐子陵现在已经近是天下之主,一统天下之势再无可改,如果徐子陵执意灭佛,又或者大力打压力捧儒、道、圣三教,那么佛教必有无妄之灾。

乘晚风,踏清凉夜色。

徐子陵心情大好地回到洛阳西苑,众女多有歇下,卫贞贞和素素正提着小灯笼挨个去给众女看望,特别是一些年幼的小家伙,是否踢被落枕,无一不在她们关心之内。

于小院门出,看见徐子陵,卫贞贞和素素一怔,顿化满心欢喜。

没有像小公主她们那样,一看见徐子陵就欢呼着飞跑来,蹦挂上他的身,搂住他的头颈撒娇儿。

卫贞贞和素素只是静静上前。一左一右,偎伴着他。一月不见,但二女不问他何时归来。也不问他一路如何,因为。她们的心与他,早已经默契互通。

夫妻三年,举止相合;诸事不言,早成灵犀。

卫贞贞一手提着小红灯笼,一手挽着徐子陵臂。与另一边的素素,伴他同行。徐子陵一手抱起素素,又轻亲卫贞贞脸颊,惹得她白玉之颜尽化绯色,红红灯笼映照之下,更添喜气,更添娇姿。三人默默无声,却情意却如溪泉于心底间流转,不诉于言,但尽滋于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