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神策 > 分节阅读 384

分节阅读 38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洛占玉等几人转入北衙。

当年王策身边的小团体,麾下的嫡系人马,看似正在分崩离析,被唐帝以各种方式拆散往各个领域。

但是,只有少数眼光老辣的人,才能看见。这似乎分崩离析的团体,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升迁,并渐渐成长,分散在北唐的各个领域。

鲁克是二处参领,捍卫王策在二处的影响力。皮小心是作为南武军参领,未来能入刑部,也能转入军方

熊式武因武道修为厚积薄发,没了王策和诸海棠的耀眼,也爆发自己的光芒,成为北唐四大天才之一。因此而被唐帝提拔为总领。转入军方,也被升迁了半级。

诸海棠在北洲,但她也有官职在身,转入西北路,领从四品实职。

若然能放开来看,就能发现,鲁克在南衙,熊式武去陵南府,洛占玉等三人在北衙,皮小心未来也许在刑部也许在军方。

以鲁克等人远超同龄人的修为,只要不犯错,只要有一定能力,顺利成为各领域的中坚力量,那是必然的。

一旦开枝散叶,鲁克乃至熊式武等将会作为两衙和八府的中坚力量,形成盘根错节的势力。

王策人虽不在北唐,影响力和势力,却伴随嫡系老部下,在某只黑手的有意推动下,一起徐徐渗透两衙和八府。

未来的北唐蓝图似乎在今天,在更早以前,就已然被某人给决定了。

海洲,大宣京城。

冬天的海洲,热风减少,气候稍有一点转凉,但温暖如春,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度假圣地。也勿怪王策当初来了一次海洲,就感心旷神怡。

人王御风来到大宣京城,也并未刻意隐瞒气息。这武帝的气息,若隐若现的从云端传来,让大宣的神化高手无不感到心里拔凉拔凉的。

武宗和武尊感到一种悲凉,和平年代,绝大多数武帝都钻兔子洞了。这乱世来临,不少武帝断断续续的从兔子洞钻了出来。

不光是天才武者身价缩水,武尊和武宗也再也找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美好感觉了。

人王不怕招摇过市,也不在乎惊动大宣,盘旋一会儿,忆起徒弟的住址。飞临一个宅院,充当不速之客,一眼看见被吓呆的下人,以及一个十余岁的孩子。

人王流露一点微笑,端详这孩子:“你父亲呢。”

这孩子有点害怕,却也有点激动:“你会飞,你是武宗吗。我将来也要成为武宗。”小孩儿自信满满的握住拳头,改口:“不,我要成为武帝”

“哈哈”人王哈哈大笑,满心欢喜的摸摸这小孩的脑袋:“好,有志气。”

冷曜的妻子闻讯匆匆赶来,喜悦的向人王单膝跪拜:“师父,您老人家怎么来了”扯了扯孩子低声道:“还不拜见师祖”

人王笑着摆摆手:“把冷曜喊来,老夫有事。”

人王看见这孩子,忽然想起了一些往事。当年他见冷曜的时候,这弟子似乎比这还要小呢。

那是几十年前了,当年大宣某地飓风过境,数十万人无家可归,因官员渎职,以及贪腐朝廷的赈灾钱粮,导致无数人死亡。

人王恰好是闻讯带了大批的钱粮过来,也救下了当年差一点饿死的冷曜,见到激愤的武者当场刺杀当地官员,结果被当地的土豪给擒杀。

还是小孩子的冷曜见了这一幕,也见了粮库里那堆积如山却不肯拿出来赈灾的粮食,深受刺激的发誓将来要做一个强大的武者,到处打抱不平,制止所有不公平的事。

是一个孩子的宏愿,很可笑。但人王当时却被触动了,也就结下了这一段师徒之缘。

冷曜后来自然知道了,不公平的事总是消灭不了的。武者也制止不了某些事,哪怕是无上武帝,于是,冷曜发现做官,做一个好官,也许能帮得了更多的人。

冷曜是通过立秋演武走入朝廷的,可惜因为相貌的关系,最终进入了特务集团。

不一会的工夫,冷曜行色匆匆满是喜悦的赶来,拜见了师父。

其实是一对很有趣的师徒,师父气质飘逸贵气,相貌风流倜傥。偏偏徒弟,却是一脸晦气模样,气质阴沉。

人王端详冷曜,不无失望的摇头:“你还是归元境。”口吻转淡:“罢了,准备一下,随为师去北洲,北策府正是用人之时。”

如果不是意外,人王是不打算收徒的,因为人王的前两个徒弟都自然老死了。师徒之间,情同父子,然而,当师父的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修为不够的徒弟,一点一点的老去死掉。

那种滋味真真能让人疯掉,哪怕神经再顽强的人,试过几次,就绝对不想再尝试了。

人王亲自入宫,找大宣皇帝“亲切的问候,以及亲切的会谈”。

大宣皇帝满腹窝火的被迫答应说是答应也过火了,实情是,人王不过是按礼节通知大宣皇帝,冷曜要走,神孽也要带走。大宣皇帝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人王都要这么干。

处理了一些琐事,不数日,冷曜一家人和人王,押着数十名神孽踏上了前往北洲的征途。

航行在大海中,冷曜的妻子感到前途叵测。冷曜却有一种乘风破浪迎向光明的错觉。

从战灵军团登台唱戏,北策府几次震惊天下,可谓大名赫赫。八大武帝坐镇,实力隐然居于九洲之冠,乃至迫使大律签订城下之盟。

北策府名震天下,似乎前途光明。

然而,冷曜却非一般人,几个念头在心里盘桓半天,终于是问出来:“师父,王策究竟算是北策府的人,还是北唐的人”

“有分别”人王狐疑。

“有。”冷曜坚决的说。

王策一手创立北策府,是北策府最大的靠山,此乃公认,少了谁都成,唯独不能缺王策。

光是北策府的光环,就很耀眼。可王策还是北唐西北路大统领,身兼两衙指挥同知,三大职务分拆来统统都是位高权重,偏偏叠加在一个人身上,那就太恐怖了。

北唐绝无先例,大律乃至大宣等强国,都绝无先例。一名官员的职权范围,横跨情报集团,武力集团以及军事集团,任何一个皇帝只要不是脑残,都不会这么干。

王策未来会不会执掌北衙,但执掌南衙几乎是板上钉钉了,就连冷曜都敢肯定。

唐帝力主组建西北路,并亲自点将,从八府抽调精兵悍将组成西北路。精锐老兵,久经沙场的各级军官,统统从八府抽调,这意味什么,谁都明白。

光凭今天的西北路,就让王策有了西北王的说法。

未来的西北路,升格为西北府,那也必定的。那时的王策,若然仍然执掌兵权和两衙,那就不是西北王,而是北唐的北方之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